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将网络营销进行到底

2009-04-21 09:45崔嘉艺
软件工程 2009年4期
关键词:话梅张英网络营销

崔嘉艺

对大多数人来说,21岁还是在校园里埋头苦读的年龄,或者是刚走上社会,开始朝九晚五职业生涯的年龄。但21岁对牛商网总裁张英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97年,21岁的他开始了创业,成为一家小电脑店的老板;一年后,他创建了自己公司的网站,开始大举进军电子商务,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网上电脑超市之一——IT30网上电脑超市;如今,作为中国网络营销行业门户网站——牛商网的总裁,他已经从当初那个热情无畏的创业青年,成长为一个成熟果敢的公司总裁。

创业十年来,张英有过成功的喜悦,也不乏失败的历练。回首自己大起大落的创业之路,张英笑言,“不是我运气好,很容易就能创业,而是创业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去尝试。”

小话梅,大梦想

1996年,那时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很容易,张英却选择了休学创业;1998年,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他却开起了自己的网上电脑超市;2001年,当网络逐渐普及、网购开始流行时,他却从网上转战网下,办起了当时华南最大的数码连锁实体超市……张英的每个决策似乎都显得胆大妄为,不合时宜。当时,朋友和家人甚至觉得他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冒进分子,但是,张英却凭着一股固执的自信向他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说起来,点燃这股自信的,是曾经积压在家中的那一箱箱卖不掉的话梅。

张英的家并不富裕。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一个亲戚进了批话梅运到张英所在的城市准备贩卖,不料由于亲戚不大懂得推销,70多箱话梅全部积压在张英那原本不大的房间里。为了处理掉这些“障碍物”,张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卖起了话梅。

那个暑假,他跑遍了周围所有的食品零售店,一家家地推销介绍。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张英家的“障碍物”不仅销售一空,还给他带来了7000多元的利润。这次经历着实让张英为自己做生意的天赋小小地得意了一把,也让他相信:只要敢于尝试,敢于坚持,创业便不是一件难事。

有了这次卖话梅的经历之后,“创出一番事业”便成了张英的梦想。尽管那时的他已经成为暨南大学数学系的本科生,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大学里的他却“整天不务正业,光想着做点什么能快速挣钱”。

当时,张英打暑期工的一家超市正需要开发一套电脑盘点系统,他便主动请缨,利用公开课上学到的编程知识免费为超市开发了一套应用程序,这套程序将超市原本需要两天的盘点时间缩短到三小时。超市老板十分满意,将一单更大的超市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交给了张英,这个项目给张英带来了上万元的收入。

看准了程序开发项目这块大蛋糕,张英便疯狂地迷上了编程,不过,这也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大三的时候,由于长期缺课,张英选择了中途退学。

家人的指责,就业的压力,并没有使张英灰心丧气,那份固执的自信告诉他:“自己懂编程,会推销,总不至于没有文凭就流浪街头吧。”但是,自信归自信,现实却并不令人乐观。张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帮人装机,月工资只有250元,这离他心中那个创业的梦想实在太远了。因此,在张英来电脑城打工的第三个月,当知道电脑城有新铺位出租时,张英摸了摸身上仅有的100块钱,他准备搏一次。

小超市,大起点

用“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来形容张英再合适不过了。对自己业务能力自信满满的他,在身上仅有100元的情况下,就敢于盘下月租三万元的店铺,当起了电脑店的小老板。

说起这段经历,张英觉得挺有戏剧性。由于家人对张英休学创业的行为一直都很反对,这次开店,他更是不敢向家里要一分钱。张英找到了同样被视为“不务正业”的两位同学,三个大男孩七拼八凑地交齐了店租,终于开起了自已的小店,而这时的张英已经是负债累累。

为了尽快让店铺赢利,张英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找客户。那时,他整天在电脑城里“游荡”,看到想买电脑的人,就主动上前询问,介绍自己的店铺。人手不够时,他又聘用了几个在校的同班同学作为兼职店员,组成了一支百分百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年轻人的热情与努力很快便见到了成效,张英的电脑店不仅只用三个月就迅速地收回了成本,其销售量还攀升到了电脑城的前五位。

当时,张英只有22岁,但已经是一个月收入10万的小老板了,可充满冒险精神的他对此却并不满足。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英得知朋友的公司得到了一笔1000万的互联网风险投资,这使他注意到互联网的巨大潜力,于是,他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大胆的决策:向网络进军,全力发展电子商务。

但1998年的张英,还是个连邮件都不会发的“网盲”,他所能做的仅仅是每天把广州地区的电脑产品报价做成网页形式,并拜托朋友将其传到网上。正是这份小小的网上报价表,发布后仅第三天,就为张英带来了第一笔10万元的大订单,这更加坚定了他做电子商务的想法。没过几天,张英便与华南地区最大的门户网站——广州视窗达成了合作协议,由张英提供详细及时的数码报价信息,广州视窗提供10M免费空间的形式,创办了IT30网上电脑超市。谁也没能想到,正是这个页面简陋,但经营了2000多种电脑产品的网站,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网上电脑超市之一。

由此,张英开始了全新的互联网创业历程:IT30首月的网上销售额便达到了50万,仅用了三年,网站的累计销售额就已达1.2亿元之巨,客户远至新疆、宁夏。值得一提的是,IT30是在没有接受任何风险投资的情况下,以自有的资本起家,依靠网络营销的优势而高速发展起来的。

小尝试,大考验

2001年,互联网进入有史以来最狂热的时期,很多网站一夜间成名、升值,成百上千家电子商务网站冒了出来。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关于网络泡沫经济的质疑。这时,张英开始重新思考IT30和互联网的关系,他觉得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不过是信息交流的一座桥梁。要使IT30保持高速的发展,就必须“走下网来,让互联网着陆”。

张英又一次开始了新的尝试。他以IT30网站为网上营销平台,计划以广州、北京、上海等一级城市设立大型营运中心为配送平台,以遍及各二级城市的IT30营运中心为本地营运、售后服务平台,为广大电脑用户提供本地化的电脑网络直销服务。这一模式让IT30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仅用了一年,便在全国创建了12个品牌连锁店。

此时的张英,公司资产已经接近千万,他信心十足地在广州创立了华南最大的IT数码实体超市,立志让自己的连锁体系成为国内IT产品直销的主渠道。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英投入了所有资产和心血的超市却将他带入了事业的低谷。

近两千平方米的面积,3000多种库存产品的流通让张英发现,要保证如此大规模超市的良好运转远比想象中困难。由于对大型实体超市的管理经验不足,以及整个电脑市场的利润急速降低,张英的IT连锁超市项目经营了不到一年便以惨败告终。

2002年,正是互联网业与电脑行业最“乌云密布”的时期。实体产业的重创,加上网络经济的崩盘,将张英这个千万富翁变成了“百万负翁”。

小网络,大事业

对张英来说,2002年和2003年是他事业上最困难的时期。这期间,他装过电脑,卖过杂货,帮人设计过网站。他说,“当时的我已经有点饥不择食了,只要是碰到能挣些快钱的机会,我都会去尝试,就想快点找到再次创业的出路。”这次创业的失败,似乎让张英迷失了方向,但那份一如既往的自信和勇于尝试的气魄,注定了张英将会再次成功。

果然,2004年底,张英找到了再次创业的灵感。他发现当时社会上各种企业培训班的生意十分火爆,但整个行业都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培训公司是有网上招生的,如果采用网上直销的形式来销售培训课程,相信会有很大的市场。一有了好点子,张英便毫不犹豫地行动了起来。他以最快的速度创办了一家名为“中国成功网”的企业培训网站,进行各类培训教材、课程和视频讲座的网络营销。

再次干起了电子商务的老本行,张英显得得心应手。中国成功网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拥有了20多万注册学员。

看着网站的日益壮大,张英本该高兴,可是,他知道自己的网站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硬伤——中国成功网上很多培训内容不是原创的,随着网站知名度的提高,以及中国网络版权法规的逐步完善,所涉及的版权问题也会越来越尖锐。张英知道,要想让网站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自己原创的课程内容。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英从朋友那里得知,在深圳有一位单仁老师,开了一门专门教企业家如何进行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培训课程。从事了近十年网络营销的张英,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网络营销实战经验,对很多企业家来说正是一个很好的知识宝库。张英看到了中国网络营销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有很多企业家都渴望利用互联网来淘金,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家,我为什么不做那个卖‘工具的人呢?”

想到这里,张英决定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他与单仁、韦智勇、夏克莱等知名网络营销专家强强联手,用了1年的时间终于开发出一套国内领先的网络营销课程。以这套课程为依托,于2008年3月创办了中国网络营销行业的大型门户网站——牛商网。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高效的营销模式,这个只用了20万资金启动的新公司,创办的第一个月就获得了超过15万元的盈利。

“生于互联网,死于传统行业”是张英对自已的评价。经过创业十年来的不断尝试,张英坚信,网络空间才是自己大展拳脚的世界。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张英笑着说,“接下来十年只做一件事——将网络营销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话梅张英网络营销
残菊
话梅西单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深秋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艺术百家 张英
话梅糖是火星通缉犯
话梅北京旗舰店
汽车行业如何“玩转”网络营销——以宝马MINI PEACEMAN为例
网络营销也玩“田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