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烂的老头

2009-04-10 09:19吴宏庆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收破烂黑子民政局

吴宏庆

小城里有个老头,收破烂的,谁也不知道他从哪来叫什么,有些年青人在开始有记忆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小城收破烂了。老头是小城里流动的一道风景,每天都穿梭在人们的身边,有哪天没见到,人们还有些奇怪,可是天天见到了,心情也不会因此而快乐一些。总的来说,老头很平凡地活着,没给大家带来欢乐,可也没碍着谁。

老头的三轮车很有意思,车把和轮子都是自行车的,货架是个铁丝笼,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组装的。丑陋,却能装得货。老头有六十多了吧,劲儿挺足,几百斤的破烂甩在车上,能蹬得飞快。

老头在小城最繁华的东湖路上的一个角落里租了间房子。那地方做生意的人多,废品也就多,老头几乎垄断了那地方的废品回收市场。小城是个穷地方,收废品的人也有不少,有人就眼馋,想往里插上一脚,可后来都自觉地离开了。有个叫黑子的年青人不服,把收购废品的价格往上提高了一个档次,可还是没人卖给他。黑子很奇怪,难道老头开的价格比自己还高?一问才知道,不仅不高,反而低了好几分钱。黑子不明白人们这是怎么了,就暗中跟踪老头,只跟了一天,黑子就离开了。

老头家里人多,不是普通的多,而是真的多,有12个小孩,大的11岁,小的还在襁褓里。除了四个女娃外,其余的个个都长得歪瓜裂枣般,不是这有毛病,就是那有残疾。这些娃娃当然不可能是老头亲生的,老头还没结过婚呢。严格说来,这些娃娃都是老头捡来的“破烂”。每天早上,老头都要在清洁工人来之前上街,把那些可以卖钱的破烂捡回来。有时候他看到个纸箱,捡起来一看,里面就有个娃娃。老头心软,就抱回家养了。时间一长,家里的孩子就多了,还有那些狠心的父母干脆就在夜里把孩子放在他的门口。那些被遗弃的娃娃大多都有残疾,活不久,他们来来往往,老头的家中从来就不曾宁静过。

小城里没有孤儿院,民政局对老头的做法大为赞扬,表示每个月要给每个小孩20元钱的抚养费。这事还上了县电视台,老头作为配角也在电视上露了一回脸。钱拿了几个月后,没了,老头也没去要,是自己收养的娃娃,怎么能向公家要钱呢?这一年临春节的时候,民政局想起了老头和他的12个娃来,就派人拿了100块钱和100斤大米来献爱心。老头没敢要,来人以组织上的决定来命令他收下。老头感激涕零地收下了。来人说:“你还有什么要求吗?”老头想了半天,说:“你们那里的破烂能不能卖给我?”一句话差点没把来人说得流出眼泪来。

这天,六娃病了,六娃是个女娃,六岁,哑巴。这几天老是没劲,小脸蜡黄,站也站不直,一肚子苦水都闷在肚子里。老头就带她去医院。医生查来查去,就骂了起来:“我说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娃没病,全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老头被骂得一愣一愣的。想起了家中那一锅的蔫白菜叶。十几张小嘴都在吐着一个“饿”字,老头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了一倍,才勉强不至于饿肚子,怎么能有营养呢?交了钱出了大门,半路遇了一场暴雨。老头抱着娃娃坐在一家店铺门口躲雨,六娃的眼睛特别亮,忽闪忽闪地望着老头,老头鼻子一酸,眼泪就出来了。

雨小了,街上有人行走了。“叮”一声,将老头惊醒,见一枚一元的硬币在他的面前滚了滚,然后停下来。老头吃惊地抬起头,是一个腆着大肚子的中年人扔的,他刚上店里买了东西,顺手就把零钱扔给了他,老头突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站住,你给我站住!”老头放下六娃,拾起钱跑上去。中年人站住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哦,见你可怜,给你的。”

“还给你。”老头把钱递过去,“我不是乞丐。”

中年人接过硬币,一声轻笑,“不要就算了。”一甩手,那枚硬币在空中划了道弧线,“叮”一声,滚到角落去了。

老头的心被这轻脆的声响砸得很痛,仿佛整个心都被这个中年人给砸碎了。

(摘自《小小说月刊》)

赏析

作品看完,可眼泪还是流个不停。一篇《收破烂的老头》,就把读者的泪腺给挤干了,这不得不称赞作者安排角色出场的高超技艺。

文章一开始就为“老头”的出现渲染了“悲”的色彩。“谁也不知道他从哪来叫什么”“有哪天没见到,人们还有些奇怪,可是天天见到了,心情也不会因此而快乐一些”——人们的冷漠注定了“老头”的悲剧收场。“老头”不辞劳苦去收破烂养活12个被遗弃的孩子,很应该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同情,但一个个的人物出场逐一将这一理念击破。民政局的爱心“老头”不敢长期奢求,只要求“你们那里的破烂能不能卖给我?”因为他觉得这是他选的,不该要别人的救助;医生的“骂”令“老头”落泪,不为自己,只为孩子的可怜;但中年人的出现就令“老头”的心落泪了——他不需要别人的救助,但他希望别人能给他以理解和尊严。

一个个的人物出现,将情节一层层地推向了高潮,作品所要体现的问题也随即一面面地铺展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三个不同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的阶层,但都是来自跟“老头”同一个社会,也相同地体现了一个社会现实——人情冷漠!文章没有一味地强调“老头”有多惨,而是通过一个个的配角来反衬。这样写有两个好处:首先,它避免了读者产生一种是作者矫揉造作的刻意感觉——是否作者在一味地渲染主人公的惨来搏得读者的同情呢?再者它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反醒——是否自己也曾做过?做过了,错了吗?错了,伤他有多深呢?一系列的问题将会随着读者的思索而展开。

而全文最能引发读者反思的莫过于中年人把“老头”当乞丐而投向硬币的那一幕了。硬币砸在地上更砸在老人的心里。轻脆的硬币响声换来了老人不息的心碎响声。令老人沉默更令读者反思。到这,老人内心的不被理解和被羞辱的痛,读者已经完全的感受得到,作品所要体现的主旨也自然而然地给读者理解和接受了。

原来,人们需要体谅,社会需要理解。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梁灿炬)

猜你喜欢
收破烂黑子民政局
社会组织变更登记的主要法律问题——董某某不服某县民政局行政登记行政诉讼案
太阳又长黑子啦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GOTANSWERS (BUT YOUPRO BABLYWON’TLIKE THEM)
黑子的赛跑
汪剑超 互联网+时代“收破烂”
黑子的头发
黑子的头发
课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