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科技:电力大挪移

2009-06-04 05:07
新经济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文治储能电池

汇能的技术将惠及整个电力供求链,并能够实现电源与终端角色的转换

转眼一年过去了,汇能科技董事长介文治仍然清楚地记得上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时的情景。那是一场关于能源危机及其解决方案的对话。整场节目,介文治没有很多说话的机会,但是他还是把握住了有限的时间,介绍了汇能的技术。

当他谈到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可以替企业达到“削峰填谷”的概念产品时,“几十个人一下子就围了过来。这些人有来自汽车业的,有来自钢铁业的,有来自造船业的……”介文治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就傻眼了,是不是说错话了?

“他们告诉我,如果你的产品出来,可以改变我们公司的整个营运方式。你的产品什么时候出来?我们马上就要。”听到这里,介文治才回过神来。他说,“这些企业都是高能耗产业,因为白天电费太贵,负担不起。这些公司经常白天关门、晚上经营。”

汇能的产品是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液流电池,每台最少具有200KW到2MW的储能能力——这是非常诱人的,能够满足上述用电大户的电力需求。然而,其体积并不太大,也就相当于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间那么大,可以固定安装,也可机动使用,因此。市场空间巨大。

介文治以一个风电场为例,“一台风机可以产生1.5MW的电量,就需要一个集装箱,我们就可以把集装箱开到风机场,实际上在整个装配上有很大的机动性。当然,如果用电户就在旁边,也可通过这款电池,解决直供电的问题。”

非典型融资

在一家科技公司只提出一个概念,其技术的可行性尚未被充分论证之前,就去投资,或许只有为数不多的投资人能有此魄力。而更为重要的前提是,这家公司要有足够的魅力。汇能便是其中之一,2008年10月底,汇能获得著名风投和跨国企业的联合垂青时,连产品的最初模型都没有做出来。

作为一家定位于为可再生能源,即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提供大功率、长寿命的大型绿色储能系统的公司。汇能就靠一款锌溴液流电池,来帮助城市电网进行分布式电源改造及楼宇间的削峰填谷:同时作为通信行业备用电源及未来环保汽车的动力电源。

电池储能是一个非常陈旧的技术,锌澳液流电池技术也已存在了二三十年,汇能能够。引起全球的关注“魅力何在?“类似的技术,因为成本太高,都是用在特殊需求上,根本没法普及。”介文治告诉记者,“西方国家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将之商业化、市场化,但也面临着很多生产技术、制作工艺、材料成本的瓶颈。而这些遗留问题现在都被汇能一一攻破。”

“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材料选择上,都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技术。”介文治告诉记者。汇能锌溴液流电池产品的睹能成本,是铅酸电池的一半,是锂电池的十分之一。“在耳熟能详的电池解决方案中,其储能成本是最低的。而效率很高,储存能力很大,可达到2MW,而这足以满足一栋商业大楼的日用电量。”说这番话,介文治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介文治的另一个身份是青云创投的合伙人。他告诉记者:“汇能的创始人带着这一技术在美国找资金,而我们当时也在找项目。”通过美国投资人的介绍,两个中国人一拍即合。汇能看重的是青云的投资理念,而青云则看重了汇能的技术前景。

在对汇能的样品开发、技术方向进行深入考察之后,青云创投做出投资的决定。“我们的投资人——英国石油公司(BP)之前也投过类似的公司,他们在看完汇能后,表示要跟投,后来荚特尔也参与进来。这样就由青云创投主导,投资汇能1000万美元。”介文治告诉记者,在今年底,可能会对汇能进行第二轮投资。

除了技术,打动投资人的,还有汇能的创始人——吴正宇,一位经历颇丰富的创业者。吴毕业于上海交大,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有着IBM多年的管理经验,拿过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在湖北省某地做过副市长。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其对民生需求有更为切身的感受:而技术经验与商业经验的结合。更使之毅然决然走上储能这条路。

投资人给吴正宇下定的任务是:在6~12个月内将产品推向市场。而吴正宇给自己的时间只有6个月。在其下定决心后,为了在研究核心技术时能潜下心来,吴正宇甚至特地跑到营业厅将手机关停。并谢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迎合智能电网

在能源领域,现在流行一个概念——智能电网。然而,究竟什么是智能电网?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人们谈及这一概念,往往会加入自己的概念:电网企业打出“特高压”牌,电源企业咬住上网技术不放,用户则更强调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介文治用“瞎子摸象”来形容。

“以创投的视角来看智能电网相对是比较从整体考虑问题。”介文治告诉记者,在思科、英特尔、lBM等的交流、交往过程中,通过对能源的供应、电力的传输、电力的使用以及整个循环过程的各环节的政策、技术、市场等综合考虑后发现,智能电网涵盖电力基础设施、新技术、软件管理、能源储存等领域,而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需求。

在电力传输方面,增加电力输送的效率需要智能电网。而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形成的特高压输送就具备这项功能。这是否意味着特高压就是智能电网?诚可见,特高压已成为国家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前哨”行动。

在电力上网方面,解决不同形式的能源上网问题,也需要智能电网。“过去的能源结构中,只有单纯的水电、火电,而现在的能源结构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各种电力的管理、输送需要一个坚强的电网来支撑。”介文治说,“如果送入的电压不同的话,如何保证用电的稳定?”

在储能方面,电力的平衡需要智能电网。比如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由于风力在晚上较大,而太阳能是在白天。晚上用电量较小,风电场晚上发的电送不出去,而在白天用户需要电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电来供应。太阳能电厂恰好相反。这样,储能产品就是智能电网,它能够使晚上发出来的电储存起来,白天用的时候释放。

在电器工程方面,电压的稳定需要智能电网。以风能为例,在起风的时候,电压会迅速变化,这就要求变电器本身的设计、在技术上能够承受电压的变化。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一台变压器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其他不规则的供电,不同供电的方式,软件的管理等方面,都要求智能电网能够提出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介文治向记者讲述了国外的智能电网。“国外智能电网的管理让有些家庭用户可使用太阳能发的电,如果自己用不完,还可以把富余的回传到电网上,而电网又能将之输送到缺电的地方,这是非常的智能化。他们的电表不只是用电,也在供电。”

可以想象,智能电网的整体概念在逐渐形成,而社会形态也会随之慢慢发生变化。从国家的整体管理方式来看。如

果能将可再生能源灵活运用,在技术方面、管理方面,甚至政策层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虽然短期内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我们已经看到电源的多元化。

全方位储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已经变得更加强烈,现在的能源构成中新能源占很大的比重,而新能源的并网,对电网要求更高,可以说触动了整个电力上网的机制。虽然《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全盘接收,但实施过程并不如此。

然而,电网也有苦衷。由于可再生能源一般处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几乎很少有电力需求,姑且不去讨论电网运营企业建设电网的施工难度,就是何时能够收回建设成本也是遥不可及,此外,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因为发电数量、质量不稳定,而危及电网安全,短期内的电网改造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7

“电力运行机制最大的一个环节,是电力的上网问题,产生的能量要到哪里去?当我们不用电的时候,电场发出的电就白白浪费了,这就需要储能设备。介文治告诉记者,“谈及大型储能设备人们就会想到常用的铅酸电池,当然,人们也清楚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茌大型储能领域,找到一种更加环保的律决方案,而不影响储能效果?”

在缺少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时,汇能便应运而生。而有了汇能的新技术,储能可能发生在电力上网的前端,也可能发生在电力上网之后在用户端。“在用户端很容易理解,当人们拿到电费单的时候,白天、晚上电价的悬殊一目了然。”

在介文治看来,电力终端有足够的理由来采购汇能的设备,因为成本能马上体现在电费上。“在一些城市的商业大楼比如工业客户、营业场所内,虽然白天电费较高,但它们必须要用电;而晚上电费低,却不用了。如果有个储能装置,在晚上将电能储存起来,白天释放,中间的差价数目也是不菲的。”

电力终端需要汇能的产品,电源企业也一样。“比如风电企业就有这方面的需求,晚上起风时,大家都睡觉了,电网供电没人用,而如果用储能装置,就能在白天需要电的时候,再将之上网。所有的风电场都是汇能的潜在客户。”介文治说。

毫无疑问,对于智能电网来说,储能也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夏天大家都用空调,所有的发电企业都在全负荷运转,还是不能满足电力需求,如果能在晚上储电,白天放电,就能减少白天的电网负荷。这对于一个大区域,大范围来说,不仅可以节约建设电场的费用,还可对供电的需求进行弹性处理,使电网的管理更到位。”

在他看来,汇能的储能产品解决的并不仅仅是电力用户的问题,而若将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用电大户放在一起来考虑,实际上就相当于解决了电网的问题。“我们替这些企业节省了电费,也节省了建设电场需要的动辄耗资上亿的费用,等于是我们把电力的供应做了有效的分配,这样所产生的正面效应非常高。”

“现在,大家都在谈电动车,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瓶颈也是电池问题。电动车需要充电,将来电动车普及之后,需要多少个充电站才能满足白天的用电需要?再去建一大堆电场也是不大可能的。”介文治说,“如果这一大规模储能问题解决了,电动车也可以上高速了。”

“如果每座商业大楼都有一台汇能的储能电池,再把每栋大楼里的储能电池连接起来,就能在这些商业大楼内实现电力的协调运用,这就相当于对能源的需求进行了二次分配。”他预见到了储能更前瞻的意义。

猜你喜欢
文治储能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文治风华——《宋文治传》新书座谈会花絮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上海市付文治历史学科基地掠影
直流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