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陌生化与日常性的统一

2009-03-24 04:31
艺术百家 2009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美学特征陌生化

张 屹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屹(1980- ),女,汉,河南驻马店人,厦门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艺术传播学。)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新媒体艺术贵在其“新”、其“奇”,具有陌生化的特性,具体表现有艺术家反常化思维及其作品中艺术手法的创新,如拼贴、仿真、拟像等数字化技术应用,这些构成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奇观性。对此,学者们已有不少论述。但对新媒体艺术的另一面——日常性品格,也就是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学术界重视不够。在全面考察新媒体艺术的存在方式时应该将其陌生化与日常性特点结合起来辩证剖析,因为二者表面看似矛盾而实则共存于新媒体艺术中。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美学特征;日常性;陌生化;统一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是流动的概念,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媒体可能很快变成旧的,如广播相对于电视,电视相对于网络都可称之为旧媒体。与之相应,对何谓新媒体艺术,目前学术界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本文讨论的新媒体艺术是指以计算机媒介或者数码科技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欣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1](p.7)

毋庸置疑,新媒体艺术与科技相伴而生,具有时尚性、前卫性、实验性等特点,但它也具有日常性的品格,是陌生化与日常性的和谐与共存。

一、陌生化

“陌生化”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谈到:“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能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2] (前言p.6)由此可见,陌生化包含着艺术对现实的陌生化、艺术手法的陌生化两方面。陌生化的形成过程可以表述为:日常性→艺术(手法)→陌生性。由此看来,陌生性是对惯常思维的征服。

陌生化理论在艺术创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对此可以从古今中外大量的文艺作品得以见证。本文着重探讨陌生化理论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运用,分别从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论析。

首先来看逆向思维——反常化思维在艺术中的运用。正向思维往往走的是常规化的道路,得出的是大家普遍认可的结论或者规则,而逆向思维往往能出其不意,另辟蹊径、发现新规律和特点。新媒体艺术家往往采用的正是这种逆向思维,他们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掘事物的新内涵,用陌生化的独特视角塑造艺术作品。我们最好结合具体作品来体会,此类作品不胜枚举。

如:2005年笔者在厦门参观的《一分钟影像展》中看到的作品:《城市空间》用特写镜头展现十字路口快速穿行的车流、人流;《气球》立意新奇,用倒立镜头拍摄众人手中的塑料袋,呼吁人们思考现代都市的环境污染;《谋杀》嗡嗡响的割草机欢快地碾过草地,展示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火车》中一个女子用绳子拉着一列玩具火车在灯光昏暗的夜晚踽踽独行,影片没有背景音乐,只有这么个单调的图像持续约一分钟,影片极有可能暗示当代人心理的孤独与落寞。这些作品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影像技术,在短暂的时间关系中,探索“神秘与隐蔽的感觉,以解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矛盾”。[3](p.223-224)就一分钟影像艺术的出现而言,其本身意味着一种反传统思维,传统影像艺术一般都记录特定时空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状况,而一分钟影像艺术则把瞬间化入永恒,融永恒于瞬间。它不再用叙事和情节、场景等传统方法来录制作品,在这里重视的是艺术家能够用浓缩和经典的镜头捕捉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再如,被称为“大众媒介时代的英雄”——白南准,利用电视进行艺术活动创作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逆向思维之特色。其作品有《TV钟表》、《电视佛陀》、《月亮是最古老的电视》、《电视塔——越多越好》等等。这些作品打破了狭隘的、传统的把电视看作只是传达资讯的工具的观念,利用电视装置艺术,传达出艺术家对机械的人性化、全球化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时间等问题的哲学思考。艺术家本人也说过,科学技术的真正议题不是制作另一个科学玩具,而是在于如何将急速发展变化的科技与电子媒介人性化。[4](p.127)赋予电子媒介人性化的本质,这也是不同于常规科学思维的逆向思维。又有通过互联网展示逆向思维,如美国艺术家约翰•西蒙(John F.Simon.Jr)《每一个图标》(Every Icon,1996)即为一例[5]。它将计算机语言直接引入观念艺术的命题中。作者创建了一个32×32的正方形格子,里面包含了1024个小方格。这些小方格不断地在明与暗之间变换,在网上同时构成无尽的组合形式,仅仅位于顶端的一排就包含了43亿种不同的变化,一台不间断工作的电脑连续花费16个月才能完全展示。要想展示第二排小方格全部的明暗变化,得花60亿年。依次类推,第三排、第四排等将需要更长的时间。作者用有限的几何模型,探讨无限的概念。这仅仅是逆向思维的一个案例,此类例子在互联网艺术中包含众多。

由此可见,无论通过一分钟影像,还是电视装置、互联网都能展现新媒体艺术的逆向思维特征,利用逆向思维往往能创造出新媒体艺术的奇观效果。

再来看新媒体艺术之艺术手法的陌生化。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具有多媒体综合特性,通常包含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常用的艺术手法有拼贴、拟像等。这里重点探讨拼贴的手法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拼贴,该艺术手法古已有之。如古代诗歌中的“集句”就是采集成句编辑起来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存在的大量程式化结构、套语等也属于拼贴现象。该手法在20世纪前卫艺术家手中被发扬光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视觉艺术中的拼贴画。早期如立体主义画派在画面中贴上报纸、木片和编织物等非绘画的异质之物,打破了欧洲传统绘画语言所建构的再现体系。在立体主义画派之后又出现了杜尚对《蒙娜•丽莎》的拼贴,他给蒙娜•丽莎的脸上加上两撇男人的胡子,对传统的经典之作进行颠覆。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波普艺术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为题材,通过拼贴等艺术手法创作出消费社会中具有标志和代表性的作品。除了传统的绘画、文学作品领域外,拼贴在电影行业的运用自不待言。因为电影以蒙太奇为特色,而蒙太奇的奥妙就是如何剪贴胶片、组接镜头。

在当今信息科技的时代,由于计算机和数码技术的运用,拼贴艺术更是大行其道。根据多媒体的综合特性,数字艺术充分利用数码复制和编辑方面的技术优势,将不同的艺术元素组合在一起,取得一种马赛克式的审美效果。研究数字美学的西方学者霍尔兹曼这样来形容数字艺术拼贴:“对超媒体世界的探索,是对马赛克般的信息的交互、非连续的体验。这种信息由人或物的众多时候、状态与方面组成。建立在数字空间两点之间的联系(‘超链)的数字媒体,代表了一种本质上新颖的、非线性的表达形式。线性传统、持续叙事与连贯论述正在告终。”[6](p.567)

拼贴艺术根据拼贴的形式可分为声音拼贴、图像拼贴、文本拼贴等等;根据拼贴的手法可分为动态拼贴和静态拼贴,动态拼贴如网络上的接龙小说,静态拼贴如照片的剪切。

声音拼贴,故名思议是指利用拼贴生成听觉艺术作品。如:彼得•M•召博(Peter M Traub)创作的“零碎”(bits and pieces)[7]。这一作品能够在网络上收集各种声音,并自动将这些声音加以拼贴编辑为各种抽象混合的声音,通过作品自带的MP3播放出来。霍里曼(Jason Freeman)的Metamix[8],一个音频合成软件。它能生产所谓的原创音乐。具体是这样的:在用户选择一个音频文件后,该软件就把它分为等长的几段,然后用自然数加以编号,再根据用户感兴趣的无限整数序列对这些编号的音段重新组织,即成为了软件制作出的原创音乐。图像拼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电脑图像拼贴,利用Photoshop等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创作。比较不常见的是有拼贴功能的,能够重组网络资源的作品。如:马克•纳皮尔(Mark Napier)1998年发布了“切割机”(The Shredder)[9]。该作品阐释网页的HTML代码,并将代码用新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它重新安排了文字和图片,创作新的图像,制造出一个混乱、无理性、嘈杂无序的拼贴画。珍妮特•科恩(Janet Cohen)、基斯•弗兰克(Keith Frank)和乔恩•伊伯里托(Jon Ippolito)共同创造“不可靠的档案保管”[10]。该作品允许网络用户以各种形式动态地改变从阿达(Ada)网站①获取的信息。当“案卷保管”窗口显示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网页被从取自阿达网站中的各种不同的成分拼贴而成。若点击作品中的箭头,将打开一个有四个滑道的面板。它允许访客改变阿达网站原来的内容。文本拼贴。在网络上灌过水的用户恐怕都用过复制、剪切、粘贴等功能,文本的拼贴自是用的最多的,这里无须赘述。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拼贴手法无疑是较常用的,所举例证难免挂一漏万。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新媒体艺术中艺术手法的陌生化(它如仿真、拟像、复制等)进一步探究。

二、日常性

依照我们平常的理解,日常性即生活化。哲学家们对此亦有研究。如匈牙利哲学家阿•赫勒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解释日常生活,她说:“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这也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由个体和社会同时谋求发展这种无法脱节的关系造就的,人“必须学会‘运用他出生于其中的世界的具体事物和习惯模式”。[11](p.3-4)可见,日常性离不开社会和现实生活。

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不乏有搞奇、搞怪的现象,但是就整体而言大都具有严肃性。新媒体艺术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具有日常性的品格。为此,可以从艺术家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作品的艺术内容两方面进行论析。

艺术家的创新思维离不开现实。“创新”在英文中是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无论是更新、创造还是改变都离不开对原物的知悉,也就是说它脱离不了现实。艺术首重创新,但又离不开现实生活。以新媒体艺术家的具体作品为例,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艺术家的创新思维。

如:前面例举的《气球》颇有创意。该作品变换视角,改变人们的惯常视角,把一向被视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的塑料袋,美其名曰“气球”。这一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敏锐观察力,其立意之特别还在于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物品为艺术对象,呼吁人们反观现代都市的环境污染。史蒂夫•米勒特(Steve Millet)和科林•古德伯格(Colin Goldberg)《想象的头脑》(Thedreaming brain)[12]在创意上也颇具特色。这是一部介绍天空中行星状况的交互式电影。用户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点击天空中的星体,观看天空中每一颗行星的运转及其形状等特点。读者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星体,了解它的情况。这一作品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挂图、实体模型等方式,用立体动态的方式展现空中天体的运行,颇具创意。试想如果艺术家没有天文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该作品也不会问世。

以上只是新媒体艺术家创新思维类型之一瞥,其创新之妙不容说尽,其创新离不开现实生活也是自不待言的。

艺术内容来源于现实。艺术源于生活,这是中外文艺理论的定论。新媒体艺术作为艺术发展的新类型,其存在和繁荣仍然离不开现实的土壤和根基。现实中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困境,如文化差异性问题、反恐问题、妇女歧视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政治权利问题等等都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有所反映。

具体作品,如:史蒂文•安德森(Steve Anderson)《屈从的总统》(The Subservient President)[13]属政治模仿滑稽类型。该作品允许用户输入一个命令到数据库,然后就可观看总统执行你的命令(包括因酒醉开车被拘留到在伊拉克共和国发动战争到免收亿万富翁税费)。作品意在讽刺美国的政治,政府越来越象是为服从命令而存在的,单纯迎合公开的民意测验和那些不稳定的投票者的幻想,而不是被社会需要或道德原则所引导。这一作品发表于2004年7月在波士顿召开民主国家大会期间,无疑具有现实性。再如普芮马•默西(Prema Murthy)追踪各个种族的市场消费行为,利用所得的数据创作的《消除》(Erase)[14],致力于表现种族之间的差异。又如德布•肯(Deb King )的GENDER[15]关注美国Juarez地区四百多个被害和失踪的妇女的命运,抨击针对妇女和少数民族的暴力。作者认为妇女生活在压制女性的文化环境下,谈不上同工同酬。面对文化和习俗中的偏见,她们沉默地加以接受。这一作品把“关于恐怖主义战争”和妇女每天面对的现实困境这两个问题加以并置,起到一种反讽作用。

以上只是新媒体艺术关注现实的几个示例。事实上,现实生活是无限丰富的,新媒体艺术家完全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融汇他们的奇思妙想,创作出更加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

三、陌生化与日常性的共存

以上为了言之明晰,把陌生化和日常性分别加以论析,实际上陌生化和日常性是共存于同一新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就俄国形式主义主张的陌生化理论来说,其实质应该是日常性与陌生化的统一,无奈我们在运用它分析问题时更多情况下强调的是其手法的“陌生化”的一面。这种状况在新媒体艺术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单从名称上来看,新媒体艺术贵在其“新”、其“奇”,学术界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特点。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新媒体艺术除了具有陌生化的特点,还具有日常性品格,是陌生化和日常性的和谐共存,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成为新媒体艺术之精品。

无论是从艺术家来说,还是从艺术作品来看,日常性品格都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首先,就艺术家而言,他必定要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现实基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用于艺术家的头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创作的灵感;其次,就艺术作品而言,作品必然带有现实的影子,即便是幻想也要以现实为根基。新媒体艺术的创新(陌生化)离不开日常性,是在日常基础上的超越。新媒体艺术的日常性又必须用陌生化来塑造,这样才能造就其奇观性、实验性和前卫性,也才能成其为“艺术”而存在。

伯恩海姆曾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艺术观和现实观。这种观念认为,为了认识现实,人必须站到现实之外,在艺术中则要求画框的存在和雕塑的底座的存在。这种认为艺术可以从它的日常环境中分离开来的观念,如同科学中的客观性理想一样,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计算机通过混淆认识者与认识对象,混淆内与外,否定了这种要求纯粹客观性的幻想。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16](p.72)在我们观照新媒体艺术时,不要把它凌驾于生活之上,它源于现实,并对现实加以重组,是陌生化与日常性的统一体。(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网络艺术的早期站点(1995-1998),网址为http://adaweb.walkerart.org/home.shtml.

参考文献:

[1]许鹏等.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北京:三联书店,1989.

[3]肖平.一分钟录像艺术及其知觉形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4]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John F.Simon.Jr Every Icon http://www.numeral.com/appletsoftware/eicon.html[EB/01]. 2006-08-13.

[6]黄鸣奋.数码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7]Peter M Traub. bits and pieces http://www.fictive.org/bits[EB/01]. 2007-02-02.

[8]Jason Freeman. Metamix http://metamix.jasonfreeman.net2004[EB/01]. 2004-10-12.

[9]Mark Napier. The Shredde The Shredde http://www.potatoland.org/shredder/about.html[EB/01]. 2007-04-08.

[10]Janet Cohen. Keith Frank. Jon Ippolito. The Unreliable Archivist http://www.walkerart.org[EB/01]. 2006-09-10.

[11][匈]赫勒(Heller, A.)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2]Steve Millet.Colin Goldberg.Thedreaming brainhttp://rhizome.org/object.php.26617[EB/01]. 2004-06-15.

[13]Steve Anderson. The Subservient President http://rhizome.org/object.php.27618[EB/01]. 2007-09-08.

[14]Prema Murthy. Erase http://rhizome.org/object.rhiz.28608[EB/01].2004-10-25.

[15]Deb King. GENDER. http://rhizome.org/object.rhiz.28186[EB/01].2004-08-12.

[16][英]汤因比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New Media Art:The unific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and Ordinariness

ZHANG Y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Xia Men University, Fu Jian, China361005)

Abstract: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new media art is its newness and strangeness. That is to say, it has the trait of Defamiliarization. This is specifically represented through abnormal thoughts of artists and innovations of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n works. The means of innovation include mosaic, simulation, simulacra and so on. These are the marvelous spectacle of new media art in contrast with traditional art. Now the scholars have studied much in this respect. But the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new media art, namely, ordinariness, hasn'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by scholars. The existence of new media art can't depart from real life. When we totally investigate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new media art, we should dialectally analyze the two aspects because they seem to contradict with each other from the surface, but actually unity in the same work.

Key Words:new media art; Defamiliarization; Ordinariness; unity of opposites.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美学特征陌生化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