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遵循规律 科学实施 整体提升
———武汉市青山区迎接高中课改的认识、思考与实践

2009-04-12 09:24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朱欣
成才 2009年5期
关键词:青山区新课程培训

■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 朱欣

抓住机遇 遵循规律 科学实施 整体提升
———武汉市青山区迎接高中课改的认识、思考与实践

■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 朱欣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次覆盖最广、推进最快、力度最强的课程改革。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有了重大的调整和深刻的变革,其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规范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之相应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湖北省高中课改将在今年秋季启动,武汉市正在积极准备。为了研究课改,适应课改,青山区将以课改为契机,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具体来谈谈我区迎接高中课改的认识、思考和实践。

一、青山区迎接高中课改的基本认识

1.坚定课改不动摇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试图将教育从升学本位转向育人本位,推进素质教育,重塑教育质量观。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这场回归教育主体地位的行动并非坦途,但不管怎样,再艰难也不走回头路。我们一定要做到:坚定课改不动摇,坚信成功不怀疑,始终如一,把课改进行到底。

2.总结提升不回避

2003年,武汉市初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初中涉水课改,高中课改滞后,发展不平衡。2004年,高中课改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启动。实验区的课改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对接初中课改,占据课改制高点,应运而生的湖北高中课改正当其时。我区及时总结初高中课改经验,不回避前进中的困难,优化课改内涵,提升课改品位,力图使我区初高中课改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同步共进不彷徨

截至去年,全国已有22个省市步入高中课改。早在实验初,我们就达成了在观念上与四省同步的共识,开始组织学习、考察、取经活动。2008年,我们召开了有关青山区积极进入课改准备的工作会议。今年已进入高中新课改的全新阶段,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推进新课程的思路和要求。在振奋人心的课改时刻,我们更应同步共进不彷徨,孜孜以求谋发展。

4.凸显区情不照搬

聚集着武钢、一冶等重工业企业的青山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青山区正致力于建设“国家环保产业基地”。区位特点铸就了区位优势,高中课改的地方课程资源丰富。同时,整合后教育规模在全市跃居第四的青山区,是一块巨大的教育沃土,也是课改大有作为的地方。我区课改,应该结合区情不盲目照搬,制定相应的课改策略,引领课改形成特色。

5.立足学校不悬空

学校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是承担课改责任的主体。只有引导学校从应试教育中突围,参与到课改中,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大树不悬空,有根基。2004年,我们发动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研究,先行探讨有关课改的重要领域。每年高中学校都要开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等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已着手校本教材的研发。立足学校搞课改,根深叶茂现生机。

二、青山区迎接高中课改的整体思考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师资培训部门、各高中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制订了高中课改的总体目标,即努力构建青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争创钢城高中课程改革品牌。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的思考是:抓住机遇,遵循规律,科学实施,整体提升。

1.抓住机遇早启动

新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认识到,只有在我省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之前,抓住机遇,及早启动,才能勇立潮头,步步领先。为此,我们要狠抓理论学习,确保观念先行,努力探索课改新路,早日走进新课程;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确保硬件达标,有相应的课改经费,为课改保驾护航;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师资到位,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稳妥推动选修课、学分制等试验,确保意识超前,以饱满的热情、高度负责的态度,将课改理念渗透到校园;要营造课改兴校的氛围,确保特色立校,激励学校尽早研究尽早受益,促进学校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遵循规律讲理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新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如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价、课程管理等,别人都做过有益的探索,而且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应该合理吸收。新课程改革绝对不能一概否定,推倒重来,而应该在传统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遵循教育规律,理性推进课改。当前课改一定要走发展和创新之路,要以学生为本,在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3.科学实施分步走

高中课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教育方面的一种实践。我们应以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我区迎接高中课改已走过或将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年~2007年),同步学习,逐步渗透。与义务段、全国四省区同步学习,在办学理念、课程管理等同步介入。第二阶段(2007年~2008年12月),深入学习,对比研究。深入学习国家高中课改的理论以及武汉市教科院下发的四本课改资料,对比已进入课改实验区的课改经验开展具体研究。第三阶段(2009年元月~2009年9月),自定方案,全面准备。1月~3月,学习研讨方案;4月~5月,干部教研员学习;高考结束后,整体布署,全员培训。

4.整体提升创品牌

近几年,我区高中学校在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围绕“培养高素质的高中生、营造优良的学校文化”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积极尝试开设部分实验性的新课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教育教学评价手段,整体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广大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培养目标观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和人文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武钢三中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市四十九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等,业已初步形成我区教育的品牌。

三、青山区迎高中课改的初步实践

1.强化领导:组织保证,制度健全

为充分保证课改的落实与推进,强有力的领导必不可少。我区已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的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它下设三个办公室:一是整体推进办公室,一是课改教研办公室,一是师资培训办公室。还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聘请大学教授、省市教研员、省市名师等跟踪指导,平稳推进。

除了组织保证外,制度健全更能保障课改的正常实施。我区即将建立四个制度,即《高中课改联席会议制度》《学科中心组学习研讨制度》《学校课改交流协作体制度》《经费设备保证制度》。

2.突出重点:拟定方案,落实指导

启动课改重在拟定符合课改精神、可操作性的方案。我区初步拟定出四个实施方案,即《青山区普通高中课改工作方案》《青山区实施高中课改师资培训方案》《青山区实施高中课改教研工作方案》《青山区实施高中课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了落实方案,我区相继出台了两个指导意见,即《青山区实施高中课改课程管理指导意见》《青山区实施高中课改教学管理指导意见》。

3.重构理念:考察取经,培训提高

高中课改关键在于要牢固树立大众化教育理念、终生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及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这些理念的更新只有在考察取经、学习培训中获得。

我区高度重视新课程的培训活动。首先是外出考察学习。2006年,分管教学的副局长带队到山东、济南考察;2008年到广东参加六省课改协作体会议;2009年初到南京考察学习。外出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其次,培训校长、骨干教师。派出到新西兰、美国学习,参加北师大“一对一”学习,到华东师大进修,拜建平中学老校长冯恩洪为师等。重点培训、培养了一批管理、教学的业务骨干。其次,进行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级高中教师培训、区级学科培训、校本培训,激发了高中教师参加课改的热情,促使他们迅速转变了教育观念。

4.重视研究:科研引领,聚焦课堂

高中新课程是基于行动研究的成果而诞生的,它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新的平台。我区为保障新课程的进程和新课标的落实,力图构建富有课改特色的教研文化,建立起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小专题研究的三级科研网络。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引领全区新课程实验的可持续发展;以校本教研为阵地,逐步建立起反思性教学机制;以小专题研究为抓手,推动备课组建设向纵深发展。

高中课改的难点在课堂。我区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聚焦课堂,大胆创新,进行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我区学校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主体课堂文化特色,如武钢三中的主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市四十九中主体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等;积极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如市四十九中已出版《发现主体》《美育与育美》《从荒原到城市》等9本校本教材,武钢三中也有多本教材印行;努力探索活动课程,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市四十九中在郭元祥教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研究,该成果《走向课程领导——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丛书》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整合资源:信息支撑,经费保障

顺利实施课改,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经费保障。我区积极整合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国家大型工业基地的优势,开发适合我区实际的地方课程,建立各类社会实践基地,服务于课程改革。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开设“网上学校”交流平台,实施课程与教学管理与评价。

多方筹措经费,提供良好的课改条件。区教育局拿出80万元,支持高中教师的培训。各校利用下拨的课改经费、自筹经费,整合原有的各类实验室,为必修、选修、活动三类课程提供物质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青山区的课改工作才刚刚起步,今后的困难还有很多。我们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市教科院的统一指挥下,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认真总结前段经验的基础上,虚心向兄弟省市学习,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态度,更开拓的精神,扎扎实实推进青山区高中课程改革,争取交上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青山区新课程培训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做少先队员的幸福摆渡人——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校区少先队活动巡礼
小蜗牛晒太阳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武汉市青山区武东街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保田-青山区块目的煤层含气量及其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