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暨五位诗家作品集首发仪式上的致辞

2009-03-31 07:23郑伯农
中华诗词 2009年2期
关键词:诗家首发式成就奖

郑伯农

今天,我们在这里颁发终身成就奖,同时举行五位诗家作品集的首发式。我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为老同志颁发终身成就奖,这件事经过了长期的酝酿。今年年初。经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办公会议讨论,确定了五位提名人并决定提交常务理事会讨论。今年10月在河南南阳举行了学会第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一致通过授予孙轶青、霍松林、叶嘉莹、刘征、李汝伦五位同志终身成就奖。消息公布之后,我们没有听到任何不同意见,得到的反馈是:一、这一举措是完全必要、及时的;二、给这五位同志颁奖是名实相符、众望所归的。

孙轶青会长身体健康的时候,曾经向学会工作人员提出,我们不搞“吐故纳新”,要搞“拥故纳新”。大家完全赞同孙老的意见。我们要大力培养、扶植新生力量,同时也要大力发挥老同志的积极性。中华诗词学会的特点是老同志比例较大。许多老同志,像肖华、赵朴初、臧克家、钱昌照、周谷城、杨植霖等,他们为学会的创立和发展,付出了巨大心血。可惜他们已经过世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对诗词事业的丰功伟绩。孙轶青、霍松林、叶嘉莹、刘征、李汝伦都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为诗词事业的复苏和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天,孙轶青同志因积劳成疾,卧病在床,不能参加颁奖会。我们通过到会的三位亲属,向孙老致以深深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祝孙老出现转机,早日康复。

颁奖,是对老人工作和创作成就的一种评价,一种肯定,也是对后人,对年青人的激励。这五位诗家都是德才兼备的,既有高风,又有高才;既有高度的创造力,又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要全面地向这五老学习,既学习他们如何从艺,如何做诗,更要学习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律已。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影响巨大,和他们耿直坦荡的为人,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分不开的。我们相信,颁发终身成就奖,一定会对诗词创作发展和队伍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五位著名诗家的诗词集举行首发式,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由于现当代诗词曾经长期受贬斥,诗词出版业也一度很不景气。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在诗词的出版上寻求突破。2006年,我们和北京中华典籍图书编著中心的吕梁松等同志达成协议,共同出版一套大型文库,叫中华诗词文库。学会负责组织人力从事编辑工作,编著中心负责筹资和出版业务。文库包含三个部分。一、近百年来,中华诗词的作品、文章、文献、史料选集;二、当代名家的诗词专集:三、各省市自治区的诗词卷。孙轶青、霍松林、刘征、李汝伦、马凯五位诗家的个人专辑,是文库第二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当代名家,都有广大的读者,都形成了色彩鲜明的独特风格。他们和叶嘉莹等名家的诗作,代表了当代诗词的高水平,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诗词创作的重要收获。今后,我们还要出版其他名家的个人专集。这五位名家打头炮,由他们引领风骚,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相信,这五本诗集的出版,不但丰富了当代诗词画廊,也会对今后的诗词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志们、朋友们:两天前,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表彰五老,出版当代诗词佳作,正是为了推动诗词事业走向更大繁荣。今天,国务院领导同志,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对外友协和许多部门的领导同志都参加了我们的颁奖会和首发式,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诗词事业的殷切期待和亲切关怀。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在各方领导的关怀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诗词事业一定会沿着老一辈所开辟的道路奋勇前进、开拓创新,不断有所进步,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猜你喜欢
诗家首发式成就奖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黄翔鹏纪念文集》首发式
《求索集续编》出版首发式暨杨国宜先生学术成就座谈会召开
《中国法治文化概论》首发式在京隆重举行(一)
京秋《遇见》田湘
——田湘诗集《遇见》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京举办
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