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应用多巴胺的几点静脉保护措施

2009-05-06 03:35杜宪彬王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8期
关键词:生理盐水针头药液

杜宪彬 王红梅

多巴胺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改善周围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等作用。在本院新生儿病房中常用此药治疗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休克、重症肺炎等。但该药容易刺激注射部位皮肤由红变白,形成皮肤瘀斑甚至皮肤坏死等皮肤损坏,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液中,我科护士采取的静脉保护措施如下。

1 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部位

用药前对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及局部静脉进行了解,以降低对血管的损伤,保护血管,防止渗漏,应该避开关节附近血管,如腕关节和踝关节,选择血液流速较快、较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头部两侧的颞浅静脉、上肢的手背静脉、贵要静脉等较为合适。尽量不要选择下肢静脉穿刺,其次不要选择头皮正中静脉。

2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并改进针头固定方法

尽量选择细、短的留置针,以减少机械性摩擦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利于血管的自我修护。我科选择美国BD公司的24G留置针。留置针接头皮针,头皮针接装有3~4 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穿刺后见回血良好,先缓慢推注生理盐水,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注射部位无渗漏再接药液,用3M无菌透明胶布固定,并把Y型处由下向上盘旋1周后用写清注射日期和时间的不干胶固定。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得超过3 d。

3 最好不要与静脉注射或输液在同一通路

因为不能保证多巴胺匀速进入血管内,还有可能涉及配伍禁忌;不得在多巴胺组液体中加入高渗液体,防止因稀释液高渗而使组织间液渗透压升高,加重局部肿胀。

4 环境适宜

一般对应用多巴胺的新生儿,最好在暖箱中进行,避免由于室温较低、液体过凉、血管痉挛而发生液体外渗。

5 合理安排输液部位,严密监护,加强责任心,多巡视,适时、及时处理

微泵注射多巴胺时给予两条通道,一个为备用通路,另一个通路用于微量泵输注多巴胺,如发现皮肤苍白可将多巴胺的一路换到备用通路,这样经常更换部位,可以减少对同一血管的刺激,减少坏死的发生率。药物在一个部位持续泵入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 h。每15~30 min巡视1次,翻身、拍背、吸痰、喂养、换尿布时首先观察药液有无外渗,但不能完全依赖回血,针头回血快,说明针头在血管内,但要注意观察血管渗漏情况,特别对出生1~2 d内患儿头部皮肤的观察,因此时的患儿头皮仍有生理性肿胀,要注意局部肿胀有否增加。特别是危重患者,护士要做到心中有数,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弹性、有无肿胀、对触觉的反映。在输液过程中患儿时有躁动,针头移位脱出,易造成药液渗漏,如有外渗、肿胀,要立刻拔针,并且在拔针前用生理盐水2 ml缓慢推注,对局部滞留药液进行稀释,拔针后0.5 h,应用50%硫酸镁湿敷于注射部位,加用维生素E涂抹,一般在半小时内肿胀减轻。如有苍白,未肿胀,可继续观察,药液注完后用生理盐水2 ml缓慢推注后拔针;如出现肿胀,就要及时处理,用50%硫酸镁湿敷,而且要注意保护。

6 对泵药结束后仍使用的血管

需应用3~5 ml生理盐水缓慢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以避免局部多巴胺的血药浓度太高或药液滞留于局部血管和周围组织持续受损。用药结束后应选择正确的拔针方法。关闭微泵开关,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一般为5~10 min,切忌在按压处移动棉签,按压的力度要适中,以避免药液从穿刺点向深部组织渗漏。

猜你喜欢
生理盐水针头药液
生理盐水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药液熏蒸坐浴 治老年阴道炎
牙龈炎冲洗剂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对比观察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对腹式子宫全切患者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
报复
各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