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课”哪得“妙”如许?

2009-04-21 03:09
江苏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意识方法

皋 岭

1.是什么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浓厚热烈?

徐斌老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进程满足了学生不断发展的心理需求。课始,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形面积的比较。使得启发与引入转化的策略顺畅得体。从心灵深处唤起学生们对转化策略研讨的兴趣。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于是,围绕转化策略的话题,结合以前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学生们滔滔不绝地谈起留在他们脑海印象深刻的转化情形:形体公式的推导、内角和规律的探索、数与计算的转化……虽然这些都是学生已牢固掌握的基本知识。但其中的转化策略曾经让他们受益匪浅,对此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述愿望。当学生们充分回顾以前学习过程中运用的转化策略后,一种尝试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油然而生,教者适时地提供学生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感受转化策略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收获转化策略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2.是什么让学生的解决问题方法豁然开朗?

如何获知一张纸的厚度、一枚硬币的体积、一个灯泡的容积?这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生活问题,在平常学生们可能苦思冥想而难得其解。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却表现异常活跃。解决问题的方法层出不穷。是什么打开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们豁然开朗呢?一是教师激活了学生积淀已久的转化策略。学生通过充分表述与操作,他们对转化策略的运用充满信心,思考解决问题方法因转化而灵活:二是教师在学生回顾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凝练升华。在品味每个转化个例中教师适时小结:“复杂→简单”“新问题→旧知识”“数→形”……当出现“薄→()”的转化情形时,学生们很快会想到了“厚”。自然也就考虑到增加同样的纸张进行转化的策略。由此,学生们联想到“小一大”、“浸入一排出”的转化方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3.是什么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意味深长?

教师用“转化”串起学生们记忆中的若干体验片断,让学生在众多转化个例的基础上站到策略的高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将原本事物对立的两个属性进行转化,其蕴含着丰厚的哲理味道。给学生以深刻的体验与回味的空间。徐老师在课堂小结处出示思想家老子、科学家牛顿及众多数学家蕴藏转化思想的感言,升华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巧妙地将转化的方法策略提升为转化的意识观念,为转化策略注入文化内涵。可以想象,带着这种转化的意识观念,学生们课后到生活中探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热情会高涨,转化的方法也会源源不断,进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方法到思想、从意识到精神的提升。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意识方法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两只想打架的熊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