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贵在心理沟通

2009-04-06 07:33姚清江
新闻爱好者 2009年22期
关键词:鞋垫责任感对象

姚清江

俗话说得好,三分写作,七分采访。如果把写作比做烹饪美味,那么采访就相当于购买原材料,只有采购到丰富的原材料,后期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新闻采访是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过程,人际交往自然离不开心理沟通,由于采访不具备强制性和约束力,被采访对象可以敷衍了事或者拒绝采访,因此需要记者千方百计同被采访对象实现沟通,只有实现良好的心理沟通,才能挖掘出更多、更好的素材,作出更为新鲜、详实的报道。

采访中应该把握的几种心理

要有平等尊重的心理

记者通常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视同仁,平等尊重对方。其实,采访就是做人,无论对于哪个阶层,不卑不亢、平等尊重是必须的心理素质。

让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曾经看到某媒体的一期访谈节目,记者在采访人物时,时而面带质疑、甚至嘲笑,时而语气咄咄逼人,仿佛是威严的上司在羞辱、质问下级。诚然,记者曾被誉为“无冕之王”,但这个名号并不是通过狂妄自大获取的,而是多少前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正义行为换来的赞美,“无冕之王”不是发威的老虎,而是代表民主和正义。

又曾看到某主持人采访一位明星。该主持人竭尽阿谀奉承之能。将这一明星吹捧成了一代宗师。可能他没有想到,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媒体定位,他的无度赞美,不仅会误导群众,也会让群众对媒体缺乏信任,甚至产生反感。

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俗话说,将心比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人物的心理,设身处地来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来分析问题,在实现同一心情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心理互动,同时,换位思考也能防止对方为自身利益而提供虚假的素材。

亲字当头心理

一个“亲”字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记者采访也要“亲”字当头,要把采访对象当做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对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像朋友一样亲和,要给采访对象以亲近感,“亲近”、“亲和”和“亲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谓“亲近”就是要争取主动,拿出热情主动去接近对方;“亲和”就是工作态度要诚恳、温和,给人以可亲可近的感觉:“亲情”就是要多关心和理解对方,让对方感觉可以交心、可以向你一吐为快。

抓住重点勿求完美

这里所指的完美不是指采访事实,而是指采访的过程。新闻采访突出“快”和“新”,时机转瞬即逝,而每个采访过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不能过多追求完美。比如对于采访对象的刁难、采访过程的曲折等不要太过计较,要以工作为重。敢于忍辱负重,任何困难都要敢于面对,不能等万事俱备才去着手采访,以免贻误战机。

采访中心理沟通小技巧

心理沟通是门大学问,笔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总结出几个心理沟通小技巧,同大家共同来分享、探讨。

强烈社会责任感来沟通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来源于它是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喉舌,它代表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的前提,不仅记者自身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要把社会责任感灌输给被采访对象。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名妇女创办助学社的事迹。她免费抚养了12个单亲贫困孩子,帮助这些孩子完成学业。笔者当初联系她时,她声称自己不为名、不为利,也不接受社会一分钱捐助,不肯接受采访。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同她讲,她办助学社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有责任把这一良善之举传递给社会。让更多的人理解甚至加入到良善这个行列中。一番沟通之后,她终于接受了采访。之后几年,她再有什么想法和活动的时候,也都会主动邀请笔者前去采访。

社会责任感人皆有之,需要我们去激发和引导,具备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然就会以负责的心态积极面对采访。

善于倾听来沟通

采访要投入,倾听很重要。我们每次采访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但是被采访对象需要一定的过程来表达,有的时候,只有被采访对象充分调动起来情绪之后,才能达到最佳采访效果。要倾听也要适当引导,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掌握主动权,这样才能挖掘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迂回前进采沟通

采访时单刀直入能够尽快切入主题,但是有时不一定会收到预期效果,因为当事人心态各异,有的会产生抵触心理。这时候就需要迂回前进了,要先撇开主题,在主题周边寻找采访对象感兴趣、愿意回答的问题,然后逐步深入,一点一点引导进入主题,使采访对象逐渐进入状态,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观察应变来沟通

记者到达采访现场,面对纷繁的现象,需要细心观察,快速作出判断,准确调整采访思路。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老人,他自费植树价值近百万元。之后无偿捐给了村集体。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老人经常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摩树干,笔者眼前一亮,话题马上转到这些松树上,一问才知。这些松树正是他十多年前栽种的,树苗是他用手推车从几十里以外运回来的,树木成材后,为了防备盗伐。他经常夜晚露宿在林地里看护,这里的每棵树他都了如指掌。一位客商曾经出数万元要买下并砍伐这片树林,他坚决不卖,他就是要把绿色留给子孙后代。采访间隙,他坐在地上整理鞋内的尘土,这时候笔者又发现,他穿的雨靴内是用玉米叶子做的鞋垫,已经被雨水和汗水弄得湿成一团。于是,笔者就从他的鞋垫人手采访,原来,他一直省吃俭用,舍不得买鞋垫。于是,笔者就突出这两个细节,通过鲜明的对比来构思整篇文章,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很多时候,再周密的策划也没有瞬间顿悟来得更有效、更精彩,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细节都会成为一个新起点,都会引发极好的采访效果。

新闻采访贵在心理沟通,采访也是对记者心理素质的最好检验,记者既要自身经受住挫折,又要具备打开对方心理大门的本领,要善于揣摩对方心理,使自身和对方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同对方实现积极的互动、顺畅的沟通。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鞋垫责任感对象
神秘来电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红色鞋垫铺就小康路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我为亲人绣鞋垫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神奇鞋垫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