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2009-05-13 06:00潘红强
群文天地 2009年21期
关键词:西吉县文化产业文化

西吉县是宁夏南部的农业大县,也是文化大县,全县48万人口,回族占52%。葫芦河发源于此地,并流经全县十多个乡镇\长150多公里,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渭水流域成纪的属地,有深厚的中原农耕文化。西吉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段北道,东西方文化的流传和人口不断迁徙又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为此,西吉县的文化底蕴深厚,多种文化相融并举,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西吉县的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目前,全县文化事业机构齐全,布局合理,县城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工团、新华书店等6个文化企事业单位,乡镇有19个文化服务中心,有306个村级文化室和社会兴办的150家文化娱乐场所,已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全县从事文化工作者近400人。

一、西吉县文化产业现状调查

目前,西吉县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形成混合经济形式,公有制主要是国有事业单位为主体,主要从事公益性营运;私有制主要是个体和私有制,主要是网吧、文化娱乐场所、电子音像制品、图书、打字印刷等。传统产业(即公有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正在体制改革中艰难地探索发展的新路子;新型产业(即私营、个体户等)小而零散,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经营体系。

(一)传统产业(公有制):一是演演艺业。县专业文艺团体每年在保证全县公益性宣传演出和各类文艺汇(调)演外,营业性演出150场,收入大约10万元左右,发放职工差额工资大约6万元(有些年份义务演出多,营业性演出场次减少)。二是电影业,滑坡严重,处在低谷,城市影剧院放映已停业,农村电影放映按照"2031"目标,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全年放映总计3800场。发行收入按8元计,约3万元;放映收入每场按20元计,约7.6万元;费用和影机折旧提成25%,约1.9万元;发放职工差额工资约5.7万元(这是按照实施“2131”工程,从理论上推算,但实际上不尽使然)。三是图书发行销售。新华书店是我县唯一的国有文化企业,条块管理模式,业务是区上垂直管理。以2008年为例,发行销售收入881万元,其中门市销售收入38万元,完成利税26万元。四是西吉县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诸如刺绣、剪纸、雕刻、泥塑、工艺品制作等在民间广泛流传,有着巨大的潜力,但还没有真正的开发利用。

(二)文化旅游业:一是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营运,主要以扫竹岭云台山石窟群文化古迹为主,云台山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2008年接待游客7.29万人,收入32万元。二是将台堡红色旅游,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已经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接待游客5000多人,门票收入1万元。旅游业体制目前是政(事)企混合。

(三)新型产业主要是个体(私有制),有网吧、歌舞厅、音乐茶座、酒吧、电子音像制品、图书、工艺、装潢、摄影、打字印刷、民间工艺品、艺术教育培训、民营文艺团体等,这些新兴的文化产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体150多家,从业人员400多人。目前,文化市场经营还在起步阶段,规模小而零散,一部分经营摊点的产品质量低,没有形成规范化和规模化经营。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文化馆、图书馆没有真正开展文化有偿服务活动,而是只靠出租活动用房增加创收。我县的文博事业,古钱币收藏独具特色,被海内外誉为“华夏钱币收藏第一县”。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古钱币和人文古迹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文化产业的现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文化产业门类还不够齐全,文化产业的结构还不够合理。文艺创演比较活跃,但影视、图书、文学艺术等文化生产发展缓慢;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比较活跃,文化精品生产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显得相对贫乏,也缺少经营高雅文化、经典文化的经营者。因此,文化产业不能适应多层次群众文化需求,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

其二,文化产业不能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其投资远远低于其他产业,并且主要靠政府投资,投资体制和机制的单一性严重约束文化产业的发展,亟待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制,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其三,文化产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顺畅。政府缺乏对文化产业强有力的宏观管理和调整,管理体制还存在着政事不分、政出多门的情况,政府的职能部门既管文化又办文化,在产业机制上还没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一是多头管理,如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一部分由文化部门管理,但火石寨石窟群等人文遗址由林业旅游部门管理,影响了文物古迹的有效保护和文化资源的整合、配置、开发、利用,再如文化市场管理,政府管理职能分散,文化部门管,工商、城建等部门也管,这样文化市场被人为地分割,部门利益和多头管理会出现管理的盲点、盲区。二是计划模式,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条块分割,行业对垒,约束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不仅非文化系统的实体进不了文化产业的核心部位,即使文化系统的买体也难跨行业经营其它形态的文化产业。

其四,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最大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智力资源。但目前,我县从事文化事业的各类专业艺术人才短缺,文化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职工,学历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三、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西吉县文化产业的现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认真研究,提出对策,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走出文化事业发展靠国家支持保障的误区,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要认识到新时期、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树立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重要途径的观念,树立市场竞争和自我加压、自我发展的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赢的新思路。

(二)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解决政事不分、政出多门的问题,有效地实现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管理。继续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我县属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积极争取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增加文化产业的投资,并保障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团体,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

(四)对全县传统的文化严业要进行重塑形象,打造品牌,发挥资源优势。以形象品牌催生市场需求,以满足市场为目标,充分利用文艺创演,古钱币收藏的资源优势。一是在保证公益性宣传演出基础上,每年营业演出200场,演出收入20万元。二是要注册启动吉钱币流通市场。三是开发刺绣、剪纸、雕塑、工艺品制作等民间文化产业和民俗文化产业,组建民间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四是大刀开发农村电影市场,在保证农村电影“2131”日标实施的基础上,每年放映增加到5000场(次),发行放映收入15万元。

(五)要正确引导、培育、繁荣文化市场,对新型的文化产业,诸如电子音像制品、歌舞厅、网吧、民间工艺品、图书、工艺、美术、摄影、装潢、打字印刷、音乐茶座、酒吧等要逐步整顿规范,逐渐萎缩小而散的摊点,组建集团(公司),逐步形成规范的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和信誉占领市场。

(六)要加强管理,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规范的市场秩序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规范文化经营活动,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七)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旅游产业主要是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带动其它相关行业的繁荣。西吉的旅游文化产业主要有扫竹岭石窟群为代表的古人文景观,以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为代表的红色之旅,以单南清真寺为代表的回教民俗文化,以火石寨丹霞地貌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党家岔震湖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要以文化提升旅游产业的品位,以文化的旗帜引领旅游业的发展。

(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公益事业单位,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鼓励他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积极开展文化有偿服务活动,组建文化服务公司,以文补文,以文养文,增强造血功能,以保证文化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潘红强,男,汉族,大学,现就职于宁夏西吉县红耀乡文化服务中心,群文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西吉县文化产业文化
试述西吉县引进“宁薯17号”及种植新技术示范推广成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基于遥感和GIS的黄土高原西吉县土壤侵蚀评价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