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解读

2009-03-24 04:31张青萍
艺术百家 2009年1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设计

(注:作者简介:张青萍(1965- ),女,汉,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室内设计师学会会刊《室内设计与装修》id+c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贯穿整个论文的内容是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演变。首先得出中国室内设计专业由依附于建筑到独立分出,由国家政治主题装饰到全民关注装修的发展变化;然后分析了20世纪末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对20世纪末中国室内设计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室内设计的基本评价体系;最后论文提出了21世纪室内设计的发展是强调无污染、有利生态平衡的“绿色设计”和关注节约资源、节省能源的“适度设计”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20世纪;室内设计;装饰;建筑设计;历史;发展;解读

中图分类号:J509文献标识码:A

“对一切现代功能的建筑来说,当它们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之日起,中国几千年的建筑传统就中断了。这个中断标志着中国新建筑的开始,中国建筑新生命的开始。”①20世纪的一百年,尽管中国是动乱无数,尽管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发展是反反复复,潮涨潮落,但毕竟总是沿着“现代”这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前进着,并在世纪末达到了一种空前的辉煌。

一、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分期

研究历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它进行必要的断代。断代的现实意义在于梳理出研究对象现代及以前发展的大体脉络,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基本时代坐标。我们知道通史对人类发展具有普遍意义,但它的断代却不能简单的推广到任何其他学科中去,因为通史的断代常常是依据政治或经济大事而确定的,虽然,这些大事可能也对该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绝对不可能是完全同步展开的。因此,根据自身内在因素并结合通史状况对本学科进行断代才是科学的态度,其所得到的结论才是相对正确、具有说服力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有着相当密切的渊源。不论早期由建筑师完成,还是由后来分支出来的专业室内设计师完成,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参考建筑设计史的状况对室内设计史进行断代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国内外研究建筑史的学者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或者1919年格罗皮乌斯开办包豪斯之际,当作现代建筑运动的起点,这已经成为共识”②。对于现代设计之前的作品,西方则都以传统设计而称之。也就是说,西方建筑史的断代被高度概括为传统时期和现代时期两大部分,其分界的时间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或者1919年。但对中国建筑史的断代,大多数学者则否定了这种两分的做法。他们认为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一时期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1840年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建筑设计的传统时期也宣告结束。这是非常正确的,也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同时,他们还认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产生应该在时间上落后于西方。因此,中国建筑现代时期的开始点也必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或者1919年之后。目前较为学界认同的这一开始时间是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也就是说,1949年以后中国建筑步入了现代时期。1840年中国建筑的传统时期结束,1949年中国建筑的现代时期开始,那么1840年至1949年的这段时间又该怎样描述呢?这就成为研究中国建筑史时必须进行特殊的处理问题。学者们参考了中国通史的断代方法,用近代时期来表述这段中国建筑从传统时期之后到现代时期之前(即1840年至1949年)的历史。目前,这一断代的结论已被建筑史学界广泛的接受及采用。“中国通史的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写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通史近代史的下限定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还是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史学界争论的问题。不过,现行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从1840年写到1949年,这一点却没有什么争议。”③《中国建筑史》④、《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⑤等著作都列出了中国近代建筑部分,时间为1840年至1949年。

根据笔者个人观点,把中国建筑的发展加入一个近代时期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太合适的,有值得我们进一步商榷的地方。

首先,不容置疑,现代建筑运动及其所倡导与推崇的现代建筑最先发端于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地对现代建筑的探索就一定要比西方在时间上有所滞后。因为决定各地走向现代建筑之路的直接动力是当地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改变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变化,是该地区建筑发展本身的必然规律,而不是西方的现代建筑运动。一旦这些动力形成以后,对现代建筑的探索就会随之展开,时间上并不需要受到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限制,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对于它的发展来说只是一个好的催化剂。被公认为现代建筑发展奠基人的四位建筑大师之一的莱特,在对现代建筑的探索就沿着了一条和其他三位欧洲大师不同的道路,最后取得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其次,笔者认为对于什么是现代建筑的标准也应该有一个更科学的评价。虽然,现代建筑运动所倡导与推崇的现代建筑1919年后很快就蔓延到全世界并长时间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但以此作为衡量世界各地建筑传统与现代性的唯一尺子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应该的。那些试图摆脱当地传统建筑形式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建筑,都应该具有现代建筑的意味,尽管它和现代建筑运动所倡导的可能存在差别。其实这些非主流的东西更珍贵、更有意义。1840年以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强大的动力下,对现代建筑探索就应该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只是这时可能是较本土化的,至迟到20世纪20年代这种探索已溶入到国际现代建筑运动之中,并最终诞生了被广泛认同的现代建筑。

再次,现代建筑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过程。过程与结果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应该安排在同一时期。如果说把过程放在上个时期是勉强的,那么为其单设一个时期就更是不可取了。1840年后,帝国主义不仅在我国输入了他们本国的传统建筑,也还包括一些对现代建筑具有探索意义的建筑。同时,中国第一代们也创作了大量此类作品。鉴于以上三点理由,笔者认为中国建筑史可以取消近代时期,同西方一样,只分传统时期与现代时期两部分,1840年是它们之间的分水岭。

从1840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建筑史进入了现代时期。在这短短的160多年里,它的发展又经历了萌芽、停滞、追赶三个不同阶段。萌芽阶段从1840年到1953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外建筑师们总体来说溶入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大潮中,并最终在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出了既符合现代建筑运动评价标准又颇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停滞阶段从1953年到1977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建筑与国际上正在蓬勃兴旺发展的现代建筑间产生了隔绝,使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建筑进程出现了主体停滞状况。“发生社会变革而后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949年,就成为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如果没有来自意识形态的主观干预,会自发地沿着现代建筑运动道路自然发展。”⑥明确地说明了其时中国现代建筑没能按照本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出现了停滞。我个人认为这段话是基本正确的,但在时间确定上有点疑问。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最先进入了一个三年的恢复期,其时政治统帅一切的现象刚有抬头,并没彻底形成。建筑创造环境较为宽松,基本上还保持着沿现代建筑运动的大道稳固发展。所以,上面那段话的开始时间改为1953年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追赶阶段从1977年到现在,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完成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现代建筑其时在很多方面完成了与国际的接轨,完全摆脱了所谓政治的、革命的束缚,按自身规律大步向前,呈现出高速追赶的景象,时至21世纪的今天,许多方面已达到争创国际一流的水准。

对应中国建筑史,我们对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史可做出以下的断代:20世纪中国室内都处在现代时期,其发展主要经历了1900-1953年的萌芽阶段,1953-1977年的停滞阶段,1977-1999年的追赶阶段。这里有必要再对这三个阶段中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做一些说明:第一阶段,室内设计完全依托于建筑设计。第二阶段,室内设计开始分离于建筑设计。第三阶段,室内设计彻底独立于建筑设计。曾坚先生就说过:“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专业与学科,登上建设的舞台,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⑦。

1. 1900-1953 新形式的涌入与现代建筑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①西方古典建筑及室内设计的作品的大量涌入;②中、外建筑师们对中国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创作出许多富有影响的作品;③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作品在中国诞生。

这一时期建筑与室内设计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区别于中国传统建筑及室内的营造方式,大量地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②建筑及室内在迈向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展现了极为丰富的形式;③建筑师担负着从室外到室内的整体设计工作,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还没有分开。

我们通过对这一时期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基本经验:①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产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唯一的前提;②优秀建筑作品的创作对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③文化的交流能促进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进步;④战乱的局面不利于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

2. 1953-1977 整体发展的停滞与局部工程的闪光

这一时期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①由于政治的干预,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发展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相脱离,希望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但结果并不成功;②“十大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创造了中国营造史上的一个辉煌;③文革期间,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基本停滞,但一些地方建筑及功能性强的建筑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这一时期建筑与室内设计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建筑与室内设计强烈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②室内设计仍然以装饰为主,空间设计手法没有突破,较之西方同期明显落后;③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开始分离;④一些地方建筑及功能性强的建筑的设计表达了中国建筑师对现代建筑及室内思想的自我探索。

我们通过对这一时期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基本经验:①政治动荡不利于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及建设的发展;②要使建筑和装饰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按其自身的规律办事;③闭关自守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发展有害;④经济发展是促进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提高的重要保证。

3. 1977-1999 超出寻常的追赶与不求甚解的盲目

这一时期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改革开放开始,深圳地区的迅速发展,带动室内设计队伍的迅速膨胀;②大量旅馆、酒店类建筑的建设使全国的室内设计行业逐步发展壮大;③传统文化与现代形式设计结合成为中国室内设计师呼吁和研究的主要课题;④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住宅装饰热、商业建筑装饰热、办公空间装饰热的三热现象,其中有很多盲目追求所谓时髦的作品产生;⑤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相关组织的出现和各相关杂志媒体的运作促进了室内设计业不断朝健康的方向发展;⑥香港的回归和国外设计师的参与,对中国本土设计起了“催化”作用,同时涌现出一批人数可观的水平较高的中青年设计人才。

这一时期建筑与室内设计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室内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景象;②走现代之路是建筑发展的必然选择,室内设计真正做到了从空间、界面、陈设的三位一体;③设计创新已成为优秀设计师的主要追求;④集体创作的方法有失有得,政治稳定是发展室内设计的重要前提。

室内设计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通过对这一时期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的梳理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经验:①改革开放是促进室内设计发展的重要保证;②市场经济是加快室内设计发展的催化剂;③全民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室内设计发展走上新的台阶;④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室内设计发展的步伐;⑤盲目的追求高速度对室内设计的进步是有害的。

二、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发展总结

回顾中国室内设计专业20世纪的历程,应该是一件使人兴奋、倍受鼓舞的事。中国室内设计专业在20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壮大到至今较为庞大的专业规模,通过设计所转化成的物质产品成为几乎所有城市居民感兴趣的、渴望得到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广大群众所带动的社会需求成为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科技又成为专业发展的基础,促使了最终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终止目标的设计专业的发展壮大。

室内设计为人服务,在满足人的生存居住和各类使用要求的同时,又规定并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行为,以及启发人的思维方式,调剂人的情绪和心态,它已经成为人类在改善生存条件的同时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发展中的中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国范围的室内装饰热潮涌动向前,人们对居住需求及爱好的不同要求又形成了专业发展的多样性特点,以及具有区别于大工业产品生产的艺术特定要求,促使了现代室内设计专业必将较快地发展成一门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综合性新兴专业。其专业内容涉及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许多方面,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关系,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理想的社会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室内设计的质量不高,这部分设计一直被三个怪现象纠缠着:一是盲目崇洋思想。明明是中国餐厅,室内却是全盘西化;一个风景区的旅馆,室内居然装饰成“欧洲古典风”;一些文化素养不高的设计者,借不伦不类的“罗马风”、“路易十四风”也占领了不小的室内设计空间。崇洋思想在甲方也有严重的表现,某些资金富足的甲方甚至说“我这项工程重要,所以必须外国人来设计,至少也要香港人设计”。

室内设计面临的第二个怪现象是庸俗腐朽。为了迎合某些文化素养低下的甲方要求,有些设计人员将一些庸俗、腐朽的东西搬上室内设计的舞台。例如为了招揽顾客竟将西方裸体浴女雕像作为餐厅装饰,帝王神怪在某些项目中也成为室内设计的主角。这些现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批评,有越演越烈的倾向。

室内设计面临的第三个怪现象是豪华浪费。为了摆阔气、争气派,可以在室内设计中不顾实用、不讲功能互相攀比。他们视节约勤俭为寒酸,以浪费豪华为光荣。一些公共建筑动辄花岗岩、水晶灯、全实木装修、进口家具。更使人难以理解的是,把住宅装修成星级旅馆的客房,甚至总统套房。这种作风己经迷失了室内设计的基本目标。

初步分析造成某些室内设计质量低落的原因大体上有如下几点。

①设计人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

应该说当前国内经过正规专业训练的室内设计人员素质是比较高的,创作了不少有分量的室内设计作品。可是在改革开放的急流中,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室内设计人员,在数量上满足不了任务的要求,于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相关专业人员,甚至无关专业人员,都想方设法挤进室内设计队伍。加之国家没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于是从整体来说我们的室内设计水平就有不少跌落。为淘金而来的设计人员,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随波逐流。拿到任务后,任凭文化水准低下的甲方喜好,找一些外国资料东抄西凑,以交差拿到设计费为惟一目的。这种拼凑抄袭之风的盛行,是室内设计质量低落、水平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

②不正当竞争的压力

目前我国虽然有了投标的竞争机制,一些工程项目也都经过公开设计竞赛,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有许多漏洞,形成了不正当竞争的温床。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往往设计得好与坏并不是竞赛中标的真正因素,而凭良好的关系特别是金钱的关系才是中标的惟一因素。不正当竞争的另一种表现是,不在创作上狠下功夫,而是着力于表现图。在这种情况下,任务来得急,一二天透视图已送到甲方面前,其实这个透视图与建筑和空间平面风马牛不相及。由于透视图画得花花绿绿,加上与甲方私人关系良好,这个透视图就算通过。至于将来施工出来是什么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样的“设计方法”在一部分室内设计单位非常流行。

③没有适当的创作周期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创作、一种创新,需要研究、推敲,这都需要时间,没有适当的周期保证,出现优秀的创作是不可能的。可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甲方希望设计时间缩短再缩短,如果做不到,甲方可以请到时间再短也能完成设计任务的人,于是,即使很有造诣的设计人员,也只能放弃认真创作而就“快速设计”了。

书店里铺天盖地的“世界”室内设计“精华”,助长和推动了这类“快速设计”。这些“精华”既无工程名称、又无出设计条件与意图,一个照片任你抄袭。更有甚者,直接拿了这些“精华”让甲方选样子,摈弃了室内设计创新的职业特点,这是一种十分不利的创作环境。

④业主的不合理干预

律师、医师、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都是所谓“自由职业”者。业主与自由职业者的关系不是雇佣关系,自由职业者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的劳动为业主服务,这种劳动理应受到尊重。业主一般不会指挥律师为自己打官司,也不敢指挥医生给自己开刀用药,惟独对建筑师、特别是室内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有所藐视,凭着个人口味,随心所欲、指手划脚地拼筑方案,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一个出主意一个画图。这样室内设计师还有什么创作可言。当然业主的意见也不全是不合理的,他也有自身合理的需求与商业目的,但当雇佣关系十分明显时,确实对室内设计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害。

2.室内设计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21世纪中国室内设计更加健康地发展,研究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本论文写作的目的之一。

评价设计是很复杂的,因为首先室内设计师通常面对的是建筑师设计过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又常令室内设计师不满意,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其次设计师面对的客户可能是业主、开发商或公司,而与实际使用者却没有直接的联系;再者,组织室内的元素——材料、家具、细部等常常又是由其他人设计的。

为了分析和评价设计,我们要弄清其相关的设计的目标、设计的作用和设计的责任:

①设计的目标

任何设计都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的图形制作劳动,它必须建立在新思维的基础之上,其最大目标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这种改善活动室内设计也不例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A.提升人类的能力

人类的许多能力像思考、认知能力,是可以加以开发提升的。而设计即可帮助人类发展此类的能力,例如人们想提升室内空间灵活分隔的能力,设计的发展即出现将框架结构替代传统的墙体承重结构的形式,使人们可以获得开敞的、流动的室内空间,室内装饰的创造也就由此变得丰富多彩。

B.克服人类的极限

人类的生理机能均有其极限,若单纯以人的生理机能来工作,有许多的工作是无法独自完成的。经过设计制造不同的工具及机构便可帮助人类解决此类的问题。例如电梯与自动扶梯可以帮助人们登高,减轻人的体能负荷,无障碍设计可以解决残疾人的生理机能不足等等。

C.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除了物理的要求外,人类还有其他欲望和需求,室内设计亦可创造出能满足使用者在审美、方便、安全等方面需求的空间产品。

②设计的作用

设计师从事设计工作必须关切的几项要点:功能(Functionality )、美学(Aesthetics)、生态(Ecology)、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等。在这几项要点中,设计扮演一个转化的媒介,例如在功能的要项中,空间合理分配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而得到圆满解决,技术的问题通过设计可以获得创新,家具尺度的确定通过设计以人体工程的科学方式将问题解決。同样的在美学、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可通过设计而得到其结果。笔者经分析研究得出室内设计的作用表(参见表1)。

③设计的责任

室内设计所牵涉到的对象主要有三个:使用者、投资者、环境及社会。设计可以说是此三者之间的沟通者,而室内设计师对每一对象均有其必需担负的責任。当然有的时候使用者与投资者是一体,如针对住宅、办公类等建筑,但大部分情况下使用者与投资者是两个主体,如针对商场、餐厅等商业类建筑。

对使用者的责任:使用者是设计的主要对象之一,设计必需要能满足其需求,不只是基本的生理功能需求,还包含了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等。

对投资者的责任:投资者是设计必需负责的另一个对象,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要创造利润,因此室内设计师必需考虑所有可行的方法以满足其需求。

对环境及社会的责任:除了对消费使用者及投资者的责任外,设计所创造出来的建筑与室内,影响了整个的环境及社会,为了让人类能长久的生存在良好的环境中,设计也必需考虑其创造的室内空间对环境及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④室内设计的评价方法

从上述的内容来看,室内设计所牵涉的科目非常多,包含了艺术、科学、美学、社会、文化、环境等,要想定出一个全面的评价标准实在不容易。设计的评价问题,也一直是极具争议性的问题,究竟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为是一件好的设计?这在不同的国家及不同的设计竞赛上,均有不同的说法。室内设计也时时刻刻受使用者注意和评估,但是评估的标准却很难去界定,在这些纷争中,通常是由功能性、创新性、环保性等方面对设计作价判断,但这并不表示个人的判断是有根据且完全正确的。

本文在分析与研究了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背景下从设计的三大对象即使用者、投资者、环境与社会来探讨一个所谓“好”的室内设计,究竟应具备哪些条件。笔者经分析研究得出室内设计的评价方法表(参见表2),这种评价的方法虽简单,但应该是较前人有创新的、较全面的,也是能适应中国室内设计发展需求的。

好的设计是整体性的设计,是对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它的人,提升了包含所有功能、文化、社会和经济等的利益,並且竭尽人类的创造力来使其达到最佳的状况。

⑤设计的历史观、时代观和动态发展观

从宏观整体看,建筑和室内环境,总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特征,铭刻着时代的印记,但是现代室内设计需要强调自觉地在设计中体现时代模式的需要,分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积极采用当代物质技术手段。

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物质技术文化方面都具有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在室内设计中,特别是在生活居住、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类型的室内环境里,采取具有民族特点、乡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是可取的,当然这里的历史文脉并不能简单地只从形式、符号来理解,而是广义地涉及规划思想、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特征,甚至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和观点。

另外,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室内装饰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也日新月异,而且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气氛的欣赏与追求,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这些都将促使现代室内设计在空间组织、平面布局、装修构造和设施安装等方面都留有更新改造的余地,把室内设计的依据因素、使用功能、审美要求等,都不应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以动态发展的过程来认识和对待。

3.面对未来

21世纪的百年我们已走过了四年,中国在这四年中又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这一百多年中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21世纪必将成为中国环境设计的新世纪。“尊重自然”、“改善环境”也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文化活动的重点。

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接力赛,我们的祖先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到我们,这里当然也包含了室内设计文化,我们有责任将这份优秀的遗产加以发扬传给后代。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拿什么室内文化传给后代?当然不是什么西洋浴女、欧洲古典或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必须建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室内设计的路子,既是中华民族的,又是现代的,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炎黄、也不会愧对子孙。但是有资料说“由于电子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的迅速传播和交换,设计必然出现国际化、同一化的倾向,与此同时引起了传统性、地域性和个性差异将不断丧失”,又说“由于社会追求物质与功能价值的同时造成对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忽视”。⑧不管此言确否,但坚持在设计中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室内设计的道路,将是摆在室内设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涉及到中国的室内设计传统是否会丧失殆尽,有没有继承可言的大问题。

这几年中,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己从基本的生存、居住等生理层面,提升到养生与体验生活的精神界面。室内装饰风格也从照抄照搬国外、港台,逐步形成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设计出发点,人这一主体成为引导室内装饰设计观念的主要主题,不过与此同时我们又应该提倡不过分强调“以人为本”,假如以牺牲和破坏自然为代价达到“以人为本”,这样的设计做法是有害于社会的,要注重强调无污染、有利生态平衡的“绿色设计”,关注节约资源、节省能源的“适度设计”。室内装饰必须改变过去盲目追求时髦的材料堆砌,而更加注重安全(Security)、健康(Health)、功能(Function)、舒适(Comfort),即所谓的“SHFC原则”。⑨

中国古典哲学历来主张“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的建筑历来注重与自然的交融。因此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哲学理论与建筑实践的结合,虽然这里面不乏迷信的成分,但它却蕴含了尊重自然、设计环境的理念。它注重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环境心理学”中有着同样的论述。体现于21世纪的绿色设计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有着完全相融的理念。今天我们正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世界在新世纪面对的重大课题,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绿色设计已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虽然绿色设计必须靠高新技术的支持,实现生态建筑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可以先改变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观念,首先确立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做到不滥用材料过度装修。尽可能采用环保装饰材料,优化施工程序最大限度避免资源的浪费。然后再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条件,逐步达到理想中的绿色设计。(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陈志华《中国大陆当代建筑史纲》,《城市与建筑》 ,1989年第2期,第76页。

② L.本奈沃洛著,邹德侬等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部分。

③ 邹德侬著《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④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232页。

⑤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569-570页。

⑥ 邹德侬著《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⑦ 曾坚《从室内杂志100期看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第12期。

⑧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页。

⑨ 张青萍《室内环境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ior Design in China during 20th Century

ZHANG Qing-ping

(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rt academy, JiangsuNanjing, 210037)

Abstract: In the whole article, the author talks over the evolvement of interior design in China during 20th猚entury.Firstget conclusion from thos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ior design in China experienced a course that existed as a part of architecture to be a self-existent major, whose decoration became from national political theme to diversified subject.Then analyses extent problems of interior design in China at the end of 20th猚entury, illustrates the movement of each element of interior design,summarises the theory of interior design. And creates basic evaluat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m. In the end, the author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in the 21st猚entury, interior design in China will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green design” which emphasis on none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balance as well as“moderate design” which pay attention to economising resources and energy.

Key Words:China;20th猚entury;Interior design;Decoration;Architecture Design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建筑设计
BUBA台灯设计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陶慧娟杨文韬室内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