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东居住地的诗文考辨

2009-06-03 03:14初建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3期
关键词:李白

摘 要:李白寓家兖州城东门外的这一观点在兖州国际李白研讨会上曾得到了多数与会者的认同,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观点的主要根据是李白的诗文中有“鲁”、“东鲁”、“邹鲁”、“鲁城”、“鲁门”、“鲁门东”、“东鲁门”等称谓。笔者仔细分析了李白的其它诗文,发现这个观点并不准确。

关键词:李白 山东居住地 诗文考辨

1999年笔者到济宁工作,怀着对诗仙的崇敬,节假日常去登太白楼。由于传统的说法和太白楼及李白洗砚池为证,笔者毫不怀疑地认为李白在山东就安家在济宁。2001年笔者调到兖州工作,发现市里有个青莲祠,问一下缘由,得知李白在山东时安家于兖州。这便引起了我的兴趣和疑问,李白到底安家济宁还是兖州,亦或先居济宁后居兖州、先居兖州后居济宁?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先后访问学者、查资料、进行实地考察。首先得到的答案是李白居家济宁因无确凿证据已被学术界否定。然后查兖州县志和新编兖州市志,在新编《兖州市志》中发现1994年曾在兖州举办过国际李白研讨会,市志还附有王伯奇同志的《李白到山东家居在兖州》、徐叶翎同志的《李白居家东鲁考辨》、武秀同志的《从近年出土文物看李白在山东寓家地点》三篇文章。三篇文章异口同声地认为李白山东寓家在兖州。随后又在《20世纪李白研究论文精选集》中看到李白研究专家安旗的《李白东鲁寓家地考》一文,其观点是李白寓家兖州城东门外。这一观点在兖州国际李白研讨会上得到多数与会者的认同,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上述四文之所以确定李白寓家在兖州的主要根据是李白的诗文中有“鲁”、“东鲁”、“邹鲁”、“鲁城”、“鲁门”、“鲁门东”、“东鲁门”等称谓。唐朝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兖州改为鲁郡。四文的作者就此便大做文章,说“由于鲁郡兖州地处天下之东方或唐王朝国之疆域的远东地区”,因而李白诗中的“东鲁”指的就是“鲁郡”(兖州)。由此而推,“东鲁门”就是兖州的城门。“鲁门东”就是兖州城东门外,进而论定李白居山东时寓家兖州城东门外。这种说法看起来顺理成章,实际上牵强附会,张冠李戴,不得不为之一辨。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无不了解西周初分封诸候时,将中国分为众多个诸候国,山东境内最大的是齐国和鲁国。此后“鲁”便成为鲁国的简称。例如,在《春秋左传正义》的“经文”、“传文”中就把鲁国简称为“鲁”,并把鲁国的都城曲阜简称为“鲁城”。“东鲁”是因为鲁国地处成周王城(今洛阳市)的“大东”、“极东”而得名(参见《毛诗正义·鲁颂》)。“邹鲁”是因孟子生于鲁国邹邑,孔子居家鲁都而得名。所以“鲁”、“东鲁”、“邹鲁”都代指鲁国或鲁国之地。这些称谓在兖州改“鲁郡”之前就已存在,早成历史事实,怎能等同于兖州呢?再看“鲁门”、“鲁门东”、“东鲁门”。既然“鲁”是鲁国的简称而非“鲁郡”的简称,那就不证自明,这几个“门”都是指的鲁国之门,绝对不会是鲁郡(兖州)之城门。当时的鲁国包括泰安以南的汶、泗、沂、沭水之流域,即鲁南和鲁西南的许多县(市)。而鲁郡兖州虽也管辖几个县,但地域面积比鲁国的地域面积小得多,怎能偷梁换柱,将鲁国之门当成鲁郡兖州之门呢?让我们以“鲁东门”为例来考辨一下。初封的鲁国境域东至沂、沭,南至徐淮,西至济水,北至泰山。当时称沂沭二水以东临海地区的人为夷,称徐州以南的人为戎,都被认为是未受教化的蛮人。而戎夷时常侵扰鲁国,鲁国为了防止戎夷蛮人的入侵抢夺,便在费城(今山东费县)东的边防线上设有防门,这就是鲁国的东大门,简称“鲁东门”。史籍有载:“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对《尚书正义·周书·费誓》,汉朝古文经学家孔安国注:“费鲁东郊之地名。”)可见,“鲁东门”在费县东勿用置疑。而硬说“鲁东门”在距离费县约300华里西边的兖州,岂不滑天下之大稽?总之,从地理位置考察,“鲁”、“东鲁”、“邹鲁”不会是“鲁郡”兖州,“鲁门”不会是鲁郡兖州之门,李白也不曾在鲁郡兖州城东门外安过家。

从另一方面看,李白的不少诗篇描绘了他家居环境的山水之美,他经常泛舟出入这美丽的山水之中。例如,《东鲁门泛舟二首》:

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其一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李白诗选集,常常对这两首诗作题解云:“这两首诗描绘了在兖州城东郊月下泛舟的优美景色和豪迈情兴。”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只要对其中的诗句作简要的分析,就不难判断。诗句中有“水萦回”、“轻舟泛月”、“水作青龙”、“乘舟去”、“桃花夹岸”等词语,写的都是有关水的。“石动”、“山阴”、“盘石”等词语,都是写山写石的。而兖州却是一片无山的大平原,何谈“波摇石动水萦回”?兖州城东虽然有一条泗河,但比较宽直,又何谈“轻舟泛月寻溪转”?可见,上述题解与诗的描绘根本对不上号。据此判断李白山东居家在兖州城东门外,更是无稽之谈。

既然李白既没有在济宁,也没有在兖州安过家,那么,他在山东究竟寓家于何地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确定李白诗中的“鲁门”所指及其坐落在何处。周公旦辅助成王执政时,为防止各诸候国之间互相侵土掠地之争,规定于各国边境挖沟设界,筑门设防,并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营建、管理、守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许多诸候国互相侵掠,争霸称雄,峰火硝烟,连年不断。恰如孟子所说:“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鉴于此种情况,各诸候国更加注重边防,深挖沟,高筑墙,营建防门。这种边关战堑、防门,在《春秋左传正义》记载的不少重大战争中都可以见到。例如,“襄公十八年,冬十月,(晋军与鲁军)会于鲁济(指流经鲁国西境的济水)……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这说明在齐国西境边界上设有防门。夷戎常在鲁国的东边境进攻侵扰鲁国,所以鲁国在东边境设了“鲁东门”作为防守之门。齐国是当时最大最强的诸候国,常怀有侵占、吞并鲁国之心,对鲁国的威胁最大。齐国跟鲁国名以泰山为界,实际上泰山南至徂徠山北,方圆30公里左右之地为“公田”。在这片公田上齐鲁两国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夺战,齐国还进而侵占鲁国之地长期不还,《春秋左传正义》仅就“齐师伐我北鄙”的记载,就有十多次。那时齐国在泰安东南约十余里之处建有防门——龙门。鲁国在徂徠山西南隅、牟汶河岸东通向泰山唯一的鲁国大道上建有阳关防门,即鲁国的北大门,简称“鲁门”。今徂徠山西南隅有南阳关村、北阳关村,查《中国历史地图集》,鲁阳关恰在当今南北两阳关村之间。因为鲁国向来有“东鲁”之称,而且阳关防门是用坚石构筑,所以李白诗中有时也称之为“东鲁门”或“石门”。从地图上看,鲁阳关东依徂徠山,西面、南面,分别傍邻大汶河上游的支流牟汶河、柴汶河。徂徠山是泰山南面最大的山脉,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多古松桃林,西南麓临水处还有竹。主峰太平顶西南侧素为道家修真炼丹之处,自北齐以来常年吸引着道士和游客。牟汶河盘绕徂徠山北、西二麓,曲折而行,经鲁阳关西,向南流到大汶口入徂徠山南麓向西流的柴汶河,二水合流后改称大汶河,奔腾向西至梁山东南入济水(运河)。由上述看来,“鲁门”或曰“东鲁门”、“石门”的位置就在古时的鲁阳关,即现在徂徠山西南寓的北阳关村和南阳关村一带。

从史籍资料记载和实地考察,对照李白诗中所写,“鲁门”附近有山有水,古松俢竹,野花果蔬,应有尽有,还有道观、鲁酒,真真是风景如画,生活多趣。并且南有曲阜,北有泰山,浮汶水西行入大运河,可抵京杭,可谓出入旅游行事方便。选择这样的地方安家居住,颇符合李白的性格情趣,所以我们认为李白在山东时寓家徂徠山西南隅的鲁门附近是有可能的。上引《东鲁门泛舟二首》便是很好的说明。其他诗篇,如《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寄东鲁二稚子》等,也都作了类似或不同的描绘,表现出他对此地此家深沉、真挚的感情,兹不赘述。

(初建伟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兖州市人民政府 272100)

猜你喜欢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唐?李白 《客中行》(草书)
诗仙李白的归宿
子夜秋歌
我和李白做朋友
倒下的那一刻
李白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