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是家乡的美

2009-05-31 02:28
祝您健康 2009年5期
关键词:豆汁爱家乡冬瓜

闻 禄

每个人对故土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恐怕正是在外游子感叹“月是故乡明”,“味是家乡美”的缘由吧。普通人如此,名人亦如此。

北京的豆汁,酸不拉叽,还有点米泔水味,是许多南方人喝了一次就不想再喝的东西,然而,它居然使梁实秋魂牵梦绕。这位昔日的“新月派”代表人物,著有《文学之批评论》、《清华八年》,译有莎士比亚戏剧的作家,离开北京后一直寻寻觅觅地想再喝豆汁。有一次在某地发现有“豆汁”两字,赶紧寻迹而去,才知此处所指是豆浆,使他十分失望。他后来在台湾与时隔27年留在大陆的大女儿互通音讯后,曾要求女儿梁文茜买碗北京豆汁给他喝,可当时海峡两岸不能直航,豆汁无法带去。直到1987年85岁的梁先生去世时,他也未能再品尝到家乡的豆汁,想必遗憾不已。

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在生前遗嘱要求葬在高山之巅,以望故乡。有关记载告诉我们,他在最后一次住院期间,时睡时醒,经常梦见家乡的风物。而最让他念念不忘的则是家乡陕西的风味美食,如锅盔、羊肉泡馍等。锅盔是硬饼,陕西作家贾平凹形容它是“敲之嘭嘭,如石如铁”,没有一付钢牙利齿恐怕动不了它。羊肉泡馍被人戏称为“关中国饭”,它的确是种美食,一海碗下肚,20年难忘。

香港“船王”包玉刚是浙江宁波人,改革开放后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他无视宾馆提供的高档菜肴,却说想吃“臭冬瓜”。臭冬瓜与臭苋菜梗是宁波人腌制的家常小菜。常常是冬瓜与毛苋菜梗在同一瓮内腌制,其味酸、成、鲜,当然也是“臭”的。生活条件改善以后,多数人已不愿费力去腌这些东西了。幸而当时宾馆里有位司机的家里还有此物、这才让“船王”享了口福。蒋介石虽居高位,对家乡菜也情有独钟。在大陆时,他的原配夫人毛福梅每年都要为他精心腌制臭冬瓜、雪里蕻、腐乳等家乡菜,让蒋介石品尝。

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尽管他离开家乡山西数十年,可他每天都离不开山西的食物,如莜面、猫耳朵、刀削面,还喜欢山西的羊肉臊子。

刘伯承将军曾有一段时期生活在苏联,苏方招待得很不错,鸡、鱼、肉、蛋都有,可他情思的还是四川家乡的用辣豆瓣酱与蒜苗烧成的回锅肉。有一次,他到成都与邓小平大吃一顿回锅肉而解了馋。

写过小说、报告文学和剧本,当过文化部副部长的陈荒煤,谈起湖北家乡的“炸藕夹”总是赞不绝口。制作时在藕片间填以鲜肉泥或虾仁,外面再裹上一层蛋清面浆,经香油一炸,真是香脆味美诱煞人。

诗人臧克家对山东家乡饭菜印象深刻,总觉得别处同样饭菜的味道不及故乡的好。最有趣的是,他经常参加大会小会,国宴家宴,但他往往只是礼节性地陪客坐上十几分钟就相揖而别,很少动筷。宁可回家后再吃他的生葱生蒜,吃他一直喜爱的、带有乡土味的家常饭菜。

写过《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小说家张恨水是安徽人,安徽被认为是我国豆腐的“发源地”,难怪他在大江南北品尝过诸多佳肴后,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清蒸豆腐与炒千张。他曾写诗记述它们:

黄豆打成瑞露浆,作来豆腐与千张。茶干咸菜冬菰炒,淡酒三杯滋味长。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是江苏太仓人,生活在大洋彼岸几十年,可她记忆中的美昧却是家乡的扁尖、白鱼干和臭豆腐干。当她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时,首先想到的是将它们送到嘴里。

曾经与闻一多、朱自清情谊甚厚的季镇淮教授,江苏淮安人。在他眼里,天下美食首推淮安的狮子头与馄饨。季教授为证明自己的论点,有年在昆明过春节时,就邀约闻先生与朱先生到家中,他亲自下厨房烹制狮子头,客人果然赞美不已。

食是家乡美的缘由何在呢?美食家白忠懋认为:“爱家乡而连带爱家乡菜,这是‘爱屋及乌。”白先生的话颇有见地,家乡情与家乡味确是紧紧相连的、不可割舍的。

(编辑祝健)

猜你喜欢
豆汁爱家乡冬瓜
闷热三伏天 冬瓜可以这样煲
豆汁儿
我爱家乡秋色美
我爱家乡
豆汁 老北京的标志
我爱家乡
豆汁儿
冬瓜搭架栽培技术
聊聊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