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阅读教学技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黄河源》一课的教学反思

2009-04-12 07:10吴秀丽
成才 2009年2期
关键词:黄河课文阅读教学

■吴秀丽

把握阅读教学技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黄河源》一课的教学反思

■吴秀丽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经。可见,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中“教什么?”“如何教?”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老问题,仍然值得研究、探讨。

以前,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最后我却发现这种过分拘泥于形式的简单提问,不仅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教学《黄河源》一课时,我作了一些调整。教学开始时,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充满激情地朗诵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学生一个个陶醉在朗读中,紧接着我又深情地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同学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呢?”此时,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黄河的长度是5464.3357千米,源头……”气氛非常热烈,这是我预料之中的情景,也是我希望看到的情景。这时,我微笑地看着他们,并说:“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印象中的黄河呢?”此时班上出现短暂的宁静后,于静悄悄中一只只小手像雨后春笋般高高地举了起来:“黄河又长又宽。”“黄河水很黄。”“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紧接着,一个学生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想用一句诗来形容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正给了我说话的机会,我激动地插话道:“你们的描述引人入胜,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见到黄河,你们想去黄河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好!让我们阅读《黄河源》,共同走近黄河,一睹为快吧!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我们此刻的心情吧!”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向往已久。”我连忙接过他的话头:“对,早就想看一看黄河了,请你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读出来吧!”这个学生充满期待地读出:“向往已久的黄河源头就要到了。”……

我认为学生此时的反应越强烈,就越能让学生体会见到黄河源时的惊喜,就越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果然,当学生随着作者脚步来到“缓缓的斜坡”时,都露出了惊奇的神色。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真是太奇怪了,这里怎么一点都不险峻呢?”有的说:“那么气势磅礴的黄河,居然是从缓缓的斜坡流下来的。”……这时,有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说:“老师,看到这里我好失望啊!”这时轮到我惊奇了:“别人都感到惊奇,你为什么失望呢?”学生说:“走近黄河应该是很险峻的吧,但我没有看到,所以很失望。”“有道理,因为你想去探险。别急,说不定跟着好奇的同学一起去参观,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听到这里,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地继续阅读起来。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十分欣慰。正是因为我今天有收有放的指导,才使得我对学生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也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因而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

由于有了刚才愉悦的体验,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特别认真,他们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寻黄河源头的踪迹。学生往后阅读的感受与前面阅读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情的变化由刚开始的“好奇”转化为“惊喜”,因为他们发现了黄河源头的“趣”,那“趣”是他们想不到的,只有一阵阵的惊喜迎面扑来,所以才有那发自内心的呼喊:“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竟是这样有趣。”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我趁热打铁,故意也大声地朗读起来:“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是这样有趣。”细心的学生发现了我的问题:“老师,你读错了,读掉了‘竟’字。”这时我故意用毫不在意的语气问道:“读掉了‘竟’字,那有什么不对呢?”可学生们讨论开了,纷纷发表意见:“不能去掉这个字。”“这个字表示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加了‘竟’字,更能让人体会到惊喜。”多么令人惊喜啊,我的学生就这样轻松地牵出了文章的情感线,他们顺着这条线层层深入,体会出了作者对黄河源的迷恋之情。

上完这节课,我思考了很多。常规课上,教师往往唱独角戏,串讲串问,如果学生的思维脱离了教师的预设,教师会连忙把他拉回来,生怕浪费了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通过这节课上的两段小插曲,反而使我体会到了教学的轻松,同时也悟出了教学中教师把握好阅读教学的技巧,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点经验。

一、挖掘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靠老师来培养。在以上课例中,我充分运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入时通过朗读有关黄河的诗句,激发他们了解黄河的热情。这一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使学生了解了黄河,丰富了课外知识,引起了他们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学生们都急于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充满了激情。此时教师趁机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求学生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来概括自己个人对黄河的独特感受。于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前提下,于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的表现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中”。

二、鼓励个性化阅读,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马克思认为:“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没有独特性就没有个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鼓励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抓住个性中独特的一面,让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案例中,当很多学生通过资料的对比,把见到黄河源后的感受说成是很“惊奇”时,有一个学生却说他的感受是“失望”。对于这种独特的阅读,如果我不置可否,甚至给予打击,也许就会给个别学生带来苦恼,再也不会发表意见,而我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让学生在鼓励声中充分享受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意见的乐趣;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三、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学习者不应简单地接受某个知识,应该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让探究更深入、更彻底。在教学《黄河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黄河源的“趣”,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故意读错句子,让学生自己去比较两个句子表达的含义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去朗读时,感受就会更深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往往缺乏挑战的勇气。因此教师要善于变换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意识。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黄河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背课文的小偷
『黄河』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