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卡特64年前的“中国历险”

2009-04-16 08:25肖占中
党史文汇 2009年3期
关键词:德宗副手军服

肖占中

在中美建交30周年前夕,84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生日是10月1日,和中国国庆节是一天。所以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总是说,我成为中国的朋友简直是命中注定。”卡特总统的这份幽默珍贵而温馨。

毛泽东、周恩来与尼克松、基辛格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使作为美国第39任总统的吉米·卡特,能在其任职期间完成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一影响世界的历史任务(中美双方同时宣布1979年1月1日起关系正常化)。这不仅使卡特的总统生涯增色不少,也使他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位对中国比较友好的美国总统之一而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卡特后来回忆说,在与中国建交谈判的过程中,使他懂得了为什么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卡特在担任总统期间和卸任后,都主张改善中美关系,对华友好,反对孤立中国,反对取消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并多次访问中国。卡特的这份“中国情”,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年轻的卡特参加援华抗战期间,曾到过中国。然而这一次却是一次遇险——一次被善良的中国青年全力营救的经历。

1945年5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卡特和他的副手驾驶的一架特种通讯飞机,因机械故障被迫降落在我国渤海湾附近的山东荣城县城厢以北约五华里的一片开阔地上。当时,城厢六村“青年救国会”会长兼公安员黄德宗、胡宝晶等一群青年民兵正在庄稼地里按照“劳武结合”的要求开展活动,见状后,他们立即朝飞机降落的现场跑去。民兵们将飞机团团围住,胡宝晶第一个登上飞机,示意机内的飞行员出来。这时驾驶舱打开了,从里面钻出两名身穿夹克军服的美国军人。他们没有佩戴军阶标志。年龄约二十七八岁的卡特(他后来告诉的姓名)穿着好一些的卡叽面料军服,他的副手则穿着差一些的黄底色细布军服。他们显得疲惫而有些紧张。看见处于这些手握步枪的中国老百姓的包围之中,率先跳下飞机的卡特立即将自己佩带的一只驳壳枪交了出来。而他的副手,一个尖下巴、红脸膛、年龄不过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却迟迟不肯拿出枪来。这时,黄德宗通过村里赶来的一位略懂几句英语的教员对他说:“你怀里有枪。”说过之后,这位年轻的美军飞行员见无法掩饰,只得从怀中将手枪掏出来。黄德宗十分友好地笑着又补充了一句:“你自己的枪就自己带着吧。”

黄昏时分,民兵们将卡特和他的副手带回村里,安置在一个可靠的老乡家里休息。可能是因为飞机的出事,使他们困在了这里,卡特当时坐在门槛上,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直到黄德宗他们几次催促,他才进屋坐下。由于语言不通,也就没有交流什么。当黄德宗去区里报告后回来时,卡特他们已被区里派来的人接走了。为了安全起见,对这件事县里叫对外只说是苏联空军驾驶员。后来,上级将他们送到了威海的刘公岛。

两天后,美军派来了一艘军舰停泊在离岸三四海里的海面上,他们的海军陆战队放下了几辆水陆装甲车,载着十几名机械修理人员来到飞机迫降现场排除故障。可能是想将飞机修理好后,再让卡特两人将它开走。在这前后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看守飞机的任务一直是由黄德宗他们六村的民兵担负的。当时上级十分重视,反复交待,要保证他们顺利地来,安全地走。然而,经过几天的抢修,这架飞机的故障始终无法排除,最后美军只好将它放弃了。卡特他们也就再也没回来。

这件事已过去了几十年,一直罕为人知。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后来成为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黄德宗才对人说起过。从一名军人到国家总统以至离任,卡特似乎一直没有提起过这段史实。但相信他是不会忘记这一特殊经历的,更不会忘记那么多无私营救他的中国人。卡特后来曾说过:“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这其中应该包含了那一段情愫。

(责编 兴柱)

猜你喜欢
德宗副手军服
国防小课堂 军服标识
Chinese online literary works gain huge overseas readership
难忘“的确良”军服
副手文化
唐朝回纥“化俗”政策研究——以德宗时期为重点
中唐宰相:文官不爱钱的典范
一句良言导致的滥杀
唐德宗:当优秀CEO遇上糊涂老板
做副手有多难
法军军服改革的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