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来了吗

2009-03-17 06:20罗宇凡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48期
关键词:李扬物价泡沫

罗宇凡

进入四季度,一系列的价格变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浮现。从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到北方地区蔬菜价格上涨,再到新一轮电价调整方案出台。多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引发了人们对物价普涨和通货膨胀的忧虑。

多种产品价格上涨

根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从一周情况来看,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肉类、禽蛋、淡水鱼、成品粮价格均微幅上行。

在食品价格普涨的同时,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也依旧保持着上涨的趋势。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上调约7%。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也开始进入密集的调价区间,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上调国内非居民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而最近几个月内,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

断言通胀为时尚早

物价的全面上涨引发了人们对通胀到来的普遍忧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目前中国的确面临物价向上的三方面压力:一是输入性通胀,二是在部分领域、部分产业,也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三是货币供应的影响。不过李扬同时表示,目前至少有两类因素导致中国物价难以大幅上涨:一是中国的储蓄率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二是产能过剩。

“中国未来传统意义上通货膨胀的危险并不大。”李扬解释说,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物价水平显著变动主要表现在CPI和PPI所覆盖商品上的可能性不大,“恐怕更多会表现在资产价格上。”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尽管已连续数月出现上涨,但最新的CPI、PPI增幅依然处于负值区间,这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物价总水平仍是下降的。

资产价格泡沫要警惕

尽管通胀在短期内还不会对中国经济构成重要的威胁,但资产价格泡沫的堆积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近日表示,明年的CPI不可能出现强劲反弹,但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值得关注,特别是输入性的资产价格上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巡视员王宇日前公开表示,下一步在关注整个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关注因前一段时间放贷过多引起的通胀预期和资产价格膨胀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樊纲更是在五天时间内两次提醒说,虽然通货膨胀短期还不会到来,但财产泡沫风险、资产泡沫风险确实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情。

一些专家提醒,如果现在没有管理好通胀预期,资产价格的暴涨,极有可能向与民生相关的商品渗透。

确保民生仍是关键

如果说此前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涨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尚有距离,那么这一轮水、电、油、气、菜的齐涨已经开始明显影响到普通居民的生产生活。

针对目前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加强对粮、油、肉、蛋、菜、奶、燃料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

对于公共事业方面的价格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定价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不过对于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是应建立在由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价格协调基础之上,而不能由单一政府部门或少数企业说了算。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还应当放开能源行业竞争。

面对价格普涨的局面,有关专家表示,虽然物价上涨有着深刻的市场因素,但有关部门仍必须充分考虑到低收入阶层的实际困难,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措施,帮助这一人群平稳地度过涨价周期。

猜你喜欢
李扬物价泡沫
毒泡沫
Data-driven modeling of a four-dimensional stochastic projectile system
废弃的泡沫盒
李扬缜治疗外伤致危急重症验案1则
“搞死”国家的泡沫
送信
好泡沫与坏泡沫
市场物价
抓什么别抓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