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字词义探微

2009-03-27 04:34丁瑞萍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许慎探微引申义

摘 要:“有”为常用汉字,弄清其本义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从“有”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入手,分析各家之说,最终认同了清徐灏之说, 认为“有”应为“以手持肉”之意。许慎所说的“有,不宜有也”应为其引申义。

关键字:“有” “月” “肉” 许慎 徐灏

“有”是一个常用汉字,在《说文解字》中单为一部。至于“有”的本义,《说文解字》对其解释为: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云九切。

一、各家之说

对于许慎对“有”字的解释,据笔者查阅资料,至清人徐灏《说文解字段注笺》始有异议。在此之前,众人多认同许慎“有,不宜有也”的说法。

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认同许慎之说,并对之加以解释:有,不宜有也,春秋转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臣锴曰:月能掩日,掩而有之,之象也,故从月又声……又亦象手掩也……

元戴侗也认同许慎之说,认为“有”为:谓月自无而有,故有之义取焉。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认同许说,他解释说:有,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申遂为凡有之称。他还认为:“凡春秋书‘有也,皆有字之本义也。”

另有清严可均的《说文校议》、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和阮元的《经籍纂诂》等都认同许说,解释有为“不宜有也”,并引《春秋》加以解释。

清徐灏是否定许慎“有,不宜有也”之说的第一人。徐灏在《说文解字段注笺》一文中说道:“《春秋》书曰:‘有食之,及‘有螽‘有

猜你喜欢
许慎探微引申义
“耐”字原是剃胡须
基本不等式应用探微
画说汉字——摆(bai)
遇见下一场遇见
许慎德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三视图解法探微
游许慎文化园
遇见下一场遇见
南京六朝陵墓石刻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