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科学与技术不能混为一谈

2009-04-21 03:59丁裕国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

丁裕国

笔者曾撰文《科学与技术不能混为一谈》,意在深刻阐明“科学”并不等同于“技术”,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技术的本质在于“求实”。科学在前,技术在后,科学往往揭示自然或社会的某种规律性,发现自然和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某种真理,因而科学属于“知”的范畴,而技术因受某一科学原理的支配而发明、研制、构建,因而技术属于“行”的范畴。于是,一般说来,科学偏于理论创新或创造,技术偏于实践或应用的创新或创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笼统地用“科技”一词代表上述含义,并不恰当。这是社会习惯势力所误导的一种现象,即所谓“约定俗成”之说。

然而,随着科学与技术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当今时代“科学与技术”已经呈现出一种辩证关系。科学的发展又需借助于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最明显的例证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它又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科学与技术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前者是后者的动力和源泉,后者对前者具有明显的反馈效应。

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种机遇和挑战都呈现在眼前,如何发展科学和技术。中央高层和主管部门都已成竹在胸,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的中国科协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所指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科领域,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和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攻克了一大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迅速发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工程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工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建设等获得重大成功,高档数控机床、大型火力发电设备、核电、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化率稳步提高,高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明显进步。长期以来,奋斗在我国各个领域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我国总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实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确实需要借助于“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技术”是能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这一点尤其在高新技术更为突出。因此,科学与技术是“对立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动力和源泉,后者对前者具有明显的反馈效应。联系到教育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出一整套适应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知识结构,并大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才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者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