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与创新

2009-04-21 03:59周良荣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公共卫生保健

周良荣 尹 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卫生服务网已覆盖广大农村,乡村医生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当与不足

城市、农村的人口数分别约占全国人口的30%和70%,而城市、农村的卫生资源分配却分别约为80%和20%。在肯定“中国用2%的世界卫生资源解决了22%世界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超过同等发达水平的其他国家”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严重不足,遏制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补偿机制不合理

政府投入主要按人头和病床,对乡镇卫生机构实行差额补助,而乡镇卫生机构主要以医疗服务增加收入,导致病床和人员设置过多,极大地影响了预防保健工作:由于我国医疗卫生等机制改革滞后,还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范,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国家取消公费医疗,推行医保制度,减轻了单位的负担,却无疑增加了患者个人的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一是个人负担偏重,二是尚未对不规范医疗不合理费用增长产生根本性作用,三是医保基金运行承担着越来越大的支付风险。按照设计,职工的个人负担比例在25%左右,目前不少地方参保人的实际负责比例达到或超过40%。人口老龄化加快,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的压力,而政府财政没有像对养老保险那样对基本医疗保险做出“兜底”安排,使得医保基金必须自求平衡,也使基金运行中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不断推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以及解决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农村医疗卫生领域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和基本任务。

一、完善农村卫生医疗卫生体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社区、个人多方投入,责权明确,初级卫生保健功能完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多元化的农村卫生体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享有价格低廉、安全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调整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确保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

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是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9亿农民的群体健康,各地政府应按照公共财政原则,对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予以补助,补助既要与当地经济状况相适应,又要确保基本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

三、增强乡镇卫生院的活力

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处理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强化其医疗场所(门诊和住院部)、设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条件,增强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人才激励、稳定机制,加大对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卫生院发展。

四、加强卫生行业监管

加强医院管理,严格医疗资格准入,规范医疗服务秩序、行为,强化医疗质量,打击非法行医,保证群众就医安全。

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六、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可持续筹资机制,实现农村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制和医疗服务水平,彻底解决农民自费就医问题。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医药物价政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狠刹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合理治疗,对城乡特困群众实行医疗扶助。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常宁市劳动局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公共卫生保健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国家两部门联合推进居家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脚趾保健热
磁性保健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