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文化 发展课堂文化
——对小学语文课堂文化的一点思考

2009-04-12 09:24邹鄂生尹红岩
成才 2009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老师

■邹鄂生 尹红岩

关注课堂文化 发展课堂文化
——对小学语文课堂文化的一点思考

■邹鄂生 尹红岩

关注课堂文化,发展课堂文化,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再次被大家提起并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落实学科课程标准理念,取得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举措。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习惯、养成品质的最主要的场所。不论什么学科、什么层次的课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人类后天习得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东西都叫文化,这是广义的认识;将文化视为一种社会成员习得的并为全体成员所共享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是狭义的认识。本文所谈是从狭义的文化概念来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文化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文化就是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文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

一、“道是无晴却有晴”

语文是人文化色彩很鲜明的课程,语文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文化现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1.沉寂的文字背后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容

《小珊迪》(浙教版教材第九册)是一篇“传统”课文,老师们都很熟悉,全国各地也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将它作为公开课的“保留节目”,但对文本的认识大同小异,真正“沉下去”的很少。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菘舟,却将这一篇只有区区几百字的“短文”,用自己独特的视野解读成了一篇7000多字的“教材分析”:一般人根本不会关注的“故事”一词,王老师觉得“大有文章可作”,认为是文章作者“心灵的触动”、“难忘的回忆”;一个毫不起眼的“跑”字在课文里前后出现了两次,又认为这正是珊迪终于有机会换取一点点钱后激动心情的流露和诚实守信的体现;“他死了。”短短的一句话,可以使学生再一次唤起对珊迪的同情、敬佩,虽然课文已经结束,但仍然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进而会自然激起学生对当时那种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仇恨……其实,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绝大部分文章,无论是一篇篇写景散文,还是一个个历史故事、一首首千古传颂的诗歌,甚或那一道道练习题目,都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不但文字规范优美,是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的经典范本,而且人文化色彩十分鲜明,对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学做人的道理、启迪智慧等,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只要我们舍得“沉下去”,细细地琢磨、品味,这一个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文字背后,都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聪明才智,柳宗元胸怀抱负而又不得志时的孤独无奈……,这些“鲜活的面容”都会使学生感动、激动、向往、憎恶……。语文课,应该是诗意的、激情的、联想的课;应该有高山流水一般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以及在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应该是回肠荡气、余音绕梁……文本、文字的文化效应处处可见。

2.语文教师的“播种机”效应

从学生学习过程本身来讲,文本知识、媒介设备、互联网络、场地环境、标语广告等等,都是学生语文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不可或缺应很好加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其中语文教师自身文化修养这个“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建立语文课堂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品味的最重要的资源。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过程、对外界影响的辨析能力、对物质条件的利用程度、对困难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思路、角度等,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局限性,加之小学生固有的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善于模仿教师的习惯,也决定了教师文化对学生文化形成的特殊地位。所以,语文教师就像文化的“播种机”,时时处处就会在学生的心田里撒下文化的种子,并且使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旧船票登上的都是新客船

首先,就整体施教对象来说,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张张新鲜的面孔:学生的身体在一天天长大,知识在一天天增多,语言在一天天积累,能力在一天天增强,学生的思维也在日趋活跃,品质在逐步形成,感悟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欲望随之越来越强烈。可以说,我们的课堂文化因素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它促使着教师的文化修养也要随之而提升,教学策略要不断调整、变化。其次,就学生个体来说,他们在同一时段内,身处同样的环境,面临同样的问题,每一个人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的,都有各自相对新的表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个道理,它启发我们要想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就一定要按照古老而活力依旧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有时候也不可能完全落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们恰恰是构成多元课堂文化的必需,也是为什么课堂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局面的重要条件。

语文课堂中的文化因素是丰富的,是多元的,也是情感的,浪漫的。积极利用这些因素,建立并发展语文课堂文化,一定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灵性,更灵动,更生命。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

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的、文化的。然而,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长期以来,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文化的表现或者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偶尔有一点象征性的“表示”,或者干脆是“万径人踪灭”,一点“表示”也没有。总的来说,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文化的这种“可悲”的局面,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冰山下面的缺失

这是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严重缺失的角度来进行反思的。应该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都是有知识的,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写作技巧知识、各种理论性的教学法知识、心理学知识,还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大都都会有所涉猎。再加上了解、掌握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无论是知识的总量,还是知识的更新速度,都给教师的头脑补充、武装了不计其数的知识点,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往往更能够表现出“为师”的“博学”。可是,知识等于文化吗?没有文化的支撑,知识还有它应用的价值吗?正如一座冰山,如果下面都是水而没有岩层土质作为“根基”,这种冰山能永存吗?时代变化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随之更新了吗?——我们培养的人也仅仅是有一点知识就够了吗?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随之转变了吗?——教给学生知识的方法仍然是灌输法符合新时期儿童的特点吗?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态度倾向等,都随之改变了吗?

2.“雁过”并未“留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者明天就能看到,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的。”著名作家刘绍棠,整整40年以后又遇到小学的国文老师,仍念念不忘小时候老师讲的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语文故事,认为正是这个“口才、文笔都很好”、讲起话来“娓娓动听”的田老师,才会使自己后来的文学创作能够开花、结果,并且影响了自己一辈子。这种“雁过留声”的效果其实正是田老师教学文化的“功劳”。

我们再看看目前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表现:(1)机械枯燥,淡而无味。例如讲解课文,相当部分的教师仍然采用典型的“串讲式”,不放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头讲到尾,一点新意都没有。学生感觉不到文本的“美”,学习语文只是应付差事。(2)热闹有余,扎实不足。特别是某些公开课“表演”气氛浓重,表面上看教师“激情满怀”,学生“情趣盎然”,实际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图了个“好玩儿”,该掌握的知识什么也没有,语言规律的习得、运用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3)依赖媒体,“抛弃”人情。语文课本来是“人情味儿”很浓的一门课,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主要是在与“人”的对话中进行,可惜的是,由于现在过度地强调了多媒体的功能,“人”的作用却被无情地抛到了一边。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把学生学习中的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化了,把一些静态的事物转化成了动态的表现,把一些遥远的、学生难于想象的情景变得近在眼前。在一定程度上,这对于渲染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情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等,确实起到了常规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作用。“但任何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这个最重要的媒体,人机对话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屏幕不能取代教科书,多媒体无论有多大作用都无法取代教师朗读、写字的示范作用,无法取代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熏陶感染。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入课堂,应予提倡,但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取代教师和课本。使用时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要适时、适度、有效。”(2002.10《小学语文教学》杨再隋)

这些现象,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文化,长期以往,必然会阻滞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回眸一笑百媚生”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语文的自身优势,回避以上问题,形成有语文特色的课堂文化呢?

1.“屈尊”是最聪明的教学艺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真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行为,即在课堂上,要形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良好氛围。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堂上知识的探究者,并构筑起共同探讨的平台。教师有意识地放下所谓“师道尊严”的架子,艺术地“委屈”自己,既可以改变教师教、学生听的单向授课模式,又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在这种平等对话的环境中都得到相应的提升。例如把对问题的讨论引入语文课教学,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师生之间可以围绕问题相互学习讨论,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讨论,变单向为双向、多向交流。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而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创造发现的快乐。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等奖——《爬天都峰》一课,有这样一个环节:从课一开始,教师就将自己定位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的角度上,和学生一起说绕口令,和学生一起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很快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得情趣昂然,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很好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崭新理念,课堂氛围很融洽。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老师一口气说到十二棵柳树。全体鼓掌)

师:我说得不错嘛,对不对,同学们,老师也需要鼓励一下。

生:是。

师:好,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面,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黄山的资料,同学们带来了吗?给大家看一看。

生:我搜集的是文字资料。

师:给大家念一念。(生念)

师:你带的什么资料?

生:照片。

师:这么美的资料如果不给大家展示真可惜,来,到这里来。(投影出示照片)

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介绍)

师:感谢你搜集的资料,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能不能给老师一个机会,让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资料?(多媒体展示黄山的资料)

2.学会“挑逗”学生

在美国有这样一堂课:老师宣布考试分数后,发现学生们头垂丧气,便说,如果要想加分数,就给10美元,前提是学生只能是白种人。学生听了都愤怒地喊叫起来,有的还把课本、书包扔向这位老师表现抗议。老师用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当学生们坐下歇息的时候,老师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反对种族岐视,组织示威游行的情境再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这位老师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实践、体验、探究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知识形成的过程,让知识恢复了生命,引导学生了解了不少内容。其实,课堂文化是一种情境性的文化,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一定的情境,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出学生探求未知的思维活动。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有意运用夸张式的体态语言来“挑逗”学生,把朗读要求不露声色地、巧妙地传递给了学生,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找到了感觉,达成了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

(朗读训练:“我抬头望了望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一学生朗读,很明显,学生朗读得很流利,但没有感情。

师:读得很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没有一个字读错。如果你能读得让我感到累,那就更好了。

又一学生读。

师:你的音色真好!我建议你今后去当个播音员!来,播音员,握个手。

又一个学生读。

当学生读到“一千八百多级”的时候,孙老师在一旁仰天长望,并倒抽一口凉气。学生们都笑了。

师:这天游峰可真高啊!爬天游峰可真累啊!

语文课堂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除了以上所谈到的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切实转变语文教育教学理念、采取科学具体的教育教学策略外,诸如制订有效而富于文化的语文学习规范、创设多彩而富于文化的语文活动、推荐并指导阅读大量而富于文化的材料等,都是这项工程内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关注并落实这些策略,我们的语文课堂文化建设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更加地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变得既有知识,又有文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