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树”中采硕果

2009-04-22 04:54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布局谋篇课文教材

魏 敏

一、关于“主题树”的阐释

我们现在的教材,编排十分合理,可操作性强。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教材中选取的主体课文、快乐读书屋、能说会写、日积月累、知识窗……的内容都紧紧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编排设计。

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应紧紧围绕主题单元选取的文章,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生学会分析文本、解读文本的方法,教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与要领。并把此知识点以“树”的结构、外形制作单元知识网络图,使抽象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化、形象化、具体化,把知识点简单、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1.以单元主题定“树干”。

一棵大树要成长,首先要有“树干”,我们的“主题树”也是一样,首先要学生明确“主题”。在学生的头脑中,把这棵大树的“树干”先立起来,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浏览整个单元内容,将单元主题定为大树的树干。

2.习得方法撑“枝杈”。

教材中的每篇主体课文都是编者们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其实也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是让学生习得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方法,并从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其中“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法即为大树的“枝杈”,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深入分析的。

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习得哪些方法,确定“大树”的枝杈部分。

3.深入分析添“绿叶”。

在其余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上紧紧围绕先前与学生一起确定的“主题树”的内容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深入分析教材,体会作者选材的用意、布局谋篇的方法、遣词造句的精当之处,并读出作者表达的思想,读出理、悟出情、习得法。

4.内化整理采“硕果”。

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利用“能说会写”的教学时间,把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拓展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组织学生一起分享“主题树”上丰硕的“果实”,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自己查到的资料,得到的收获,并试着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整理自己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同总结学到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方法,一起回顾一个单元学习过程中拓展积累的知识,结合单元写作要点合理进行写作。

就这样,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活资源、阅读资源,引领学生体验语文、积淀语文、超越语文……

二、“主题树”的具体操作方法

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教科版4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六单元为例,说说“主题树”具体的操作办法。

1.教材安排。

讲读课文:《长城》《莫高窟》。

快乐读书屋中选取的文章是《黄鹤楼》。

能说会写和语文七色光安排的也是中国名胜相关的知识。

2.以单元主题定“树干”。

教师准备好一张大纸,将一棵画好的大树贴在黑板上,随后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整个单元,由学生概括出来的主题内容为“中国建筑文化”。

教师随即把“中国建筑文化”写在“树干”上,定为“主题”。

3.习得方法撑“枝杈”。

接下来,教师要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主题内容的信息,并由说的正确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笔,把自己围绕主题想习得或查找的问题写在“主题树”上,整体上确定主题树的“粗枝”。

本单元学生要掌握文章的结构、构段方法、渲染感情的方法、其他(中国名胜建筑古迹、赞美名胜的诗词……)这几个部分。

写好后,将这棵“主题树”贴在班级显眼、学生又够得着的位置,方便学生及时填补。

4.深入分析添“绿叶”。

在其后的篇章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主题树”确定的几方面进行教学,并随时引导学生填补“主题树”上的有关内容。

结构:《长城》:“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莫高窟》:总分总,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黄鹤楼》:古诗、传说引用。

构段方法:《长城》:围绕一个词语写具体,第一自然段“长”,第二自然段“构造”,第三自然段“奇迹”;

《莫高窟》:过渡句、中心句、排比句。

情感体现:《长城》:联想增强情感;

《莫高窟》:细致描写抒发情感;

《黄鹤楼》:引用故事激发情感。

其他:学生查找了关于中国其他名胜建筑古迹的图片、文字介绍,赞美名胜的古诗词

总结时,及时引导学生将总结的方法、掌握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及时填写或张贴在“主题树”上。

5.内化整理的“硕果”。

一个单元学习过后,学生不论是在篇章结构上、构段方法上,还是在情感体现上、知识拓展上,都收获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方法,提升了新的能力,教师再结合已有知识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学生的单元习作将变得得心应手。

经过几段时间的尝试研究,我发现利用主题课文,习得语文精彩,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剂良方。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工农兵小学)

猜你喜欢
布局谋篇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让作文因阅读教学而精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