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五年的风景

2009-03-18 07:59袁龙海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多伦展厅美术馆

袁龙海

2008年12月28日下午,虽然天气寒冷阴雨,还是有络绎不绝的人赶来,庆祝位于虹口区多伦路上的一座红黑相间的建筑——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五岁生日。五年了,这座颇具特色的专业性当代美术馆,为古朴典雅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以此续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左联”创导的先锋文化。而这五年之中,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统计,有来自本市及北京、海外的众多当代艺术一线的艺术家如陈丹青、李山、余又涵、陈文令、王广义、徐震、杨福东、周春芽、周铁海等共计六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加了本次回顾展。而专程到现场的艺术家有温普林、周春芽、陈文令、高氏兄弟高兟、高强,朱发东、舒杰及艺术批评家高名潞、朱其、顾振清、黄岩等,而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出重要贡献的香格纳画廊创始人——何浦林,也出现在开幕仪式上。“多伦”五周年庆,以跨年度大型当代艺术群展,以架上、映像、装置、文献等各种方式,精心地做了一次全面的呈现。

一楼展厅展出的是几位主要活动于上海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胡介鸣的互动装置《向上》采用了一种荒诞且幽默的游戏化方式,在一组十台计算机的屏幕上,四个人不停地向上攀爬,观众的不同声响,会使“他们”因受到音响的振动而掉下来。作品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自由穿越,凸现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无法把握的情绪;右侧,李山的“胭脂”系列还在继续,展示了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以蝴蝶作为耳朵或是作为他们脸的一部分,这些图像似乎引起了一种矛盾的张力,就像“后89”艺术。在这里,李山试图找到一种进化的形式,提出关于从不可认知里拔出可认知的问题;还有申凡的灯箱装置《天空》,称为二维的抽象绘画,与西方抽象绘画的极少主义外观相似,这种中国特有的方式和研究被叫做极多主义。“这个实践尝试在进程中建立精神的和物质成分之间的平衡”;丁乙的《十字》图案,重复和细致地构造出他的画面,远观,图像里所有的内容会逐渐聚到一起,但近看,精细的笔法和鲜活的色彩就呈现了出来;周铁海的招牌式古典肖像,颠覆了固有对艺术家形象及行为的观念;此外还有余友涵的《无题》、徐震的装置《健身器》、孙逊的《2005异邦》等。不难看出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

二楼展厅中,造型似一个个碉堡的装置里,呈现的是与作品或者艺术事件相关的物件。其中有陈丹青向清华大学递交的辞职信和曾经用过的画板,1991年王广义创作的给他带来巨大名声的《大批判系列》照片,苍鑫1994年参与创作《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时写下的随感…… “这些作品的附属物在某种程度上将会比作品更有韵味,因为它们蕴涵的是艺术家、作品和社会之间相互交织而又复杂的历史情境。”

三楼展厅集中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的历史碎片和现代美术馆过去五年的文本、图片、宣传资料和部分馆藏作品,有秦冲《日食系列》、尹朝阳《欢乐颂》、陈文令雕塑《红色记忆》等。这些作品与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紧紧相联。记者发现,不少观众争先在陈文令的雕塑《红孩儿》面前留影,陈文令说:这一系列是2003年创作,灵感来于一群厦门海边玩耍的儿童。

当代艺术从模仿到成熟,从边缘走到前台,经历了二十余年。

“多伦”,在成长的五年里举办了逾百场艺术展览、五十余次的学术讲座和艺术演出,以开放的姿态、发展的战略为中国当代艺术书写了重要的一笔。“5年前,当代艺术被视为洪水猛兽,而如今我们通过对当代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角度的观察,发现用艺术的方式来展现对社会问题和生存状态的看法,包括对一些社会现象提出批评和反思,对人性丑陋、薄弱、脆弱的一面进行反思,当代艺术有它独特的功能。”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张永林说。据悉揭幕后的几天里,举办了由艺术批评家高名潞、岛子、朱其和虹口区宣传部赵明等主讲的学术讲座,也是听众踊跃。

猜你喜欢
多伦展厅美术馆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加州美术馆
封二:神秘的岩穴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