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常见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2009-05-23 11:05夏秀红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9年3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

曹 静 夏秀红

摘要月季为广泛种植的花卉之一,但月季锈病、白粉病、黑斑病、枝枯病等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本文综述了月季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月季;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月季属于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枝干多刺。月季为国际香型,以花瓣、花蕾为原料可用于提炼香精月季油,应用于高级香水、医药、食品、化妆品、香精、香料、食品、精细化工、高级工艺品等工业。同时月季还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销量和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同时月季病虫害也逐年增多,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月季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笔者总结了生产上常见的月季病害的症状、防治方法等。为月季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月季锈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受病叶片正面有不显著的性孢子器。叶片背面或叶柄上生桔红色锈孢子堆,以后可在叶片背面散生桔黄色的夏孢子堆。冬孢子堆初为桔红色,后成深棕褐色,最后成黑色。

病原

鞋寄生锈菌,主要有蔷薇多胞锈菌和蔷薇锈病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除以菌丝在病斑处越冬外,亦能以夏孢子和冬孢子越冬。次年冬孢子荫发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夏季的高温亦能促进冬孢子死亡。因此,在冬季长而寒冷的地区和夏季温度较高的地区,一般病害不太严重。相反,气候四季温暖,多雨或多雾的地区及年份则病害严重。夏孢子也可终年存活,并成为主要的侵染源。

防治方法

①结合清理庭院或花圃地、季节修剪等措施,清除病枝、病叶,减少侵染源;②适当增施钾镁肥料,在非碱性土壤上适量适用石灰,增加植物的抗病性;③用波美0.5度-0.8度石硫合剂或0.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春季至秋季喷洒植株,约15天喷1次。在大面积清除病叶困难的地区,也可于秋末或冬季喷波美2度的石硫合剂,铲除病菌。

月季白粉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嫩叶染病初发病时嫩叶正、反面产生白色粉斑,扩展后覆满整个叶片,后变成淡灰色,有时叶色变为紫红色。致新叶皱缩畸形。成叶染病初在叶上生不规则粉状霉斑,后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叶柄、新梢染病节间短缩、茎变细,病部表面也覆满白粉,叶柄及皮刺上的自粉层很厚,不易剥离。花蕾染病萎缩枯死,花萼、花瓣、花梗畸形。失去药用及观赏价值。

病原

蔷薇单囊壳菌和毡毛单囊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部后期出现的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无性态分生孢子成串,椭圆形至腰鼓形,无色。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上越冬。有些地区和寄主上以闭囊壳越冬。翌春病芽萌动,病菌随之侵染叶片和新梢。直接侵入或气孔侵入。温室、塑料棚内,分生孢子能终年不断地繁殖,借风雨传播,且耐寒能力强,0℃也不致丧失其活力,因此分生孢子也是重要初侵染源,能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方法

①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现病叶及时摘除;②加强管理,发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要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轻发病;③发病前喷布石硫台剂保护;初期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胶体硫50倍液、碳酸氢纳2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9000倍液、波美0.2度0.3度石琉合剂。

月季黑斑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柄、叶脉、嫩稍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褪绿,正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黑色,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

无性态为蔷薇纺线菌,属半知菌。分生孢子盘生于角质层下,盘下有呈放射状分枝的菌丝。

发病规律

陆地栽培时,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及枯枝落叶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温室栽培则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雨水、灌溉水的喷溅传播。分生孢子由表皮直接侵入,生长季有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结合剪枝清除病枝。休眠期喷波美度3度的石硫台剂,杀死越冬菌源;②改善环境条件,通风透气,降低密度,氮、磷、钾肥要适量:③发病期间喷洒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0倍液。7天-10天喷1次。

月季枝枯病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枝干部位,尤其是剪口分枝处。茎刺相互的擦伤及嫁接口处也常见发病。病斑大小和形状随树龄而有很大变化。发病部位初起为淡褐色或略带红色的小斑点,然后扩大呈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央浅褐色,有红褐色和紫色的清晰边缘,与茎的绿色对比十分明显。后期病斑凹陷,上面产生许多黑色小颗粒,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随着分生孢子器的增大,其上面的表皮出现纵向裂缝,潮湿时涌出黑色的孢子堆,此种裂缝为枝枯病特有的症状。老病斑边缘比周围的组织隆起。大的溃疡斑可以由小病斑相互连合而成,也可由单个病斑发展而成。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引起病部以上的枝条枯萎死亡,甚至全株枯死。枝枯病一般只发生在枝干部位,但有时亦侵染已感染黑斑病的叶片。

病原

为伏克盾壳霉,又名蔷薇盾壳霉,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盾壳霉属。有性态为盾壳小球腔菌。分生孢子器生于枝条的表皮下,近球形,器壁膜质,黑色,有孔口。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座在病枝或其他病组织内越冬。春雨及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即涌出分生孢子团,孢子随风雨飞溅或随水滴顺茎下流传播,成为初侵染源。病菌为弱寄生菌,一般只能从休眠芽或伤口等部位侵入。因而嫁接及修剪时的切口、枝条摩擦造成的伤口,以及昆虫为害的伤口等处最容易感染病害。老病斑内的菌丝体在有利条件下也能不断地扩大为害。该病害一般在多雨潮湿地容易发生,凡茎部受伤、管理不善、过度修剪、施肥不足、受旱、受涝、土壤瘠薄、树势衰弱的植株发病均较为严重。冬季用覆盖物防寒,或春季覆盖物揭开较晚,均易诱发此病。此病在广州6月-9月份发生最严重。

防治措施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修剪病枝并烧毁,修剪应在晴天、干燥之日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修剪口可用1%硫酸铜消毒,再涂以1:1:15的波尔多液或其他保护剂;②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③药剂防治。在生长期可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800倍液,或用0.1%代森锌与0.1%苯来特混和液喷洒均可;休眠期可喷洒石硫合剂。喷药时要注意喷布枝干,预防病菌侵染。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
浅谈红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思考
刍议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方法
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