谁为气候埋单

2009-03-17 06:20王丕屹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48期
关键词: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联合国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7日至18日在童话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将为地球开出“降温”良方。人类必须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

本次气候大会能否拯救地球,如何拯救地球?

节能减排需全球努力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全球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拉开帷幕,来自全球192个国家、地区的元首、高官、代表将聚集一堂,探讨减排对策。

由国际铁路联盟主办的“坐火车去哥本哈根”系列环保活动也展开,一列“气候列车”5日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出,这列“气候快车”搭载着400多名气候变化大会代表、联合国官员和非政府组织成员前往哥本哈根参加气候变化大会。这看上去像一场庆祝活动,但意义深远。在13个小时的旅途中,列车上进行了魔术表演、印第安舞蹈等,每一个活动都与环保、减排有关。牵引这趟列车的电力机车组由德国铁路公司提供,为减少旅行全程温室气体的排放,该公司事先计算出这趟旅程所需消耗的电量,随后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购入相应的电能输入其电力供应网络。

气候大会如期展开、节能减排活动不断。美国总统奥巴马却将出席此次大会的时间推迟了一周,他原计划9日参会,现在把参会时间推迟到会议的最后一天,即12月18日。奥巴马希望减排美国温室气体,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他在会议的最后阶段前往哥本哈根,争取与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达成一项新的联合国气候协议。

这意味着奥巴马把那些讨论磋商的事情留给其他人去做,自己只是关注最后的结局。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已经成为政治上的博弈,世界各国的首脑都谨慎行事。奥巴马的这个决定遭到环保人士的质疑,他们说奥巴马不够重视这次大会,只是等有了结果再来表态,节能减排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世界上第一经济体,美国应该在环保问题上身先士卒,为其它国家做出榜样。

尽快制定全面有力协议

路透社报道说,联合国官员日前表示,作为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气候谈判,哥本哈根会议必须制定出一份全面有力的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表示,虽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谈判不顺,加深了双方的分歧,但现在到了制定一个更为有力的气候协议框架的时候了。

德布尔说,谈判人员现在从世界领导人那里获得了迄今最为清晰的信号,那就是拟定一套切实的提案,以便快速采取行动。17年来,从未有这么多国家在气候谈判中一起做出这么多坚定的承诺。几乎每天都有国家宣布新的减排目标或计划。

科学家认为,燃烧化石燃料、大规模采伐森林带来了温室气体,让世界不断变热。联合国因此呼吁,世界需要一份更有力的气候协议,以缓解碳污染。若无法制定出气候协议,那就意味着海平面上升、冰盖融化以及更多极端天气,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受到冲击,数以百万计的人沦为气候难民。目前已有105名国家领导人表示将在尾声阶段参加哥本哈根会议,力图在数年来的艰苦谈判后最终制定出一份气候协议。

但是,最新民调显示,各国民众最近两年来对气候变化的关切程度有所降低。尼尔森与牛津大学的联合调查显示,在54个国家超过2.7万互联网用户中,37%的人表示他们“非常关切”气候变化,该比例低于两年前一项类似调查中的41%。谈及这项在今年10月进行的民调时,尼尔森公司表示,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有所降温。

发达国家应为气候变化负责

新华社报道说,“请问您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多少钱?”“这些资金应该如何提供?”在6日下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会前新闻发布会上,各国记者连番问起“钱”的问题,谁该为气候变化“埋单”受到高度关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福·德布尔回答说,为帮助有关国家适应目前已经无法避免的气候变化影响,今后3年每年至少需要100亿美元,长期来看更是需要按千亿美元计算的巨额资金。

这些钱由谁来掏?德布尔明确提到欧盟、日本和美国的名字,这些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不仅有责任应对气候变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更有能力提供资金。实际上,上述问题的原则性答案早已明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都说明了发达国家应该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原因很简单,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责任者。

研究数据显示,从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到1950年,在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的排放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总排放量的77%。即便在今天,占世界人口约22%的发达国家仍消耗着全球70%以上的能源,排放50%以上的温室气体。多数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多数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一些小岛国甚至可能因此遭受“没顶”之灾。

在道义的压力下,发达国家近来虽然口头上表示愿意出钱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在实际掏钱时却都扭扭捏捏,一直没有拿出让国际社会满意的资金方案。地球是一个大家庭,一些成员在先行致富的同时损坏了整个家庭居住的“大房子”,那么,出钱维修难道不是略有良知的成员都应该做的事情吗?(王丕屹)

猜你喜欢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联合国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哥本哈根缘何争当首座碳中和城市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2016 REFORM 双年设计展于哥本哈根 KINFOLK GALLERY盛大开幕
触感哥本哈根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
朝韩“打到”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