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两大教训 让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寻求突围

2009-03-25 10:34朱荣章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企业

朱荣章

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正成为检验企业生存实力的一面铜镜。在这面铜镜的照耀下,那些在前几年的股市和楼市泡沫中疯狂投机的企业已经成为第一批牺牲品。那些盲目推崇多元化和国际化而疯狂扩张的企业也纷纷陷入资金链条断裂的窘境,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等等一些脆弱现象,在这面铜镜无私地照耀下暴露无遗。应该说,我们;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我国大陆中小企业,教训太深刻了。当然,有些企业没有完全懂得但别人的教训就是自己的经验的道理,这不仅仅是谁人都懂的浅层面问题,而是懂得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以“安”为镜可以知兴衰的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说,中小企业应当认真汲取从金融危机中遇到两大主要教训:

一、吸取“多元化”的教训。精心精意做主业

在股市、楼市疯狂增长的2007年,一些业者将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向股市和房市。当然,这也有了巨大的回报,在《福布斯》亚洲版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前十名有超过一半的亿万富翁都跟房地产有关,同时,这些富豪又都是资本市场的大鳄。然而。资本的玫瑰花在竭力向人们展示它沁人心脾的浓郁芳香时。它的泡沫的另一面也在人们陶醉时侵蚀着人们的肌体。据报道,一些大型的企业,甚至一些中型企业也纷纷走上“多元化”道路,其中房地产成为这些企业的最爱。在2007年第3季度的年报表中,不少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显示的业绩翻了几番,甚至十几番。当时有业内人士就看出:漂亮财报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地雷。啥意思?就是一些企业在主营业务没有大幅的增长,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财表上的数字是由投资收益获得,从而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

据《东方早报》报道,2008年8月13日,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亚津被员工发现在办公室自缢身亡,经兰溪公安部门初步侦查,确定系自杀身亡。是何原因导致了一个企业老板自杀呢?报道说,郑亚津自杀在浙江老板圈里不是孤案,一个月前,温州泵阀厂老板朱吉光也选择了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与朱吉光因不堪承受“非法担保”带来的还款压力自杀不同,“郑亚津是公司过度扩张,盘子铺得太大导致企业运作生存困难等,才选择走这条不归路的。”郑亚津生前一位好友表示。圈内的人都知道,建于1989年的浙江一新制药位于金华兰溪,主要生产和销售口服药、胶囊剂等中西药制剂、原料药、植物提取物、保健品,至今有多个国家级新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多个中国中药名牌产品,曾位列全国中成药企业50强。兰溪市一位官员介绍:“一新制药连续多年入列兰溪‘十大纳税企业。可以说是明星企业。”这位官员又说:“制药业是兰溪的支柱产业,一新制药与康恩贝、天一堂被喻为当地制药业的‘三驾马车。就因为制药业在当地举足轻重,郑亚津被选为金华市人大代表。曾荣获‘浙江省十佳青年企业家光荣称号。”就是这么一个金光灿灿的企业,怎么会逼得老板命丧黄泉呢?原因就是“多元化经营”。2000年以后,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项目涉及房地产、投资公司等多领域,大量资金被分流后,制药主业科研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公司效益一直走下坡路,逐渐被挤出了当地纳税前十名的行列。2008年该公司生存愈加困难,部分制药生产线已处停工状态,其他产业也名存实亡。该公司是股份制企业。兰溪市政府发现情况后,事发一个多月前就派工作组进驻该企业。同时工作组还与企业协商确定,在8月13日召开公司全体职工大会,讨论发展、重组等事宜。8月13日晨8时30分是一新制药全体职工大会召开的时间,员工发现董事长郑亚津未出现,最终,发现郑亚津在办公室内已自缢身亡。郑亚津自杀。报道说早有预兆。其家人在悼词中提及:“你答应过家人不会走上这务路,并亲口保证过。但你还是食言了。”郑亚津在自杀当晚,曾发了一条短信给他的一位好友“我真的受不了。”据郑的好友称,最近郑曾在跟一家著名医药企业谈,想把公司“零转让”给对方,但对方以一新制药“不良资产多”未同意。兰溪市委宣传部外宣办的工作人员否定了郑亚津的自杀与重组有关,但从一新制药其他几位高层的反映来看,如果重组,郑亚津的董事长位置很有可能旁落,近年来战线太长,经营不善引发了董事会成员普遍的不满。

可以毫不隐讳地说,不管郑亚津的自杀与重组有没有关系。但自杀有原因,肯定与公司多元化经营相连,退一步再说,就算是与重组没有直接关系,它也有间接关系。因为假如没有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一个主业搞到底,就不存在经营不善的突出表现。没有这个突出表现,岂有上下都不满意?又岂有董事长的位置旁落?所以说,硬把副业当主业,且把主业当副业的经营,最终受损的岂是一个企业利润亏损的单层面问题,而是牵一动百,甚至牵涉到人们的生命存亡的多层面问题,时刻小看不得的。真正在这一点上清醒和理智的企业家是不会走多元化道路的。著名的咨询公司罗兰次格总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让人深省的话,他说:“一个普通人集中于最有效的一点。将比一个在无数处分心的天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应当承认。我们任何一个企业的老板尽管还算不上“天才”,但绝对算得上聪明、有魄力,要不自己怎么能走到老板的位置上呢?但再大的天才,再聪明的头脑,再有魄力的胆识,他(她)的优势资源也是有限的。蒙牛集团掌门人牛根生先生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在设计阶段非常注重我们的专业化,不走多元化,我们不仅将罗兰次格的话当作至理名言,我们还把他的话当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保证。因为,外国人三代做一件事,中国人是一代做三件事,我们到外国看,人家是三代人养牛。加起来有100多年还在养牛,不再做奶业。所以,人家容易成功。而我们什么东西快就做什么,什么东西好听就做什么,所以,最乱了。”蒙牛要聚精会神做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为什么蒙牛要强调“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呢”?牛根生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一旦分散,不能被集中利用,很可能就会出问题。”

牛根生先生的这番话不俗也不假,美国500强的前10名里有石油公司、汽车公司、零售公司、金融公司、技术公司等等。然而,只有通用电气公司(GE)一家是多元化发展的企业,GE是搞多元化的“老大”。但它最终把自己涉足的一百多个行业减为十几个行业。再仔细看GE所走的一步一步地发展道路,又不难发现,比如做一个灯泡,起码做到二十几年,市场份额做到百分之九十几,才做下一个产品。下一个产品又不是一下子蹦到网络或金融上去,而是相关联产品——机电、电机之类的产品。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算是搞多元化成功的“老大”GE,它也是专业化相连的所谓“集团化”,而不是毫不干涉的集团化。这样它就有利于摒弃粗放性经营大搞集约性经营。起码是摒弃那种相掰式经营。为此,无数的人也向蒙牛牛根生“劝

进”,一会儿说这个项目不错,一会儿又说那个产业好,面对这一切诱惑,他们就是坚守乳业不为所动。牛根生认为,遍览五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业,80%以上都是一业为主。

在我们乳制品这个行当里,每个产品都是一个‘世界500强的巨匠在做。例如,牛奶有帕玛拉特、奶粉有阿拉福兹,酸奶有达能,冰淇淋有和路雪……你如果什么产品都想做,那么,就意味着你与更多的世界冠军在对打。您不想想对抗一个犹恐不胜,更何况对抗那么多专业化高手?所以蒙牛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乳制品的专业制造商位置,多少诱惑也坚定不移,雷打不动。

但在专业意志不坚定的企业老板面前,给企业及企业老板们带来的命运就截然相反了。针对这一现象,经济学家郎成平的观点真让我们汗颜。他认为,目前国内民营制造业以及各种性质的中小型企业衰退的原因很多,比如说,汇率、成本上升以及宏观调控等。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很多削造业把本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吹成楼市和股市的泡沫。而民营制造业衰退的结果又必然是拉低楼市和股市,从而形成这两个市场的泡沫的崩盘现象,套牢大部分人。进而在经济危机面前,这些企业抵受不住现金流断裂的风险而瞬间倒闭。应当说。郎成平先生正是切中了我国民营制造业“短命”的要害。相反,谁注意了主业的专注,谁就会在金融危机受伤最小,甚至像苍鹰一样巧借气流而攀高。比如河北保定的长城汽车公司,在国内外车市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长城汽车出口量却是一路攀升,呈现出让人惊奇又惊叹的美好景象。2008年10月30日,700辆长城汽车再次装船出海,销往阿尔及利亚。此次出口的品种以长城精灵为主,占据出口产品的60%,其余为迪尔皮卡。据长城汽车国际贸易部介绍,2008年以来,仅长城精灵就在非洲出口已近2000辆。从事海外贸易的专业人士认为:品质优良是长城精灵逆势上扬的基础。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2008年11月6日的长城绚丽上市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要从质量上入手。不管做什么车,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造轿车的理念非常明确,那就是高起点、全球版、符合国际法规标准的产品,不造低质低价车,用创新技术的精品改变用户对自主品牌的看法。这一点,在长城精灵身上已得到充分的体现。长城精灵问世之后,在国际、国内已实现了全球同步上市,2000辆长城精灵已销往中东、非洲和俄罗斯等国家,目前已在30多个国家实现了批量出口。”“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衍生的经济危机,长城是怎样凸显自己的优势的呢?”面对记者的提问,魏建军董事长说:“简单讲就是四个字——专攻主业。只有专,才能精;只有精,才能巧。比如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没有专攻就不存在开源和节流,更谈不上降低成本。有的制造企业搞多种经营,他(她)哪能来的‘专和‘精呢?充其量是喊喊口号壮壮自己的威风或欺骗一下别人而已。”长城是如此,吉利也是如此。就在国内外车市普遍低迷,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价促销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吉利不但一分钱未降,反而逆势而上。在目前的广州车展期间,记者采访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副总裁兼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先生。他说:“从2008年1月一直到现在,吉利没有降一分钱的价,而且在市场份额上有所提高。上半年吉利汽车产销13万辆,实现了预期目标。继续保持了全国轿车企业销量前9名的地位。1-8月份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完全可以说。那些盲目推崇多元化的国际化而疯狂扩张的企业已纷纷陷入资金窘境,反倒是一直专注于主业的所谓“保守型”企业在危机中受伤最小。甚至方显它们的劲松挺拔之力。

二、外贸型、加工型的路子,不是我们的生存发展之路

毫不掩饰地说,不管我们的南方。还是北方。凡是外贸型、加工型的企业,尤其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创最重。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要再迷信世界经济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幅度的逆转,从而有利于我们还像从前那样完全依赖出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这里有大因素值得人们细品:

因素1:由美国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欧美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尤其是金融风暴的传导性还在加强,破坏力还在增大。比如,从日前第五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相关报道可以看出:“危机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后,要把美国遭遇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及接踵而束的经济衰退,必须作为第一要务来应对。其任内头两年的财政赤字将是创纪录的,要发行的国债也是创纪录的2万亿-3万亿美元,其中大约90%都将向国外推销。目前,中国已经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持有规模截止到2008年9月份,一度超过了日本,持有规模高速5850亿美元。说透了。美国的经济还要靠别人扶持和提振,短时间内会有多大的外贸空间单等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来开掘?有,但绝对不大。

因素2:此次金融危机不但迫使欧美执政官方反省市场自由的严重缺陷,而且还硬生生地反思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否存在错误,甚至国民都改变了基本的生活理念。“低税收,少调控,小政府”,可谓是对美式自由经济模式最形象的概述。早在里根时代开始。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倡导,自由资本主义被认为是走向繁荣和开放的国际秩序的门票,而这次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则被认为是自由资本主义的结束。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10月10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参加反对救市示威游行的青年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一些伦敦市民和学生当天在伦敦金融界举行反对政府救市示威游行活动,并打出“反对资本家”,“我们为什么要为他们制造的危机埋单”等标语。2008年11月13日晚,全球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5位对冲基金经理被招至美国国会,美国要追查金融危机祸首。据悉,这样的国会听证会在美国对冲基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听证会由美国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瓦克斯曼召集。这5位对冲基金经理分别是:约翰·保尔森、乔治·索罗斯、菲利普·法尔科、詹姆斯·西蒙斯、肯尼斯·格里芬。

这5位金融祸首2007年的收入都超过了10亿美元,目前,他们5人管理的资产从160亿美元到350亿美元不等。美国对冲基金行业掌握着1.7万亿美元的资产,靠着灵敏嗅觉在资本、外汇、大宗商品市场快进快出,谋取暴利。虽然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在次贷危机中蒙受损失,但对冲基金被认为和两大投资银行的倒闭和最近的股市暴跌有直接的关系。在上一次听证会上,雷曼兄弟和美联储的高层都饱受了议员们的严厉“拷问”,操持了40年美联储大权,现年82岁的艾伦·格林斯潘在众压之下,不得不低头认错。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奥巴马新组建的“一班人马”全是一直反对自由经济的重头人物。尽管如

此,世界众多分析大家分析,美国当下的金融危机,犹如一个人得了一场大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尽管政府采取一切手段,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遏住危机,但绝非朝夕之功所能奏效。

应当说,这还不算奇的,奇的是不少资本主义国的国民以及国家要员在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重创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正确。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否无误。比如据新华社报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近年来,工薪阶层中年轻人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渐改变该国的政治前景:共产主义一时间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新潮流,每月正在以1000人的速度投向该国第四大政党——共产党的怀抱;自从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现下,共产主义奠基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又开始热销。

目前。该书售销量比2005年翻了两番还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东德人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合适的”,43%的人表示比起资本主义,他们宁愿选择社会主义。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也成了马克思的“粉丝”,也开始阅读《资本论》。他要很好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完全可以说,马克思精神遗产的复活反映出在前社会主义国家东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资本主义感到反感。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潮流。”当然。我们观察“新潮流”,分析“新危机”目的是探析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和脉络,经世济用,不是“看红火瞧热闹”。

从全球经济的情况而看,复苏尚需时日,不是三年两年就能达到未有华尔街金融海啸发生之前的状态,所以,我们单等是不理智的,应当借国内提振经济的一系列新政推出的东风,乘势跃起。将经营方向转入国内。并把仅仅靠加工型的经营策略抛弃掉,做自己完整的产品,把产品的附加值,就算是1分钱,也要把它毫不流失地装入自己的口袋。因为,我们有够水平的管理经验,有够标准的制作技术,就缺横下心来弥补“经营”这一缺口了。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以纺织业为例,我国是纺织品大国。但50%的服装为来料加工后出口,30%以上由进口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来图来样加工,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根据商务部的分析数字。我国平均出口一件衬衣只赚0.3美元,出口8亿件衬衣的利润才能购买1件空客A380飞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国际名牌都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加工的,尤其是我们的中小民营企业生产、加工的,之后贴上他们国外的名牌标志,卖到世界各地,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以著名的唐山陶瓷为例,由于竞争的激烈,我国单件陶瓷产品均换汇多年徘徊在0.20-0.25美元之间,其中多数是打着别人的品牌生产,丰厚的利润被别人拿走。唐山陶瓷协会会长张志全告诉记者,唐山陶瓷发展很快。大量作坊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他统计,目前全市大大小小的陶瓷企业加起来大约有2000家之多。他所在的隆达公司骨质瓷产量和出口量在唐山是最大的,目前有70%的出口是为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的。自主产品出口量只占到30%。毫无疑问,仿制和贴牌生产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比创立自己的品牌更简便,更易行。但这在创业之初是可以走的路子,待走完了积累的路子之后,再继续走,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经济衰退时期再走这条路无疑是让自己走“断头路”。当然,这也不否认创立自己的品牌销售自己的整件产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市场不认可,销路会不畅,这是很自然的。但过了这一小段时间的“郁闷期”,会有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景象在迎接我们。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系主任郑凤琴在谈起河北服装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得不到长足发展时不无感慨地说:“年年为他人作嫁衣。起个大旱,赶个晚集,就是因为我们目光短浅,年复一年地扒样、贴牌、来料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全球营销专家,世界品牌实验专家。牛津大学赛德商务学院(sadBusme~School,Univeisity Of oxFord)斯蒂芬·沃格教授是这样分析中国的品牌经济的:“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的潜在领导者,具有强大和快速发展的整体,有富于竞争力和开拓精神的公司和有相当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注定将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基地。但是国外的消费者并没有对中国品牌做出识别,比如中国生产全世界70%的鞋子。但是国外消费者并没有直接从鞋子的品牌上联想到中国。中国就像是外国老板的秘书,秘书做了所有的工作,但是老板却拿走了所有的钱。”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