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影视剧的魅力

2009-04-29 04:37郭克宏
声屏世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小人物普通人影视剧

郭克宏

电视剧《暖春》在江西、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广西、辽宁等多家卫视相继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取得较好的收视效果。这部电视剧以一个普通女孩的命运为焦点,叙述了几个相关家庭的不同人生态度。一时间,“亿人皆哀好小花,亿人皆骂坏香草,亿人皆叹宝柱爹”。①

关注“小人物”的影视作品不是近几年才出现,早些年就有像《渴望》《蹉跎岁月》《北京人在纽约》《篱笆·女人和狗》等一些富有生活色彩、充满现实关照的作品。近年来,在“古装剧”“帝王戏”退热之后,众多影视剧将目光投向普通人,将他们波澜不惊的生活经历搬上屏幕,形成令人不可小觑的“小人物”热潮,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个也不能少》《金婚》《生存之民工》等等。

在这些充满家长里短的“小人物”影视剧红火的背后,不难发现催热“小人物”影视剧的“三大理由”:这类剧目符合大众的收视心理,能创造较高的收视率;制作单位投入不需太多,能够实现低成本运作,减少市场风险;体现了社会倡导的时代精神——人文关怀。

符合大众收视心理

在电视技术发展带来的高密度频道并存的今天,电视观众“牛不吃草强按头”现象已不复存在,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小人物”影视剧大多具有吸引观众眼球的魔力,剧中的人和事贴近大众的收视心理,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首先是符合观众的好奇心理。在我国传统文艺作品中,“英雄谱”系列是最吸引人和感动人的篇章。抒写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成为中国影视剧崇高的思想主题。《长征》《延安颂》《井冈山》等一大批革命历史经典,塑造出开天辟地的领袖和叱咤风云的将军等伟人群体;《高山下的花环》《历史的天空》《亮剑》等表现了中国军人堂堂七尺之躯的悲壮人生和剑胆琴心;《中国神火》《士兵突击》《西圣地》《戈壁母亲》等剧,演奏出一曲曲普通人为理想、为国家事业献身的雄浑交响曲。这些剧目为观众树立了一个个高大光辉的艺术形象。虽然这些英雄曾使大家热血沸腾,但在人们潜意识中,只有伟人、英雄和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的形象才能进入影视剧。当观众有一天发现一个普通家庭、一群并没有 “丰功伟绩”的普通人上了影视剧,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与大伙一样的鸡毛蒜皮的琐事出现在荧屏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很新奇:原来,普通人也能上影视!

其次是符合观众的贴近心理。对大多数人来说,伟人和英雄都很遥远,惊天动地的事情也很少碰上。在他们周围生活的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所发生的也都是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之类的普通事。这些事每天发生在自己周围,他们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当他们从屏幕上看到和自家一样的平常生活,便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那些与自己气味相投的“朋友”和水火不容的“敌人”。熟悉的生活场景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对剧中的人和事产生兴趣,并热衷于对他们的功过是非做出判断,从而获得心理满足。曾经自编、自导、自演“小人物”舞台剧《阳台》的陈佩斯一句话道破了这类剧目受捧的原因:“大家似曾相识。”②

第三是符合观众的求真心理。在当今社会,人们看惯了形形色色的虚假和骗局之后,大凡是“真”的事物便会对人们产生强烈的诱惑:“原生态”食品价格高昂,“原生态”歌手受到拥戴,就连雇主与乡下来的保姆间持续三年半的闲聊记录,也受到大家的疯抢(林白的畅销书《妇女闲聊录》)。 “小人物”影视剧的“真”,表现在摒弃了过去“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理念和非“孬”即“好”的将人物性格扁平化的艺术手法,真实再现“小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减少事件发展过程中刻意安排的“巧合”,在自然平淡中展现生活的真谛。比如,当观众看到像春草、春草娘及不少街坊邻里善良中不乏嫉妒与自私,宝柱对老父气恼的同时不乏同情与心疼的时候,会拿自己的感受和耳闻目睹的人和事来印证这种“真实”。对于这样的“真实”,他们感受着踏实,也就乐于接受。

除《暖春》外,另一部描绘民工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生存之民工》,在春节期间曾在齐鲁电视台播出,当天就收到11574位观众的短信和电话。同时,该剧曾在天津卫视的收视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在北京电视台也创下过15%的高收视率。③

在电视行业,高收视率就是广告高收益的代名词。弄清了这层关系,也就找到了这类影视剧火爆屏幕的根源。

市场准入门槛低,风险小

文化体制的改革使许多影视剧制作单位(包括电视台本身)的身份发生改变,往日衣食无忧的“宠儿”如今变成搏击市场风浪的主体,其经营者们不得不考虑市场机制作用下资金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关系。影视剧制作是一个高投入产业,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影视剧制作者都是财大气粗的阔佬,有能力一掷千金、得心应手地制作气势恢弘的大手笔。更多的实力有限的制作单位不愿意冒很大的市场风险,资金少而又想在影视剧领域施展才华,制作“小人物”影视剧就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小人物”影视剧的突出特点是人物少、场景简单,这是其低成本运作的关键因素。室内电视剧《渴望》《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场景仅限于室内,布置几间屋子就行;像《暖春》《一个也不能少》《金婚》等影视剧虽然也有外景,但场景不多,也很简单,一块田地、一条街道、一个车间,无需特别的装饰布置。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投入多少与最终艺术效果没有必然联系,低投入同样能生产出收益好的艺术精品。以电影版《暖春》为例,在电影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里,农村题材片本身就没有优势,又由一家地方电影制片厂——山西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乌兰塔娜是新人,投入只有200万元,两个主演,一个小学生,一个是名气也不大的老人。这样一部没有任何招牌可打的影片,在根本不可能投入大量宣传经费的情况下,进入主流院线的可能性几乎等同于零。但是,经过努力影片成功了:共卖出拷贝360多个,票房收入达到1500多万。对于大腕来说,1500万可能不足挂齿,但这实在是影视界低成本运作的成功典范。对于大多数实力不够雄厚的影视剧制作者而言,从“小”入手,可算是独辟蹊径。

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

人文精神是当今社会价值观念的最强音。人文精神是指社会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生命的尊重。具体地说,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从众多普通人身上折射出来的、觉醒的人本身的尊严意识,包括生存尊严意识、生命尊严意识、人性尊严意识。这种尊严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正是伴随时代的进步与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入,大多数普通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视野进一步开阔,生命进一步激扬。

在现代社会,人文关怀已经从原先的侧重教化,发展为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等的关注和保障。因此,提倡人文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小人物”作为最容易被社会忽视的“弱势群体”,能够频频成为影视剧的关注对象,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电视剧《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父亲瞎,儿子聋,媳妇哑。他们虽然都不是正常人,却努力与命运抗争,要过上正常生活。虽然他们家缺少语言,但他们不缺少常人的喜、怒、哀、乐,不缺少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以《关于我父母的一切》而荣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南帆慨叹说:“父亲和母亲肯定是属于默默地生、默默地死的那一批草民。他们太普通了,他们的经历丝毫算不上惊心动魄。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他们身上发现了‘时代这个词。”④这正是“小人物”影视剧的伟大之处——一群“小人物”的表现可能筑就一座时代的精神丰碑!

镜头下这些身份卑微的小人物身上所闪现的真善美及永不屈服的人性光辉,正是对当代主旋律的张扬,也是影视作品实现自身的教育意义之所在。电视观众在鸡零狗碎的剧情深处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正如一名网友看过《金婚》发出的感慨:如果你的婚姻不幸,你就看看佟家大女儿,这个坚强的女人历经了婚姻的不幸打击后,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勇敢地继续追求自己的幸福;如果你患了难以启齿的病症,你就看看佟家二女婿,在男人的尊严遭受强烈打击面前,这个男人没有选择轻生,在亲人的鼓励下坚强地活着;如果你的爱情不顺利,你就看看佟家的多多,这个倔强好胜的女孩在历经沧桑后最终找到美好的归宿。⑤

总之,“小人物”影视剧有理由、也能够反映社会大舞台,并成为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主角。只要主创人员有眼光、肯努力、会运作,“小人物”影视剧也能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创造佳绩。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栏目责编:曾鸣

注释:

①《<暖春>四家卫视首播 荣登卫视排行榜冠军》, 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2008/12/23。

②③④ 燕舞,杨丹:《平视角度观看生活小人物占据出版视野》,人民网,2005/04/17。

⑤王半醉的博文:《看<金婚>有感》,http://www.sf108.com/blog 2008/06/24。

猜你喜欢
小人物普通人影视剧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