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词汇语义学的主要理论及其运用

2009-06-04 08:12周启强谢晓明
外语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运用

周启强 谢晓明

提 要:词汇语义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简要阐述认知词汇语义学主要研究内容基础上,诠释并讨论认知词汇语义学主要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词义描写和解释中的具体运用,指出认知词汇语义学关注的并非对语言内部词义特征作出孤立的解释,而是力图通过词义分析以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活动本质与机制。

关键词:认知词汇语义学;主要理论;运用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3-0052-4

Cognitive Lexical Semantics: Important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Zhou Qi-qiang Xie Xiao-m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Lexical semantic research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fter a brief review of the major topics cognitive lexical semantics is concerned with,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main ideas of several important theories in this field and their role in the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It is pointed that lexical semantics aims not to give an isolated explanation of word meaning, but to reveal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human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word meaning analysis.

Key words:cognitive lexical semantics; important theories; application

1 引言

我们对20年来认知语言学涉及词义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20年来的认知词汇语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词义的范畴结构及其产生的认知背景;(2)多义词、词义的历时变化及语法化背后的认知机制;(3)对范畴化、认知模型、隐喻和意象图式等认知机制本身的理论探讨;(4)对词义本质的探讨。

认知语言学主要就是关于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理论和假设,其中与词汇语义研究密切相关的主要理论及假设有:(1)范畴化及范畴结构理论,即原型理论;(2)范畴产生的认知背景假设,即有关框架、理想认知模型、认知域假设;(3)概念结构的表征形式假设,即意象图式理论;(4)隐喻/转喻理论。

本文将主要诠释并讨论上述与词义研究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在词义描写和解释中的应用。

2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首先由认知心理学家Rosch提出来的关于范畴化和范畴结构的理论。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1) 大多数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2)范畴的内部结构是家族相似性结构。范畴成员之间可能只存在很少的共同属性,甚至可以不存在共同属性,而只存在交叉相似性;范畴成员的地位并不平等,拥有较多范畴属性的成员在认知上更为突出,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称为原型。(3)范畴是有层次的,有些范畴在心理上更为基本,它们是基本层次范畴。原型理论否定了已存在数千年之久的传统范畴观,传统范畴观认为事物之间的共有属性是范畴化的充要条件。(Rosch 1981)

原型理论一经提出即被用于词汇语义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原型理论在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运用催生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原型理论揭示了范畴化并非完全建立在事物的客观特征之上,而是一个主客观互动的活动。以原型理论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认知词汇语义学提出了以下极为重要的主张:(1) 意义是模糊的,在多数情况下一个词的意义与另一个词的意义之间没有清楚的固定的边界;(2) 词的意义不能用分析的方法以一组充分必要的语义元素来定义,也不能用比较的方法以相邻词的义素为区别性依据来定义;(3) 词义的描写和定义不能孤立于相关的背景知识,词义不仅仅包括了最基本的概念内核,百科知识也是词义的一部分;(4) 词义的扩展也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多义词的不同义项构成一个原型范畴 。其中(1)(2)直接源于原型理论的相关假设,(3)(4)是认知语言学基于原型理论对范畴化理论的发展。Lakoff(1987)等在对词义范畴的内部结构进行考察之后,认为范畴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比较、归类的过程,而是以相关知识结构为背景的。Lakoff以bachelor为例进行说明:“单身汉”的范畴成员不是仅仅由“成年”与“未婚”两个条件来定义,而必须要考虑到婚姻制度、婚姻习惯、宗教等社会和文化因素,这些背景因素决定“教皇”、“人猿泰山”等是否可以称为“单身汉”。他称这些背景知识为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并指出范畴结构和类典型效应是理想认知模型的副产品(Lakoff 1987)。类似的认知背景理论还有Fillmore & Atkin(1992)提出的框架(frame)和Langaker(1987)提出的认知域(domain)等。理想认知模型等认知背景假设的提出是对原型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补充,它们在词义的理解方面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原型理论在词汇语义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运用与发展是将原型范畴结构从词的所指层拓展到了义项层,提出词的历时扩展也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Geeraerts 1998),多义词的不同义项构成词义的自然范畴,其中存在一个核心意义,其它义项都直接或间接派生于核心意义。词的多义结构,尤其是词的多个义项之间关系的探讨成为20年来认知词汇语义学的核心内容。Geeraerts认为原型理论在多义词中的运用是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只有原型理论能够为当代语言学家提供有效的词的多义研究模式(Geeraerts 2006: 7)。

3 框架、理想认知模型及认知域

在认知语言学文献中常用于词义分析的认知背景假设主要包括 “理想认知模型”、“认知域”以及“框架”。

Lakoff(1987: 68)将理想认知模型定义为“知识得以组织的结构”, Langacker(1987:147)将认知域定义为“对语义单位进行特征描写的语境”,Fillmore & Atkins (1992:75)将框架定义为“一个词所编码的概念所预设的知识结构”。尽管这些假设有不同的名称,定义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根据它们在词汇语义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来看,都指的是词义产生和理解的背景知识。

认知词汇语义学主张只有将一个词放到与之相关的认知背景中去才能完整地理解它的意义。如对“星期一”概念的理解只能建立在我们对“星期”的理解以及夜去昼来构成一日这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之上,同时对“星期一”的理解还包括星期一是每一个星期的第一个工作日这些相关知识。

Langacker(1987)用基体(base)和侧重(profile)两个概念来解释词义范畴与认知背景之间的关系。所谓基体就是背景,侧重就是以基体为映衬被突显的部分,即词义范畴本身是侧重,与词义范畴存在直接关系的知识或概念结构是映衬词义概念的基体。词义的基体部分由词义范畴的典型成员的相关属性决定,构成词的相对稳定的概念内核。如“男性”、“成年”、“未婚”三个语义成分构成“bachelor”一词的概念内核,即传统意义上的词的定义。一个基体可能映衬多个不同的词义范畴,如“半径”、“直径”、“圆心”、“圆弧”都需要以“圆”为基体,“买”、“卖”、“货币”、“货物”等都需要以交易这一商业框架为基体。一个词义范畴就是对某一个基体所蕴含的数个不同侧重的其中一个的突显。一个词义范畴也可能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的认知背景,比如,Lakoff(1987:74-76)指出,“母亲”一词涉及“生殖”、“基因”、“抚养”、“婚姻”等数个认知模式,他称之为聚类模式(cluster models)(Lakoff 1987:74), Langaker 称此类情况为认知域矩阵(domain matrix)。基于认知背景理论,认知语言学把词看成是进入一个开放型的知识网络的入口,主张词义的描写和理解应该把基体和侧重两部分都包括在内。

从基体与侧重两方面入手来描写和理解词的意义能够对多种词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目前在认知词汇语义学中,基于基体对词义的分析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基于基体来分析词的范畴结构,如Lakoff(1980)等对lie,Taylor(1995)对fake及real的分析。(2)基于基体来分析一物多词现象(Fillmore 1982: 45, Langacker 1987: 189)。以汉语为例,汉语中“红薯”、“地瓜”、“番薯”指的都是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与红薯相关的不同的知识背景,“红薯”基于颜色,“地瓜”基于生长在地下,“番薯”基于其原始产地——西域。(3)基于基体来分析一词多义现象(Taylor 1995)。例如“高”在“高处”、“高工资”、“身居高位”等不同用法中所蕴含的概念内核——意象图式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处的认知域不同,即Lakoff所说的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4)基于基体进行跨语言的词义比较。例如汉语描写“雪”的词汇在数量与意义上与爱斯基摩语的差别只能从两者产生的气候背景得以解释。

4 意象图式(图式)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简称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于概念表征形式的理论。意象图式最初由Lakoff & Johnson(1980)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其后Johnson (1987),Lakoff(1987), Mandler(1992)等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已被广泛运用于语义、语法尤其是词汇语义的研究。

对意象图式,Johnson及Mandler等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Johnson 1987:29, Mandler 1992:592, Gibbs & Colston 1995:349, Oakley 2004)。根据他们的定义及认知语言学文献中对意象图式的大量描写,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本质特点:第一,意象图式直接源于感性经验,是对空间物理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共同特征的抽象表征;第二,意象图式是最为基本的一种概念结构形式,是构成隐喻之类复杂概念的基础;第三,意象图式不是一种命题形式的概念结构,而是以知觉尤其是视觉为基础的抽象的心理图像。认知词汇语义学认为这种非命题形式的概念结构是词在人脑中的主要表征形式。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象图式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意象图式有明确的内部结构。典型的图式结构由基本元素和关系构成。如PATH图式由源点A、终点B和移动物体三个基本元素以及从A到B之间的矢量移动关系构成。这是意象图式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其它特征都是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第二,意象图式可以细化。例如PATH图式在英语中可以细化成各种不同方式的路径,分别由不同的介词或路径动词来表达。如ACROSS,THROUGH, OVER,INTO等都是PATH图式的细化。意象图式细化的本质是对其组成元素的某些特征的具体化,如INTO图式细化了PATH图式中的组成元素——终点的三维几何特征。第三,意象图式可以用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示意图可以简单明了地反映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特征。第四,意象图式可以转换。意象图式的转换指的是不同意象图式之间的自然切换,这是由人们在经验感知过程中注意焦点的变化所引起的(Lakoff 1987:440-445)。

意象图式理论在多义词、词义历时变化以及语法化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涉及的词类首先主要集中在空间小品词(即一般所说的表空间关系的介词和副词),其次是表移动或传递的动词、表达空间位置和空间形状的形容词以及情态动词等。可以说是意象图式的运用促使空间小品词的多义研究成为认知词汇语义学的热点。假设词的概念内核以意象图式这种非命题形式的结构来表征,有两个明显的描写和解释上的优势:(1)鉴于意象图式可以用简图来描述,在个案研究中可以运用简图简单明了地描写词义的抽象表征、一个词与另一个词之间的区别以及词的不同义项之间的区别,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2)鉴于意象图式是形成隐喻及转喻等复杂概念的基础,意象图式的相关原则可以为词义的扩展或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关系提供符合人的心理真实性的解释。意象图式转换原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空间意义可以扩展到另一个空间意义(Lakoff 1987:416-461, Dewell 1994);不变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可以解释空间隐喻产生的基础及限制——源域的意象图式对目标域的影响及限制。

5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 & Johnson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形成人类概念系统的主要认知手段(Lakoff & Johnson 1980:5)。概念隐喻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隐喻和转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2)隐喻及转喻主要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活动,是人们日常思维、行为和语言表达的一种系统的认知方式;(3)隐喻和转喻是以人类经验为基础的,二者产生的基础是因为两种事物在我们的经验中存在某种联系或某种相似之处。

概念隐喻理论对词汇语义研究的影响首先在于它将绝大部分的日常语言纳入了隐喻和转喻的范畴,隐喻和转喻成为语言中大量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背后的主要认知机制。其次,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看成是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而不仅仅是一个词语到另一个词语的映射,每个认知域后面蕴含了庞大的意义网络,为语言现象提供了系统而非孤立的解释。再次,概念隐喻理论强调隐喻形成的经验基础,对隐喻产生的经验基础的探讨使一些隐喻意义产生的动因得到了自然的、符合人的认知心理发展的解释。最经典的例子是从经验相关来解释MORE IS UP. Lakoff& Johnson (1980)及Grady (1999)等认为这一隐喻的产生基于经验中高度与数量增加之间的相关性,如往杯子里加水,水量的增加总会带来水的高度的增加。Grady(1997)指出这种经验相关性导致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概念产生联系,进而产生两个概念之间的投射。

认知语言学主张隐喻和转喻是历时词义扩展背后最为重要的认知机制,同时鉴于共时多义现象是历时词义扩展的结果,隐喻和转喻也是共时层面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联系产生背后的认知机制。目前认知词汇语义学多义词的个案研究不可或缺的两大步骤:一是确定辐射式词义结构;二是分析义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隐喻或转喻关系或是分析义项所表达的概念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经验相关性。从最近的研究来看(Evans 2006, 2008),认知词汇语义学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指出两个义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隐喻或转喻关系,而主张从隐喻产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过程入手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6 结束语

本文对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及其在词义描写和解释中的运用进行了诠释和讨论。这些理论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它们不仅仅是关于词义研究的理论,从小的方面看,它们还可以运用于语言的其它方面,如语法的研究,从大的方面看,它们更是关于人类整体认知方式的理论;第二,这些理论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匹配的:比如理想认知模型和框架等认知背景假设为原型理论的相关假设提供了解释;图形与背景的分离是意象图式形成的基础,意象图式又是复杂概念化——隐喻和转喻形成的基础。这两个特点表明认知词汇语义学关注的并非对语言内部词义特征作出孤立的解释,而是力图通过词义分析以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与机制。

参考文献

Dewell, R. B. Over Again: Image Schema Transformations in Semantic Analysi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4 (5).

Evans, R. Lexical Concepts, Cognitive Models and Meaning-Construction[J].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 (4).

Evans, R. From the Spatial to the Non-spatial: The ‘State Lexical Concepts of in, on and at [A].In V. Evans & P. Chilton (eds.). Language, Cognition & Space [C].To be Published by Equinox,2008.

Fillmore, C.Topics in Lexical Semantics[A].InR. W. Cole (ed.).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C].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Fillmore, C. Toward a Descriptive Framework for Spatial Deixis [A]. In R. Jaevell and W. klein (eds.). Speech, Place & Action: Studies in Deixis and Related Topics[C]. Chichester: John Willey, 1982.

Fillmore, C. & Atkins, B. Towarda Frame-Based Lexicon: 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A]. In A. Lehrer and E. Kittay (eds.). Frames, Fields, and Contrast: New Essays in Semantics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C].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2.

Geeraerts, D. Diachronic Prototype Semantic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

Geeraert, D. Words and Other Wonders — Papers on Lexical and Semantic Topics[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6.

Gibbs, R. & Colsto, H.The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Image Schema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5 (4).

Grady, J. A Typology of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 Correlation vs. Resemblance [A]. In R. Gibbs and G. Steen(eds.).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 Amsterdam: Benjamins, 1999.

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Reason and Imagina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A]. In P. Peranteau, J. Levi and G. Phares (ed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C].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2.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7.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ChicagoUniversity Press, 1980.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 [M].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Lindner, J. A Lexico-semantic Analysis of English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s with OUT and UP [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81.

Mandler, M. How to Build a Baby: Conceptual Primitives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2 (99).

Oakley, T. Image Schema [A].In Dirk Geeraerts & Hubert Cuyckens(eds.). The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Rosch, E. Prototype Classification and Logical Classification: The Two Systems [A]. In E. Scholnick (ed.). New Trend in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Challenges to Piagets Theory[C].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1981.

Taylor, J.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2nd. ed.)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收稿日期:2008-09-25

【责任编辑 王松鹤】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