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不死鸟”之歌

2009-03-29 03:43
蓝盾 2009年12期
关键词:开颅手术医生

刘 畅

传说中有一种“不死鸟”,每到生命终结,用火焚烧后。它就会重新开始下一次生命。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33岁的女教师郭玉梅。因为患上脑瘤,到2009年2月6日为止,她7年内接受了5次开颅手术,医生的病危通知书不知发出了多少次,但她连着挺过了生命的一道道关口,并连年荣获市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日前,郭玉梅当选为2008感动丰润十大人物。

这是一只怎样壮烈的不死鸟啊!4月18日,我走进了郭玉梅的家,揭开了她笑傲生命的不屈历程。

接连两次开颅,最美女教师渴望长发飘飘

郭玉梅1976年出生在河北省迁安县五重安乡小关村,1996年考取唐山师范学院,娇俏温婉的她被誉为“校花”。不久,郭玉梅与同学刘方红相爱。刘方红生于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杨义口头村,大她一岁,阳光帅气。这一对金童玉女的爱情颇受人瞩目。

1998年大学毕业后,郭玉梅随刘方红来到岔河镇。分别在小稻地中学和岔河镇中学任教。2000年初,他们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后来,小稻地中学合并到岔河镇中学。小两口终于工作在了一起,随后又有了儿子小卓骁。

2002年4月,上进好学的郭玉梅报考了河北师范大学专升本。此后她又要带孩子,又要认真教好生物课。还要刻苦学习本科课程,同时还尽心尽责地担任初二(一)班班主任。过度的劳累,让她身体渐为不适,从这年9月起,郭玉梅时常感到头疼、恶心、疲惫,有一天在课堂上,她忽然头疼得额头直冒冷汗。并呕吐起来。学生们吓坏了,赶忙七手八脚地扶她坐下,给她端水,又找来了校领导人。在女同事武爱军的陪同下,郭玉梅来到唐山工人医院做了脑CT和核磁共振检查,因为忙,她的检测结果是武爱军帮忙拿的,看到结果的那一刻武爱军惊呆了:郭玉梅患的竟是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左颞叶脑膜瘤!医生悄悄告诉武爱军:“郭老师脑袋里的肿瘤已经有鸡蛋那么大了,脑瘤长到这么大的还不多见,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做伽玛刀手术都不能切除干净,必须尽快做开颅手术。”

武爱军急忙找到刘方红说明了情况,刘方红也惊呆了,他等不及下班就心急火燎地请了假,跑到父母家商量对策,郭玉梅回家做好了饭却迟迟不见丈夫回来,抱着孩子到婆婆家找他,却听到婆婆说:“玉梅的瘤子长在哪不好,咋就长在脑袋里了呢,做开颅手术还能活吗?人还能跟以前一样吗?”

婆婆的话。郭玉梅听得一清二楚。这个不幸的消息不啻惊雷,凭空炸响。她脑袋“嗡”地一下便瘫软在椅子上……那晚,郭玉梅哭了一夜,刘方红紧紧抱住她,两人的泪流在了一起……

擦干泪水,刘方红开始为郭玉梅的手术费筹钱。东挪西借再加上全镇老师捐助的9千元,总算凑够了郭玉梅的手术费2万元。住进医院的前一天。她的学生们因为舍不得郭老师离开,都哭了。郭玉梅一个个抚摸着他们的头,哽咽着说道:“老师还会回来的……”

10月19日,带着学生们的祝福和亲人的关爱,郭玉梅上了手术台。手术之前,护士要剃掉她满头的秀发,面对开颅手术如此紧张都没掉一滴泪的郭玉梅,却捧着自己的长发哭了,刘方红安慰道:“头发很快会长出来的,新发一定会更漂亮。”郭玉梅这才安下心来。为她做手术的是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宏义医生,直到她大脑左颞部那个鸡蛋大的瘤子被顺利切除。大家悬着的心才总算落了地。

11月5日,郭玉梅出院了,因为她的肿瘤是良性的。所以没有化疗。医生建议她休假一个月,可思念学生的郭玉梅没过多少天就上了讲台。当晚,郭玉梅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对自己没有头发的样子十分紧张。了解妻子的刘方红悄悄出门,转了一大圈,总算在一个理发用具商店给她买来了副假发套,仔细修整一番后戴在了妻子光秃秃的脑袋上。第二天,“长发飘飘”的郭玉梅刚在校门口出现,一个首先发现她的孩子就跑到教室大声呼喊起来:“郭老师回来了!郭老师回来了!”这时本来是上课时间,但是全校的孩子们都从教室里跑出来,大家都拥上来看她。整个楼道都挤满了人。那一刻,郭玉梅流泪了。她觉得,被自己心爱的学生惦记着,太幸福了……

三天后的一堂课上,郭玉梅弯腰捡掉在地上的粉笔,头套突然被风刮在了讲台上,她光秃秃的脑袋刹那间暴露在学生面前,爱美的郭玉梅面红耳赤,她捡起头套,尴尬地站在那,此时同学们也惊呆了,虽然他们都知道老师做的是开颅手术。但老师突然光着头站在他们面前,一时间都不知所措,教室里鸦雀无声。突然,一个学生带头说了一句:“老师没有头发也漂亮!”立刻,学生们全都安慰自己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是最漂亮的!”“我们的老师永远都漂亮!”孩子们纯真的心,帮郭玉梅度过了最尴尬的一刻……

2003年9月9日晚上,郭玉梅正靠在床上看书,忽然感觉头一跳一跳地疼,虽然之前偶尔也疼,但都一会儿就过去了,她也没告诉刘方红,怕他小题大做。而这次却有些严重了,郭玉梅在心里安慰着自己:“不会的,不会再来了!”而刘方红看着郭玉梅痛苦的样子。不由心想:“难道是复发了?”两人都不愿意往那上面想,可是这一晚上谁也没睡着。

第二天,正好是教师节放假,刘方红带着郭玉梅又来到唐山工人医院检查,结果果然是在原来的部位又长了个瘤!本来已经雨过天晴的小家,又被阴霾遮住了太阳,愁容再次布满了一家人的脸。这一次郭玉梅的手术费用得3万多元,为给妻子筹钱做手术,刘方红急得团团转。这一次,是感激郭玉梅的学生家长自发筹款,才凑齐了手术费用。上次手术借债还没还上,又要欠新债,郭玉梅真恨自己不争气的脑袋。

很快,郭玉梅又住进了医院。护士给她剃头时,禁不住感慨道:“头发没有瘤子长得快呀!”

9月27日,郭玉梅第二次做开颅手术,比第一次更紧张,幸而医生再次认为她的脑瘤是良性的,才让她心里的恐惧减轻了许多。这一次手术虽然很成功,切除了一个鸡蛋黄大小的瘤,但郭玉梅左侧脑袋上留下了两道缝了近三十针的长长的疤痕。回到从前的长发飘飘,对郭玉梅来说成了一个奢侈的梦想。

“不死鸟”生命涅槃,多少荣誉书写生命辉煌

接连两次开颅,医生对郭玉梅的愈后表示不乐观。但郭玉梅经过了两次手术后,她反而不再害怕了,索性不去想自己的病,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她除了每周要完成12課时的教学任务,还主动要求兼任校图书室的管理员。每天上课后,她还要负责图书室的图书整理、各个班级的杂志征订等工作。

因为郭玉梅生性乐观,语言幽默,她的课特别受学生欢迎。上课时无论身体多难受,她都是面带笑容,有一天课讲了一半,她突然一阵眩晕,眼看就要呕吐,她一句话没说。快速走出了教室,直到吐完了,她才重新回到讲台上,接下来的20分钟。依然是面带笑容。

忘我工作又以快乐示人的郭玉梅,成了学校的“危险人物”:校长么金生对学校的每个学生和老师下令,发现郭玉梅有什么身体异常马上报告,尤其是经

常在她身边的人。要随时随地观察她的动态。

此后,郭玉梅处在了学生们严密的“监视”之中。有一次她胃不舒服,快步走出教室时。班长立即一阵风似的跑到办公室报告了老师和校长。大家都跑出来。看她是不是又犯病了。当得知郭玉梅是胃不舒服时,所有人都长长出了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2004年9月和10月,刘方红的心悬得紧紧的,因为郭玉梅两次发病和开颅手术都是在这两个月。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并没发现郭玉梅有什么异常,于是他揪紧的心稍稍放松下来了。而郭玉梅自己,却像根本没得过病似的,一边忙班里的事一边忙着学习,整天无暇他顾。并且乐呵呵的。年底,积极乐观、教学成果突出的郭玉梅荣获了唐山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可是2005年4月末,让人们既害怕又担心的事终于还是来了,郭玉梅出现了和前两次同样的症状。刘方红一看就知道是病情复发了。这次,郭玉梅说什么也不住院。她不想再拖累刘方红和这个家了,可是刘方红坚持让她手术,并且为了在手术前给她足够的营养,还给她专门买来核桃补脑。因为一斤核桃要几十元钱,刘方红从来都舍不得给儿子吃。一次,3岁的儿子见爸爸在砸核桃,就问爸爸:“这是什么呀?”刘方红告诉儿子:“这是妈妈吃的药,很苦。”父子俩的话,像针一样扎在郭玉梅的心上。她心里难受极了。而年迈的婆婆,为了让她养好身体,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给郭玉梅熬汤时。不小心将手烫出了血泡。当天夜里,郭玉梅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悄悄起床。准备去拿安眠药。她实在不想再拖累大家了。下床之前,她看着熟睡的儿子。在他的小脸上亲了又亲。“妈妈,爸爸。”突然。儿子嘟嚷着说起了梦话。此时的郭玉梅忽然像是从梦中醒来一样,她咬着被子,使劲地哭:“我不能死啊!孩子、丈夫、婆婆还有学生和同事们。给了我那么多的爱和关怀,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随后,郭玉梅住进了华北煤炭医院附属医院,这里的神经外科主任朱军,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医学博士,在华北地区非常有名。经他诊断,这次还是在原来的部位长了瘤。他告诉刘方红,这次郭玉梅手术成功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一,希望渺茫。朱医生让刘方红自己考虑是不是放弃手术,毕竟已经开颅两次了,其实每次开颅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次数越多风险越大。刘方红去工人医院取病历时,那里的医生也劝他放弃。邻居街坊也劝道:不行就算了,别落得人财两空。可刘方红却眼含泪光坚定地说道:“别说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是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希望我都不会放弃!宁肯砸锅卖铁!”

4月12日,刘方红借齐第三次手术的6万多元钱后,郭玉梅的第三次开颅手术就要开始了。这一次,因为手术风险巨大,亲友们全都来了,岔河镇中学的校长张斌利带着老师们也来了,因为怕人太多会给医院带来麻烦,很多要来医院的学生全部被学校阻止了。看着郭玉梅就要被推进手术室。有几个脆弱的女老师控制不住地抹起眼泪来。郭玉梅却跟大家——打过招呼之后,给大家讲了一个不死鸟的故事:有一种鸟,每到生命终结,用火焚烧后。它就会重生,重新开始一次生命,这就是传说中浴火重生的“不死乌”。在手术室门口,郭玉梅挥手跟大家告别时大声说道:“没事的,我是不死鸟!”可是,当那扇门一关上,郭玉梅的眼泪就奔涌而出。

从早上8点进手术室,人们就这样眼巴眼望地看着那扇门。从上午等到下午,又从下午等到晚上,一直不见动静。时间越长气氛越紧张。希望也就越渺茫。等在外面的刘方红来回踱着步,手术室里每出来一个人,他就问一遍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了,可都摇头回答说不清楚。但进进出出的人中始终没看见负责手术的朱军主任和付爱军副主任,刘方红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已经深夜12点了,张斌利校长和老师们由于第二天还要上班,就都回去了,他们告诉刘方红:我们的手机会一直开着,有什么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打电话。因为人群的散去,偌大的走廊突然一下空旷起来,刘方红心里的恐惧感突然一下加剧了……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经历了21个小时生死考验的郭玉梅才终于被推出了手术室。朱军主任和付爱军副主任直到此时,才满脸疲惫地走了出来,感叹这是他们从医生涯中最艰难、耗时最长的一次手术,虽然险象环生,不过最终还是成功了。听到这句话。刘方红激动得一下子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朱军主任解释道,之所以耗时长,是因为原位复发的手术不好做,因为这个位置已经动过两次手术,伤口都已经结成厚厚的痂,手术刀割都割不动,况且还长在血管上,一旦割开伤口出血会特别猛,他们在手术的过程中一共给郭玉梅输了1600CC血。

第二天,在医生的建议下。刘方红拿着郭玉梅的病灶到北京宣武医院肿瘤科做了病理化验,诊断结果竟是。郭玉梅患的是血管母细胞瘤!这种瘤仅占脑膜瘤发病率的千分之一,但复发率却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虽然这种肿瘤是良性的。术后不需化疗,但因为肿瘤细胞吸收血液的营养生长飞速,如果切除不及时。也会因逐渐浸损患者脑内神经致人死亡。并且,因为郭玉梅的肿瘤部位离血管太近,为了防止颅内大出血疏导不及时。还不能做伽玛射线手术,只能开颅。老专家说,他经历过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女孩得过这种病,第三次手术的时候,死在了手术台上。

5月11日,大难不死的郭玉梅刚一出院,就又立刻走向了讲台。6月,郭玉梅顺利通过了最后一门本科考试,很快,郭玉梅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为此,郭玉梅还特意和刘方红庆祝了一下。那一天,刘方红看着满脸快乐的妻子,默默地在心里为她祈祷:“病魔啊!可千万别再给她增加不幸了。”

紧接着,郭玉梅的论文《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心理素质的开发与研究》,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一等奖。

12月,郭玉梅的另一篇论文《浅谈新教学理念下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求是杯”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教案评选活动中喜获二等奖。同事们对这只开过三次颅,却一边积极工作,一边快乐歌唱的“不死鸟”钦佩到了极点……

五次开颅还在歌唱,“不死鸟”啊你的命有几重

郭玉梅非常清楚自己的病情,她随时都在准备决战病魔,但就是没想到这一次病魔会来得如此之快。2006年2月,她感觉眼睛有点疼,本以为是旧病复发,但因没有出现前几次的头疼等症狀,尚侥幸地觉得应该是看书累的。刘方红每天用热毛巾给郭玉梅敷眼睛,可一段时间过后,她的眼睛疼得更加难受,而且往外鼓得很厉害,随后到医院检查才得知,脑内又长瘤了I这次长的瘤比原来的位置靠前,压迫了视觉神经,并且比较深,一次性切除干净困难极大。最关键的是,她已经开了3次颅了。可不能再开颅了!

怎么办?刘方红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他怎么忍心看着妻子再开一次颅啊!他悄悄来到华北煤炭医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找医生们商量对策,可医生们对郭玉梅的病已经失去了信心。刘方红又来到空军总医院,他对医生说:“这次别开颅了,做伽玛刀吧,舍弃眼

睛,保命就行!”可是因为郭玉梅肿瘤位置的特殊性,医生还是建议做开颅手术,

从医院回到家。看到正在备课的妻子,想着她还得开第四次颅,刘方红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抱住郭玉梅嚎啕大哭起来……悲痛过后,刘方红第四次奔波在了筹款的路上。这一次,是学校的师生共同捐款,筹齐了手术费用。

很快,郭玉梅在丈夫的安排下,又住进了华北煤炭医院附属医院。为保险起见,神经外科主任朱军建议在北京请个权威的专家做手术,北京301医院的主任医师余新光教授就这样来到了唐山。余新光看过郭玉梅的情况后,吃惊不已,他从没见过做过这么多次开颅手术的人!成功做完手术后,余新光主任无奈地摇着头,告诉刘方红,如果再长就不要做了。

四次开颅,郭玉梅仍然活着。这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成了奇迹,大家渐渐相信了她说的那句话:我是一只不死鸟!

这又一次的重生之后,郭玉梅早已不在乎生死,只是想着要尽快回报关爱她的亲人、同事和学生,不然怕哪天突然就没有机会了。手术后,郭玉梅的左眼一旦使用过度,会~阵阵抽痛。为了能尽快回到学校,她必须将新发下来的教材通读一遍,实在坚持不下去时。她就让刘方红念给她听。4次开颅,郭玉梅留下了无尽的后遗症。虽然手术中医生万分小心,现在的科学技术也很发达,手术时不会影响脑内其它正常组织。但是每次开颅,都要先揭开她的左半边颅骨,手术后复合时再用金属釱夹和钛钉固定,反复将钛钉敲进去再取出来。取出来再敲进去,如今郭玉梅左耳上方的颅骨已被敲缺了一块直径达3厘米的骨头,至今留着一个表面只覆盖着一层薄薄头皮的洞。这个洞一受到振荡,她就会头晕眼花眼痛,还经常翻胃呕吐、浑身无力,连靠在床上都无比难受,更别说在讲台上一站半天。但是患病5年来,除了住院做手术,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搁一堂课。而且每次手术。她都希望能够在寒暑假进行,为的是不影响她给孩子们上课。每次身体检查。她都是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2007年3月,离上次做手术整整一年,郭玉梅的身体没什么异常。又几个月过后,仍然没什么变化。一家人蹙紧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转眼间,两年过去了,郭玉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而且她终于长出了一头飘逸的长发。那四道疤痕也被成功遮掩住了。几年病痛的折磨,郭玉梅虽然清瘦了许多,但还是那么漂亮,人们都为她高兴,都说她就是传说中的那只“不死鸟”。最高兴的是丈夫刘方红,虽然为了给妻子治病欠了很多债务,但郭玉梅的病情能够好转并且稳定,就是对他多年付出的最大回报。

2008年7月,郭玉梅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文心雕龙杯”第一届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上获得了三等奖。同时还获得唐山市初中政治优秀论文二等奖、唐山市德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唐山市中学先进教育工作者。不仅如此,她还被评为“感动丰润十大人物”,丰润区学雷锋十佳,丰润区三八红旗手……

一系列荣誉都给了热爱生命的郭玉梅,再加上疼爱自己的丈夫和婆婆,懂事到从来不让自己操心的儿子,以及热爱她的学生和关心她的同事、领导,这一切都让郭玉梅快乐得有歌唱的冲动。她的乐观、快乐还感染了她的学生和身边的同事,大家都特别愿意跟她在一起学习、工作。

但谁也没想到,2009年初,不幸再次骤然降临。一天中午,一家人正在吃饭,郭玉梅夹菜时筷子掉在了桌子上。她试图捡起来。可是手根本不听使唤。并且忽然觉得全身一点劲都没有。虽然从来都没有过这种现象,但久病成医的郭玉梅感到不妙。而对她的一举一动都极度敏感的刘方红,心里也“咯噔”了一下。刚才还笑声一片的家里,气氛一下紧张起来。刘方红扶住郭玉梅,已经7岁的儿子则赶紧跑过来为妈妈捶背,声音哽咽地说道:“妈妈,你不要再生病了……”

那一刻,郭玉梅抱住儿子痛哭,她觉得自己太对不住孩子了!从孩子两岁起,她就经常住院,没好好陪过孩子,孩子知道妈妈有病家里没钱,从来不要吃的和玩的。零用钱最多只是要五毛。去年小卓驍看到同学们都在玩陀螺,他就五毛钱五毛钱地攒,四十多天好不容易攒了10元钱,正好赶上四川地震,他就捐出去了,陀螺也没买。郭玉梅知道后要给孩子买,可他却说,自己已经不喜欢了。觉得那东西太幼稚。天底下哪里有这么懂事的孩子啊!

为了不影响教学,夫妻俩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他的亲人和同事。等到放寒假了。两人才再次来到华北煤炭医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检查。核磁共振的结果出来后,他们谁都不愿意去问结果,可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朱军主任主动打电话告诉他们,这次瘤长在原来部位靠后边一点,他已经不想给任何建议了,让他们自己定夺怎么办……

没有别的办法可选择,刘方红最终做出了继续筹钱。做开颅手术的决定。因为就要过年了,郭玉梅告诉刘方红,这件事先不要告诉任何人,让所有关心她的人都好好过个年……

春节过后。刘方红才开始第五次为妻子的手术筹钱。到目前为止,这个家庭已为此欠下了20万元的债务。

2009年2月6日,郭玉梅要做第五次开颅手术的消息传开了,虽然她说自己是只“不死鸟”,但大家心里都酸酸的。这一次手术时,郭玉梅所有的亲朋好友同事全都来了,大家依依不舍地看着她被推进手术室,空气中弥漫着生离死别的味道。手术前,她拉着儿子的手问:“妈妈能不能死?”“妈妈不能死!”懂事的小卓骁使劲抓着妈妈的手,努力地睁大眼睛,不让眼泪掉下来。“如果妈妈不死。出院就给你买陀螺!”郭玉梅冲着儿子灿烂地一笑……

第五次开颅,耗时整整18个小时,困为脑壳内做过手术的地方结满了厚厚的痂,医生的手术刀几乎找不到一处没有伤的地方下手。在厚厚的痂上割了一次再割二次,那是怎样的惨烈和悲壮啊!都知道郭玉梅热爱生命,热爱孩子,热爱教学,她做到了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取得了正常人都难以达到的成绩,那些了解她的医护人员,虽然都知道手术时最需要的是镇定,但是看着一个如此美丽、优秀、善良的女教师脑内累累的伤痕,大家在手术的过程中竟然边动刀子边涌眼泪……为了不让医生们咸咸的泪水落下来感染郭玉梅的伤口,一个自己泪流满面的护士还得专门负责为医生们擦泪……

也许郭玉梅真是一只“不死鸟”。第五次开颅。她竟然又闯了过来!消息传出,守候在门口的人们像过节一样相互拥抱着,喜极而泣,整整一天一夜没合眼睛的刘方红却抱起儿子卓骁,独自来到了医院一个小方亭内。这么多年来,这个三尺男儿,内心承受的东西太多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就像不知道爱人的浴火重生,还会有几次……

经过一个月的休养,2009年3月初,新学期开始不久,头戴帽子,左边头顶上密密麻麻爬着5条“蚯蚓”的郭玉梅又站在了讲台上,她又开始了歌唱……

4月18日,记者从郭玉梅家出来。接着采访郭玉梅的主刀医生朱军主任时,朱军感慨万分地说道,“我专门查过资料,做过五次开颅手术的人全国只有两个,另一个当场就死在了手术台上,而她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她的确是一只不死鸟。是她自己的生命意志和她对众人的爱以及众人对她的爱,让她变成了一只不死鸟……”

一切的语言在郭玉梅壮烈的生命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们只能默默祝愿:美丽的“不死鸟”啊,你不要停止歌唱……

猜你喜欢
开颅手术医生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两种不同切口开颅清除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效果对比分析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