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误舍近求远”存疑再考

2009-06-07 10:54魏坤梁
少林与太极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武术

魏坤梁

《少林与太极》2009年第9期刊登了张宝银先生《“多误舍近求远”存疑待考》一文(以下简称《存疑待考》),对《少林与太极》2009年第7期《“多误舍近求远”无须质疑》一文(以下简称《无须质疑》)提出了新的观点,共分10点,这些观点与《无须质疑》一文既有有关的,也有无关的,大多分别代表了现代太极拳界或多或少一个群体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看出张先生是本着十分认真、负责、求真、友善和坦白的出发点,其态度令人称赞。但是,该文大部分内容涉及了现代太极拳界所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现本着同样的出发点,就这些内容加以探讨,将我的意见依次陈述于下,供张先生和读者们参考。

(一)太极拳古代拳谱中“多误舍近求远”这句话,在杨澄甫先生1930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的八七页《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变为了“多悟舍近求远”。对这“多悟舍近求远”究竟属何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推断。

①《无须质疑》一文已述该书一一七页的《王宗岳遗论解明》中是“多误舍近求远”,与八七页的此语不同,反映这一语句应以该两页的其中之一为准。而该书一一七页中杨澄甫先生对“多误舍近求远”的解释“出手慌乱、上下寻处击敌为远”,清楚地反映他认为“舍近求远”是错误的。据此推理,此语应以该书的一一七页为准。

②1984年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出版了包括《太极拳使用法》等四本近代出版的太极拳著作的《太极拳选编》一书,书内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的第六一页、徐致一先生《太极拳浅说》的第七二页,此语均为 “多悟舍近求远”。这“悟”字是“误”字的异体字,与“悟”字是没有关系的。

③如《无须质疑》一文已述,杨澄甫先生1935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所载之《明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此语也为“多误舍近求远”,中国近代先于和后于《太极拳使用法》出版的太极拳著作中此语也均为“多误(悟)舍近求远”。由这三个方面推论,不论是什么具体原因,《太极拳使用法》八七页出现的“多悟舍近求远”,完全可以肯定主要为抄误或刊误。杨澄甫先生曾命人将当时尚未发行的《太极拳使用法》存书全部取回焚毁,据《武林》杂志瞿世景先生一文所述和上海太极拳界前辈们的传说,此事的发生是叶大密先生对杨澄甫先生说此书俚俗、讹漏甚多,有伤大雅所引起的。叶大密先生之所以如此说,该书的八七页将“误”印为了“悟”很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二)姚馥春、姜容樵先生《太极拳讲义》中所载的《乾隆抄本》拳谱谱中的六首古歌诀,杨、武氏所传的拳谱中都没有。据该书两作者介绍,曾得抄本和光绪时木版本两种,两种拳谱既不是源自杨氏的传系,也不是源自武氏的传系,因此这种说法是存在可信度的。近代有些太极拳史考证者认为“清代从未有刻本,何来光绪木版本乎?此实诬妄之尤者矣”,认为该谱是清末民初之人的伪托之作,本人认为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其原因如下。

①在河南省博爱县唐村发现的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李氏第十世李元善编修的《李氏家谱》、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编著的《王堡枪谱》、李氏后人抄录的乾隆年间的《太极拳谱》等文献反映,位于唐村之北的千载寺,在明代就有道人传授十三势拳、通臂功等武术,生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的李氏八世李春茂在明万历年考中贡生后还拜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一位叫“博公”的道人学习十三势拳等武术,这些反映清乾隆时是有太极拳谱抄本存在的。

②民间的雕版印刷在唐代中期就已经开始,据宋代朱熹《建阳县学藏书记》、清代叶德辉《藏书十约·校勘》等文献反映,这种民间私人雕版印刷在宋代极为盛行,一直延续到清代,私人刻印拳谱是完全有可能的,清乾隆与光绪时拳谱抄本完全存在着可以被刻印的条件。而由于民间印刷的书本限于印刷技术不可能有很大的数量,既流传不广,个人收藏又容易因多种因素而永久毁灭,所以这些印刷书本至清代末年时成为罕见不多之品而在某一区域被认为是绝本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③就《乾隆抄本》中的六首古歌诀分析,文中频频出现了互文、分承等清代可说已经绝迹的修辞语词,反映这六首古歌诀不可能是出于清代人之手,更不可能是民国时期的人能够伪仿写成的。

就上述三个理由,乾隆抄本是可以作为考证太极拳文献之依据的。但是在《太极拳讲义》一书第三五六页古歌诀的注文中也是“多悟舍近求远”。此语中的“悟”当然也不是“悟”而是“误”的异体字。

(三)郝和先生的拳谱抄本也是可以反映武氏原来拳谱抄本情况的。最早出现该抄本影印件的出版物是顾留馨先生1982年出版的《太极拳术》,在该书371页郝和先生珍藏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影印件中,清楚可见的也是“多悟舍近求远”。以上所述都证明《无须质疑》一文认为“多误(悟)舍近求远”为原始拳谱之语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有必要,本人可以向杂志社提供以上所述有关书页的影印件以资证明。

(四)汉语中的“误(悟)”和“悟”两个字的词义确实是不能混淆的。但是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词汇在具体的不同语境中和由于采用了省略等修辞和语气,某个词和其他词所组成语句的含义可能就不是句中的所有词义相加了,这就如同中药和方剂,方剂的功效不是方中各中药的功效相加这么简单,而是可能会出现方中各中药都没有之功效的。语言也是如此。无论在古汉语中还是现代的日常语言中都会发生这样的语言情况,尤其是古代汉语,许多地方是不能完全用现代汉语来理解的。比如《金匮要略》中有句话:“痼疾人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愈。”其实这句话的中间还应该有“如果食了熊肉的话”这样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省略,如果不将这个意思加进去,就容易使现代人感到这句话没头没脑了。现代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两人一起往前走,前行的人向后行的人叫一声“快”,这可能是叫后行的人快往前走,也可能前行人回头看到后行人之前有个人莽撞地骑着自行车横穿过来,叫后行人快往后避一下,这也是一种省略。又如在有行走危险处竖块牌子,可以写上“请避开危险”,也可以写上“注意!危险”。行人完全懂得后块牌的意思中包含有“请避开”,这“请避开”既不属于“注意”,也不是属于“危险”,而意思已被包含在整个语句中。人的名字在古今也都是可以省略的,比如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杨意不逢……钟期既遇”中的“杨意”和“钟期”是指杨得意和钟子期两个人。一钉一眼照字索义地解释古拳谱也是现代太极拳界存在的一种严重错误现象,以至《打手歌》中“挒捋挤按须认真”的“挒捋挤按”就是被解释为“挒捋挤按”,古拳谱中“心为令”的“令”被解释为“命令”。其实,《打手歌》是对太极拳从接劲至发劲攻击全过程中沾黏连随的描述,要完成这一过程,还必须有步法的配合,所以这“挒捋挤按”是“掤捋挤按采掤肘靠进退顾盼定”的省略称谓,是代指十三势拳。正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说掤捋挤按须认真,就等于说十三势须认真。”而“心为令”的“令”是借代发布命令之君王、元帅,是太极拳练用至高无上之主宰的意思。

省略往往是以对象能够领会为条件的。“舍近求远”一语的意思在《孙子·九地》中已经出现,南北朝时已渐形成为成语,如范晔《后汉书·臧宫传》说:“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自古以来“舍近求远”都是作为一句贬义的成语流传的。而“多误舍近求远”又为民国时太极拳学练者所熟知,因此不能绝对排除有人在抄写“多悟舍近求远”这句话时有“多悟‘多误舍近求远”这样意思的可能,是将“多误舍近求远”中的“多误”两字省略了。当然,《太极拳使用法》八七页“多悟舍近求远”的“悟”字主要还是应该考虑是抄误和刊误,但也应该考虑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虽然其他原因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已经无法查证了。但1997年出版的《杨氏太极拳法精解》291页出现的“多悟舍近求远”是怎么回事是完全可以查证的。本人于投本稿前的9月11日19时15分,拨通了成都该书作者陈龙骧先生家的电话,向陈龙骧先生查询此事,陈先生不假思索地明确答复“舍近求远是错误的”、该书中出现的“觉悟”之“悟”那“是印刷错误”。在短短几分钟的交谈中,他还将“舍近求远是错误的”重复了两遍,“是印刷错误”重复了一遍。

(五)现代太极拳界不少人对太极拳的研究,往往是凭借现代汉语的工具书,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词义去解释理解古代拳谱,或者凭着有限的、不完整的、一知半解的古代汉语知识进行解释和评判,以致出现不少错误。

任何民族的语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会发生变化,古今汉语的词义虽然有相同的,但更有大量不同的,大量词义发生了扩大、缩小、引申、转移等等变化。比如现代语言所说的“行李”是指外出携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和《左传·襄公八年》中所记载的“行李之往来”和“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中的“行李”却是指外交使节,是指人。又比如现代语言中,“爪牙”是贬义的,现代某词典将其解释为“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可是《诗经·小雅》中的“祈父,予王之爪牙”、《千金要方》中的“爪牙之寄,作镇于彼”中的“爪牙”,却都是指有勇力的武臣,《史记·王温舒传》中的“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以为爪牙”中的“爪牙”是指得力的助手,孔颖达还特别解释说“其言爪牙,是勇力者也”,可见“爪牙”一词在古代曾是褒义的。

任何词典都不可能将所有的词都收载进去,不可能将已经收载进去的每一个词的所有音和义都收载进去。这关系到词典编写的人力、物力、时间、实用的普遍性、词典的容量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任何民族的语言又是随着社会和自然的发展变化不断产生新的词义,还可以由于引申、借代、比喻等等不断产生新的词义,而且每一门的文化与技术专业又各具有特有的术语,这些术语及其解释绝大多数是不能在要照顾到社会普遍需要的《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上查找到的。太极拳的很多语言都是具有术语性的,怎么可以完全凭借现代汉语工具书来指导学习太极拳呢?

“舍己从人”是比喻性地表示太极拳克敌制胜之法宝不丢不顶沾黏连随的词汇,是以人刚我柔造成人背我顺的手段,既包含着一般武术“闪赚”(即“蒙骗、欺骗”)之意又不等于一般武术的“闪赚”,是丝毫不包含什么和谐、忍让之意的。“舍”也不是一般的“舍弃、放弃、给予、付予”之意,而是一种诱惑、陷阱和引君入瓮,其他词也是如此,不能完全按词典的解释来理解。如果将“舍”理解为一般的“舍弃、放弃、给予、付予”,那么诱惑、牵着敌人鼻子走的战术也可以叫作“和谐”了,为了打击敌人有生力量的不争一城一市、不怕打碎盆盆罐罐的战术也可以叫作“和谐”了。那么,太极拳真的就如《拳经洞微》一书所说的是“由一个不大懂得武术的人的假托拼凑之作为而已”(320页)、“根本就不能称其为‘拳”(359页)了。

(六)太极拳的沾黏连随是太极拳的根本,《王宗岳太极拳论》整篇所述其实都是沾黏连随。如果承认太极拳是武术,承认太极拳在19世纪中叶还被称为“无敌”,就应该承认沾黏连随是太极拳与敌人“抗衡与争锋”的根本。《杨氏老谱》就有多篇强调指出沾黏连随是十三势拳的基础,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中就指出“若太极拳听劲功夫尚不能到,不能黏住敌人,则不必与人动手可也”。推手的主要内容是沾黏连随的锻炼,推手自然也是太极拳与敌人“抗衡与争锋”的基础。如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中就说:“盖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若不黏住敌人,不知听劲则用散手,亦犹外家拳之格打,未必着着适当也。”这就是说太极推手是太极散手的基础。因此,许禹生先生在《太极拳势图解》中强调指出“习太极拳者不习推手,等于未习”。由此也可说如果太极推手不合格,太极拳的任何实战行为都是不可能合格的。

武术实战主要都是表现为太极拳谱所说的“急应”,这也就是说推手有快速练习的内容。现代太极拳界不少人否定“快”是太极拳的特性,这正如浦汉健先生所说是错误的。现代太极拳界不少人说“太极拳练时慢,用时能快”或“太极拳能以慢制快”,这是不符合人体科学之人体反应形成机理与武术实际的。所以太极拳和推手都必须有快练的锻炼。但也正如浦汉健先生所说,太极拳与少林拳等既存在有共同特性,又存在着不同的特性。“快”及其他不少技术要领,太极拳与少林拳确实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一面。太极拳的“快”是必须由慢练渐渐达到、快而不离不丢不顶的沾黏连随,王宗岳所说的这种“快”不是“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的“快”,这也是必须坚持肯定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把太极拳与少林拳视为同一了。这也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在得真传的条件下,“十三势初学期三个月学会,一年习熟,五年练好,日后愈练愈精”的原因之一。杨澄甫先生与他的弟子们从来没有说过“太极十年不出门”,但如果说太极拳学习一年或沾黏连随还不合格就学练散手一年,就可应用于实战,这肯定不是太极拳。根据普遍的经验,太极推手锻炼要达到能上最基本的层次,悟性很高的人没有两三年时间是困难的,至于悟性低的人甚至十多年也上不了最基本的层次。推手没有学好,接劲就更谈不上学会了,这样的拳就如陈微明先生所说是发挥不了太极拳之擅长的,或者是与外家拳没有什么区别的。

不承认不丢不顶是太极拳实战的法宝是错误的。孙禄堂先生可说是近代经过实战最多而且常胜的实战家,他在著作中就再三强调不丢不顶。当然,实战中的不丢不顶肯定不是如同推手那样自始至终不脱离接触,可能这不丢不顶的沾黏连随时间仅仅是不足一秒的时间,并且前有接劲,在引进落空后还有发劲攻击,或者需要多次的接劲、沾黏连随引进落空然后发劲攻击,直至达到目的。这样的沾黏连随由于敌人之快也必然是随其快而极快的。

但是,肯定“快”是太极拳不可或缺的特性之一而否认“慢”是太极拳的根本特性,认为“慢”没有武术价值,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是错误的。不少太极拳前辈都指出太极拳有大、中、小三种架子类型,又有低、中、高三种拳架形式,式式发劲、速度接近实战的仅仅是以高、中拳架为主的小架,其他都是慢架。田兆麟先生的弟子陈炎林先生之《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对此拳架情况有详细的介绍,黄元秀先生等前辈的文章对此也有介绍。太极拳之所以以慢练为主,是由其根本宗旨性命双修所决定的。非但太极拳如此,根据孙禄堂先生的著作等资料,形意拳化劲阶段也是如此的,所以孙禄堂先生说太极、形意、八卦在“拳合道”这点上是合一的。非但太极、形意、八卦三拳如此,八极拳名家吴连枝先生在碟片中介绍八极拳学练也是必须从慢练(当然这种慢练与太极拳慢练不同)开始的。快速反应由慢渐快形成,这是拳术学习的主要规律,否定慢练是完全错误的。

太极推手学练必须有快练,但太极推手的一方也完全可以以攻防含蓄、点到即止或只化不攻的形式进行,由于慢是快的基础,所以这样的推手也不能说不是太极拳与敌人“抗衡与争锋”的基础和根本了。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沾黏连随。本人深深体会到太极拳的所有拳式都可以分解为推手动作,只有在推手中能够达到“任他巨力来打我”,自己能够不用力、不动手地化解对方攻击而置对方于背势,然后再迅雷不及掩耳地发劲攻击,才能有以弱胜强的效果。事实上大量的书刊都指出现在许多人所从事的推手根本不是太极推手,这种推手还是以力量为最主要的攻击与化解的依靠,这种推手是不可能与力大于己者抗衡与争锋的。

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正确的。说“效果是检验拳法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就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其一,这关系到唯物辩证法中结果与原因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个结果可能只有一个原因,也可能有很多个包括不能预知的原因;一个原因可能只有一个结果,也可能有很多个包括不能预知的结果。凭一个已知的结果是不一定能够正确推断出其形成之原因的。比如健身效果,不仅有练太极拳是否正确的原因,还有生活、环境、社会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有了健身效果不一定就是拳练得正确,没有健身效果也不一定就是拳练得不正确。又比如技击效果,有个人平时的努力、生理、精神情绪和自己达到的水平层次以及对手的水平层次与精神情绪等等多种原因,胜了不一定就是太极拳的水平高,负了不一定就是太极拳的水平低。其二,效果也有不同的标准,只有符合太极拳理制定标准的效果才是检验拳法正确与否的标准。如果说练拳后有健身效果了就是太极拳,那么照此说连续行走、健身舞和体操样的太极拳都有健身效果,是不是都可以称为太极拳了?又有人把较技是否赢当作检验是否太极拳的标准,实际上除了沾黏连随,太极拳锻炼未到能够合格地接劲和发劲的程度仍然是不能用于实战的。这种情况下,在散手实战中很可能还是沾黏连随很差但会使用蛮力的人,或者凭外家拳法有力气的人占上风。所以用这样标准的效果作为检验拳法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绝对错误的。

(七)距离意义的“舍远就近”是所有武术得以有效攻击敌人和化解敌人攻击的要领。央视《武林大会》上所反映出来的一个严峻问题,如同1928年10月中央国术馆举行的首届国术国考中,被作为特邀佳宾的孙存周先生对于绝大多数参赛者评定的其中一条是练用脱节。练用脱节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韩建中、张全亮、潘小杰先生等等当今的一些武术名家多次在点评中指出的“不敢贴近对方”。当然这“贴近对方”也是术语性的警语。警语往往都是不能够单单凭字面意义理解的,往往是有着“毫厘不差”前提条件的,比如对方尚未动作之前就贸然正面近身,这也是武林大会专家组成员多次指出的参赛者最易犯的错误,这种“近身”显然是不属于“贴近对方”的。“舍远就近”的“贴近对方”也是有着“毫厘不差”的前提条件的,必须不早不迟、不先不后,再有其他条件比如“闪赚”等的配合。将这包括所有前提条件的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往往就是用“贴近对方”来简洁地表示,违反这一原则的则用“不贴近对方”来表示。“不贴近对方”被认为是徒手武术普遍易犯的一个错误,这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八)“打人要进身,手脚齐到方为真”、“手到脚不到,打上不得妙”、“手到脚也到,打人如拔草”、“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这些话虽然主要是关于外三合、力不出尖、拥身等要领的警语,但也包含着“贴近对方”的要领。而《存疑待考》一文却将这与对方拉近距离理解为“舍近求远”了。而“不敢靠近对手而隔着一个距离与对手打斗”这与对方保持一个距离,李雅轩先生所认为的“舍近求远”,《存疑待考》一文却理解为“这不是‘舍近求远,而是‘用近舍远”。当然,这样的“远近”概念作为自己理解当然无人可以干涉,只是与普遍一般的认识和交流是难以吻合的。

(九)搏斗中双方的距离感是决定进攻成功与否的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比如常见的太极拳野马分鬃的横挒、别腿拧腰的近摔等等,如果没有贴牢对方是很容易失效而被人反制的。《武林大会》上也有很多次评判组的专家指出和演示过这一问题,就是说虽然近身了,仍然是会犯“舍近求远”错误的。而杨澄甫先生对“舍近求远”的解释是违反了“静以待动,机到即发”,这“机”也是以零点几秒计算的。“差之毫厘”的比喻范围难以限制,但在此解释中也正是有十分精细的意思。对于这一点,在武术刊物中还没有见到不同的意见。

(十)从上述可见,认为“舍近求远”是正确的,古代太极拳原始拳谱中“本是舍己从人”之后是“多悟舍近求远”,那是没有根据的、是不能成立的。“本是舍己从人”与“多误舍近求远”肯定是古代太极拳原始拳谱的原句。这两句一正叙一反叙,其意中都包含了不要主观、主动、由己,这是太极拳沾黏连随的根本。太极拳是不存在将“舍近求远”当作要领的。其他武术即使如查拳这类被现代称为“放长击远”的徒手长拳,央视《武林大会》的专家也指出要追求“贴近对方”,就是说也是不存在将距离含义的“舍近求远”当作要领的。

现代太极拳界存在着太多的历史观、拳术的理论与实践之多种分歧。《存疑待考》一文的作者张宝银先生是一位热衷于对太极拳钻研的优秀探求者,在多个武术刊物上经常发表文章介绍他的精到观点,这些观点有与本人相同的,也有与本人有差异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这是当前所有太极拳爱好者相互之间普遍可能存在的共同现象。有差异就可以有比较,有比较就能激发辩论研讨的热情和兴趣,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本人认为对于分歧的辩论探讨,应该仅就观点而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凭根据还是凭臆想、是客观还是片面,力求得到都能接受的正确结论。《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之所以被称为真理,是因为道是在不断否定之否定而发展的。能以此为指导,太极拳的庐山真面目才有可能最终云开雾散,大白于天下。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光影视界
太极Ⅱ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