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策略

2009-04-29 04:37门大泉
声屏世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婚恋交友

门大泉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电视荧屏几乎一夜之间冒出数十档“电视婚恋交友”节目,而且都是在黄金时间播出,可谓盛况空前。这类节目缘何红火,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又如何,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兴起的原因

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日益新锐、活跃。传统婚恋观念束缚着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思想,他们急需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以打破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的异性交流的方式。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出现将隐秘、含蓄的婚恋交往放到了明处,为异性交往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交流空间,达到了人们渴望展示自我的目的,将私密的个人情感问题,由人际传播变为大众传播,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同时,这类节目也为日常紧张、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另外,在媒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电视台也在挖空心思不断开发能招揽观众的节目样式。从制造惊险刺激的场景,到提供巨额的物质奖励,再到集体狂欢式的电视娱乐,电视的商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电视婚恋交友节目正是在消费文化兴起的背景下诞生,它在快感、俗化的外衣下,传递着服务性的内容,并取得了颇高的收视率和丰厚的商业回报。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视节目样式和表现手段的日益丰富,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对电视创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喜新厌旧是大多数观众的心理需求,他们寻求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寻求新的尝试。2003年,于1996年开播的《非常男女》在台湾停播。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玫瑰之约》在经历了停播改版、复播改名的波折后,仍难以遏制收视率下滑的颓势,终于在2004年“下岗”。此后的几年间,全国原有的这类节目步其后尘,纷纷停播,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影响日趋式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缺少创新。1998年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一炮走红,各电视台“群起而效之”。这些节目不但名称大同小异,连节目内容、环节上的“起承转合”也都基本雷同。观众的收视心理就在这样“千人一面”的轮番轰炸中达到了饱和,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观众没有了最初的惊叹,没有了“炫”“酷”的审美新鲜感,加上电影、电视剧、戏剧在展示人们情感世界方面已经更加开放、丰富,这类流于表面化的节目便更显尴尬。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各地许多电视婚恋交友节目收视率不断下滑。

娱乐过度。为适龄青年男女牵线搭桥,无疑是电视婚恋交友的首要任务。然而,一些电视“红娘”的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娱乐功能逐渐强化。面对需要真诚诉说的爱情话题,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在荧屏上的表现充满了游戏感,表演大于真诚,作秀大于牵手。这种表演和作秀,严重伤害恋爱男女的坦诚和信赖。过度娱乐使得电视婚恋交友节目距离“成人之美”的初衷渐行渐远,形式雷同的“红娘”令观众乏味,过多的娱乐元素让人与人的真诚交往渐行渐远,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淹没在娱乐风潮之中。服务和娱乐的关系失度让娱乐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让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失去了以往情绪高涨的观众。

格调不高。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不同程度地存在格调不高的现象。如节目中嘉宾谈论的情感话题过于前卫、过于敏感,不符合中国国情,让人听后脸红心跳;对有争议的爱情问题缺乏必要的引导,混淆了人们的视听;主持人一味恶搞,言语轻佻浮浅,让嘉宾下不来台……更有甚者,把低俗当成美,恶意误导观众,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如2007年深圳卫视《超级情感对对碰》被广电总局叫停,原因就是主持人让芙蓉姐姐出丑,内容低俗引起观众抗议。

嘉宾匮乏。嘉宾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严重下降,使这类节目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节目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并且逐渐退出了年轻人这些主力观众的视线。现在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许多已经变成了老大爷、老大妈重温青春梦想的辅助工具。嘉宾缺乏带来的后果影响到了广告商的投入,以《玫瑰之约》为例,广告额由鼎盛时期的每年2000多万元,滑落到停播前少人问津。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发展策略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作为电视台经营的产品之一,也遵循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研究这类节目创作实践的得失,其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发展的症结,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延长其成长期和成熟期,推迟其衰退期的到来。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该制定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策略。

坚持高品位。作为大众精神产品的制造者,电视传播者有必要担负起提供“健康有益”产品的历史使命。应该看到,许多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作为我国大陆第一档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上海东方电视台1998年1月开办的《相约星期六》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键在于真诚和高品位。有观众在网上留言:《相约星期六》最让人难以抗拒的就是那股“含蓄美”,不像现在的一些电视节目,以揭露个人的私事来吸引人的眼球,时间长了会让观众嗤之以鼻。2008年齐鲁电视台的《青春好朋友》节目,组织参加节目的嘉宾到山东省红十字会做志愿者,他们搬运物资、看望伤员、捐款捐物,为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做贡献。青年人在奉献活动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同时,节目的品味也得到提升,《青春好朋友》在观众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突出服务性。服务性是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首要特性。除此之外,片面强调其他特性,都有违创办这类节目的初衷。《相约星期六》能长达十多年仍然富有生机和活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服务性。该节目的制片人潘秋华说:为什么有的节目要停改?因为他们把爱情当成游戏,只追求娱乐性。我们这个节目除了通过发挥嘉宾的个人才智来增加趣味性之外,还尽量确保嘉宾们身份和心态的真实,有了“真实”这个基础,节目才有“服务性”。服务性始终是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杀手锏,节目制作者应该对此有高度认识,并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予以充分体现。

多手法融合。谈话、聊天是电视婚恋交友节目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然而,服务功能的更好体现并非只有单一手法。如《相约星期六》中嘉宾游戏、心理专家解析等环节,都是帮助嘉宾增进互动了解的有效形式。2008年最新改版的《相约星期六》打破了演播室的狭小空间,增加了短信参与以及场外直播等互动的成分,使得收看电视的观众也能参与节目,随时发表点评,或者直接把“求爱短信”发给某位中意嘉宾,成为节目中独特一景。另外,场外嘉宾也可以进入到节目现场,给现场的“爱情竞逐”增加了更多变数。其实这些新的表现手法,就是吸收了直播节目、专题节目、选秀节目等众多节目的优势。多手法融合,博采众长,把这些优势集中在一起,就会造就电视婚恋交友节目新的辉煌。

情感真人秀。为了弥补“速配”带来的缺憾,不少电视台纷纷尝试国外真人秀形态婚恋交友节目。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浙江卫视推出的《男生女生》,这档全新的外景交友节目,依托各地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突破了以往嘉宾在演播室交友的格局,真实彰显恋爱的过程和细节,令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男生女生》让青年朋友们和阳光海滩、青山绿水来个亲密接触,通过六男六女集体观光旅游、搞公益活动,让嘉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当中,互相深入了解,敞开心扉结交知心朋友。2008年10月《男生女生》又推出了“相亲真人秀”,每期真实纪录一名城市单身青年生活中相亲的故事。观众可以总结相亲者的成败得失,也可以与其联系,成为下期节目的约会对象。整个节目真实自然,注重人的内心情感交流。节目播出后,收视率提升,观众反映较好。

开拓嘉宾源。嘉宾问题事关婚恋交友节目的存亡、发展,必须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新移民占了不小比重,人们的思想也很开放,嘉宾问题不是太突出。而一些省、市级电视台在寻找参加节目的嘉宾方面,压力比较大。可喜的是,电视节目创作者已经在尝试各种方法开拓嘉宾源。如齐鲁电视台的《今日有约》除了演播室常规节目之外,也搞过大型企业专场,还录制过多期教师、IT工程师、音乐人、打工者、留学生等行业专场节目。这些特别节目的举办既扩大了嘉宾来源,又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此外,栏目组还成立了交友俱乐部,在为不同场次嘉宾提供相识机会的同时,吸引社会上的新人参加活动或节目。《青春好朋友》作为《今日有约》节目的升级版,2008年在山东省6个市陆续举办了当地适龄青年的相亲大会,在扩大节目影响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愿意参加节目录制的优秀嘉宾。

多媒体互动。电视婚恋交友节目要想留住年轻的观众,必须实行多媒体互动的传播策略。报纸、杂志要对节目多加关注,广播、电视、网络实行同步播出,拓展传播的空间。通过电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告诉观众:这个节目之后,还有各位嘉宾的网络和广播在线直播。届时观众对任何一位嘉宾有兴趣、有疑问,都可以上网和听广播,通过QQ和热线电话与嘉宾互相交流,第一时间得到嘉宾反馈的信息。这种无缝隙的信息覆盖,应当是比较理想的传播状态。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责编:邵满春

猜你喜欢
婚恋交友
00后交友到底有多“野”
闲谈“交友”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最浪漫的城市婚恋地标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婚恋心理探秘
交友小木屋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