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崇敏:追求改革政绩的官员

2009-05-26 07:31
中华儿女 2009年5期
关键词:政绩改革教育

余 玮

他每次就职,都会引发一个地方或一个系统的“大地震”,许多举措曾遭到多方质疑。

面前的他温文尔雅,很难将很多雷厉风行的改革与他联系在一起。

当问到罗崇敏所做的一切是不是为了追求政绩,他直言不讳,铿锵作答:“一定要政绩,领导如果不要政绩是对组织的不负责,对人民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必须要政绩,但是这个政绩一定是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的政绩,而不是为个人牟利的所谓‘政绩。”他说,做官就得做出样子,做出政绩,决不能做昏官,也不能做庸官。

“接生婆”的教育情怀

“能和大家共同肩负起全面发展云南教育事业的使命和责任,感到光荣和自豪。‘君子不器,我将‘临事而惧,虚心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全面履行职责……”这是罗崇敏在2007年底就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之时在厅机关干部大会上的感言。

一般人不知道,罗崇敏对教育事业有着挥之不去的感情。早年任江川县副县长时曾分管教育,后曾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一路走来,他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并曾经是一名乡村代课教师。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罗崇敏被迫中断了初中学业,“满怀热血”地投生入到这场运动中,“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来到了江川县当时最偏远、最贫困的雄关公社当知青。

知青岁月里,更多的时候是在地里干农活,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期间,他先后当过宣传员、代课教师、赤脚医生等。

“放松!用力!再用力!”一名额头布满细密汗珠的年轻男子,一边用手轻压着躺在床上的孕妇,一边柔声地安慰着她。孕妇在大声地呻吟、翻滚,声音在寂静的山野里传得很远。年轻男子突然神色紧张起来,他看到的不是婴儿的头,而是一只脚。“胎儿移位了,难产!”年轻男子脑中闪过这一念头。

年轻男子毫不迟疑地伸出两只手,轻柔地顶住婴儿的脚,慢慢地往回缩,直到婴儿的两只脚平了,他才松了手。这一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可年轻男子感觉是那样的漫长,此时,他才发觉,自己的两臂有些酸痛,全身都汗湿了。

产妇痛苦地大叫了几次,一股羊水涌了出来,婴儿的头慢慢地滑了出来。这时,年轻男子熟练地用那黑亮的剪刀在开水里烫过后,“咔嚓”一声剪断婴儿脐带,就利索地用温水洗好婴儿,并包扎好。

“哇!哇!”婴儿大哭着,是个男孩。产妇满脸大汗,斜斜地歪着头看着新生的孩子,汗水、泪花和疲乏的微笑一齐涌现在她显得有些苍白的脸上。这时,年轻男子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这年轻男子就是赤脚医生罗崇敏。这是他当年接生时一个场景。

当时,中国农村受落后生育观影响及医疗卫生条件限制,绝大多数产妇选择在家里生产,请村里的接生婆帮助接生。罗崇敏就曾充当过“接生婆”的角色。接受采访时,羅崇敏说:“当时我就开始学医,中医、西医都自学过,《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等好些中医宝典我都读了,西医里的基本医学知识我也学了一些。我当时就拿着书在那,酒精怎么进行消毒,怎么来剪那个脐带,怎么来配合产妇使孩子顺利出生。”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庆幸自己接生时未发生意外。同时让他欣慰的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卫生意识的提高,接生婆在农村早就“失去了市场”。

1972年6月30日,罗崇敏如愿进入江川县化肥厂当工人。期间,当过化工、钳工、宣传员。1981年4月,江川县化肥厂倒闭,罗崇敏又被调到江川中学工作,先是当缮写员,主要负责刻蜡版,其次是顶班炊事员和教务工作。其中,拥有扎实知识基础的罗崇敏还当了1年的代课教师,负责初中和高一的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的教学。

当代课老师的那一年,使罗崇敏亲身体验到身为教师的感受:“这是一个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崇高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所以,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通过继续学习来改变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拥有高度热情的罗崇敏,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和学习后,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被评为全地区和全省的先进教育工作者。

学者官员倾情打造“三明治”政府

1987年的一天,一辆车子开到学校,找到罗崇敏说:“你是不是罗崇敏老师,我们来接你的,调你到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罗崇敏一听,有些惊奇和意外。

于是,罗崇敏由工人身份转干,摇身一变成了江川县政府办公室秘书。8个月后,罗崇敏升为江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政府办公室工作点多面广,事无巨细,非常繁杂,也非常重要,简单地说就是“办公室无小事”。由于政府办工作很重要、很辛苦,更显得这个岗位很光荣,也很容易出人才,也应该成为人才的摇篮。罗崇敏在领导身边工作,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一般都会站在领导的角度、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考虑,这确实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1990年2月,江川县政府换届,罗崇敏因为工作突出、深得大家的信赖,被推荐为副县长候选人。结果,得票比较高,罗崇敏顺利当选为江川县副县长。随后几年里,罗崇敏在仕途上一步一个脚印:1993年,任江川县县委副书记;1995年9月,任新平县县委书记;1998年6月,任玉溪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2000年,任玉溪市委副书记;2001年,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每一步他走得那么踏实,每两三年得到一次升迁。

他说,人的一生不能完美,但可追求完整,包括人生经历方面的完整。“我的遗憾是缺少部队生活的磨炼,只是早年当过红卫兵、红小兵,连民兵都没有当过。”不过,罗崇敏的办事风格俨然一个军人。

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罗崇敏崇尚勤政为民和以人为本,提出要有“三明治”的意识。“三明”,是指明智、明快、明净。明智,就是要富有理智,富有智慧地认识自己的岗位,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富有意志力来团结、依靠大家做事;明快,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干练简洁的行事行为和快捷高效的行事风格;明净,就是要让整个工作在阳光下进行,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严格履职行为,干干净净做官,明明白白做事,塑造清政廉洁的形象。“治”,就是人文之治。他说,科学发展观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落实人文之治,即以人为本,团结和谐,合作做事,共同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外界曾一度对于他改革的争论达到了一个高潮。很多人认为他这是“人治”,而罗崇敏自己却从不避讳“人治”。“改革应该是法治、人治、文治兼有。人治是基础,法治是根本,文治是核心。这里说的人治不是专制,说的是以人为本、发挥改革者和领导集体的主观能动性;法治,指的是改革者的思想和理念依法推行;文治,必须具有改革的人文精神。”罗崇敏主张打造“三明治”政府。

“为人,特别是为官,要勇于去做有争议的大事,做有争议的‘大人,不能平庸,更不能尸位

素餐,不能做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罗崇敏“为官”崇尚改革。

2002年11月,年近50的他成为正厅级的“一方诸侯”,主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当选为红河州委书记,他的改革抱负和改革逻辑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他认为:“当官和做事并不矛盾,官大一些可以多做一些事,还可以多做大事。”

在红河的5年里,罗崇敏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动刀,其中包括推动国企市场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在全州13个县推行乡党委班子直选;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将一些医院整体转制,全州医疗卫生系统全员社会化;改革教育体制,除增加校合资金投入外,还以5万至15万年薪公选招聘蒙自县33所中小学校长;将《红河日报》、红河电视台、红河电台合并为红河传媒集团,集团所有员工的身份都置换为“社会人”,完全采用公司化运作。

罗崇敏的这些“折腾”中,医改是争议最大的改革之一。“接生婆”出身的罗崇敏十分清楚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自己的母亲就是由于在县医院误诊而做手术离世的。“我十分后悔,没有尽到孝道。凭我的位置,我完全有能力为母亲治病找一个好的医院,没有想到她老人家因为一个原本普通的病而误诊,造成我终生的悔歉。当时,我因为工作太忙,没有顾及到,也没有意识到。”罗崇敏说,母亲尽管不识字,但是她是他喜欢读的一本书,母亲这本大书对自己一生影响很大。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罗崇敏的思路方向很明确:官退民进,让市场运作逻辑刺激资源整合,效益盘活。作为全州改革的试点,弥勒县人民医院改称“弥勒县有限责任医院”,院长改称董事长,由全员职工持股。弥勒试点1年后,全州23所县级以上医院只有4所保持国有独资。

罗崇敏特有的温情,使被改革者们颇受感动。医院改制时,罗崇敏就曾保证,“不叫一个人下岗,不减少职工总收入,不留社会保障方面职工的后顾之忧。”人本化操作也是他改革成功的秘诀,“之所以要人本化改革,就是要研究人,要研究人心,要合情合理,改革才能順利”。

事实证明,罗崇敏在红河推行的“医改”方略,完全暗合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其理政的前瞻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主政红河期间,罗崇敏在各个领域进行的多项极具争议的改革,让偏居滇南的红河一时间声名鹊起,也让他自己处在争论的焦点。罗崇敏看似杂乱无章的改革,一时难以被外界理解,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在建“乌托邦”。然而细观其改革,其中的理念却很简单。“我改革一直坚持3个取向:一是市场取向,发展至上;二是民主取向,人心至上;三是和谐取向,稳定至上,改革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样才能得民心。”罗崇敏所有的改革,无不是围绕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本思路展开,这一点从未改变过。

罗崇敏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在红河州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全国引起了“红河现象”的讨论,他自己也被称为“改革书记”。人们发现,罗崇敏离开当年主政的地方后,一些改革举措未能延续。对此,罗崇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我尽量想做前无古人的事,但我绝对做不了后无来者的事。中国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断代史,人们一般不喜欢传承,喜欢用否定别人来证明自己。作为一个领导人,应该有被否定的胸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前进的动力。‘但当身前事,和计身后评,不要怕后者的否定,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了就行了。”

从“三生教育”到“普十三”试点

2007年底,罗崇敏调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

从州委书记到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希望自己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新工作,以极快的速度完成角色转变,提出了发展云南现代教育的理念,构建出了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价值体系,揭示了“教真育爱”的教育本质。

“雷厉风行”是罗崇敏给云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最深的印象,从上班第一天开始,罗崇敏就不断地和各部门领导谈话、了解情况,可以说是不分昼夜。教育厅的改变也从一些细微之处体现出来,比如,文稿缩短了,每次开会的会场都有一个立式话筒,“我要站着讲话”,这是罗崇敏对办公室提的要求。

罗崇敏对形象很注重,正式场合着西装、打领带,开会讲话从不喝水。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脱口而出“尊重”,不能忽视他人的存在。不仅如此,他要求厅机关工作人员注重自身形象,进而提升教育厅的整体形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是我们机关建设的一项内容。在对各处室的走访中,我发现我们厅里有18种不同的门,有的材料不同、有的款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于是,他就把这些材料和款式各异的门换成了统一的枣红木门,并将墙壁粉刷一新。

2009年1月1日起,云南省在33个县市区开展实施基本普及13年教育试点工作。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实施“普十三”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在6至18岁适龄儿童、少年、青年中,实施学前教育1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阶段3年的义务教育试点工作。罗崇敏表示,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试点地区基本普及13年教育,并努力逐步实施免除学费和杂费的免费教育。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省基本普及13年教育。目的在于,延伸义务教育的实施范围,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现代教育进程,提高各民族素质。

据悉,此时云南还有3个县没有完成“普九”。一时间,“普十三”试点工作这个创造性的举措受到质疑。对此,罗崇敏强调,“普十三”有个过程,目前是“实施”,而不是“实现”,从“实施”到“实现”还要近10年时间。“另外,‘基本不等于‘完全,基本普及13年教育,我们的指标相对定的比较低,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我们定的是90%,完全普及是95%以上。另外学前教育1年,我们定的也是90%。此外,不是全免费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相信若干年后逐渐可以减免费用。”

机关党委班子和处级干部公推直选、10个院校党委书记、校长的公选、“三生教育”的推行、学生“减负”的动真格、“基本普及13年教育”的试点……罗崇敏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改革,而且每次改革都带有其鲜明的理念和独特的风格。

他认为,历史上的改革悲剧人物,是在不适宜的时间和空间,做了不适宜的事。他还强调,我们要对改革者宽容,即使他失败了。如果不宽容,那是民族的悲哀。“改革风险大,尤其是政治改革,但是,只要思想上、政治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要有责任心,事业感,任何风险都能抗击,任何打击都能承受。”

他走路很快,在他下基地调研的很多张照片中,他多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最前面。在罗崇敏看来,已经“奔六”的他,改革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必须把握“速度”。特别是颇有些大器晚成的他更是要急于将自己的满腔抱负付诸实施,他从不避讳向改革要“政绩”。

他的政绩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为民、发展、求实一一为民,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求实,就是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实践,尊重科学,尊重群众,讲实话、务实事、求实效。

追求政绩的罗崇敏,蔑视政治作秀,反对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瞎“折腾”。他说,要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正是这样,他主政过的地方,在他离任时呈现在民众面前的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景象。

猜你喜欢
政绩改革教育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政绩”何以成“政债”?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