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明月

2009-06-16 05:29刘秀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误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刘秀艳

【摘 要】高中数学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在知识难度上,都比初中升高了一个档次,而无论是从语言还是从思维方式上都比初中数学更加抽象。加上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前进,教师如何走出教学误区,给高中数学教学一个明朗的天,成为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误区 教学方法

在笔者多年的高中教学中,经常发展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成绩很优异,但是升入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数学成绩出现了明显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首先是学习环境的改变,其次是学习内容的差别,再次是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最后是学习方法的差异。因此,作为数学教学者,必须改善如此现象,优化教学方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误区

曾经有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此的观念致使很多人选择学理科,而选择文科的大多为艺术生。因此在教学中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理科的学生数学都比较好,而文科的学生对数学可以称之为“一知半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情况呢,在2008年举行的高中课程改革峰会上,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张饴慈提出的高中数学教学误区给了我们启示。

1.忽视数学应用性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告诉学生数学是基础学科,将来有用,强调的是将来。如此,学生就认为现在学没有实际价值,导致学生不爱学,老师们应该在课程中有意识地不断向学生灌输一种思想,高中数学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讨论和分析。比如建筑可以用立体几何,企业盈利可以用极限知识等。

2.复杂化简单的教学内容

有些老师喜欢出难题来为难学生,认为让学生觉得数学难、抽象,才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本来,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是当老师让他们觉得难的时候,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产生畏惧感。作为老师,要想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就应该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对习题得心应手,这样学生才对数学有兴趣、有信心。

3.题海战术

很多教师在讲课当中把讲解习题做为主要的授课方式,认为学习数学就要多做习题,以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孰不知,堆积如山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为了听课而听课,为了做习题而做习题,甚至根本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对习题也一片茫然。老师在讲台唾液横飞,学生在下面飘飘然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对讲解的题目进行筛选,对课后习题进行挑选,明确每部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育长时间处于误区当中,导致教学质量跟不上,要改变现在的教学面貌,只有摆脱教学误区,才能找到寻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1.“扎好马步”——学透基础知识

我们都知道,要练好武功,扎马步是最基础的,同样,基础知识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基础,学好了基础理解题目就能够游刃有余。很多学生之所以上课时似乎听懂了,而做起习题却无从下手,就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理解透彻,感觉课本和习题脱节。教师应该将基础知识作为讲解的重点,并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比如在异面直线的垂直时,学生大都停留在平面上,而对空间的问题理解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实验,让两个学生各拿一根木棒,让他们相交垂直,在平移使其不相交但仍垂直,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理解异面直线的垂直关系。

2.“练好内功”——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的学习活动往往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活动。很多学生上课是被老师牵着走,缺乏对问题的自我思考和怀疑,一切以老师讲解为标准。而老师也习惯了处于主动位置,上课的多数时间是自己讲,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很有限。虽然我国在大力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高中生自觉性相对高,无须老师的时刻督导,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的空间。比如,学习数列通项公式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是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同一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不是一定唯一等。再如,对三角函数中sinX>cosX的判断求解时,引导学生如何简易的区分其大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在一、三象限画角平分线区分,在角平分线上方有sinX >cosX,在角平分线下方有sinX

3.“闯江湖”——做习题

打好了基础,练好了内功,该是学生一显身手的时候。学生的练习基地就是习题,通过习题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说明下列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y=2x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1)y=2x-1,(2)y=2x+2。让学生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函数f(x)=2x的图象向右(左)平移一(二)个单位长度即得到函数f(x)=2x-1(f(x)=2x+2的图象。再如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pn+q其中p、q是常数,且P≠0,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学生通过习题的思考,就可以得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n=pn+q (P≠0)即a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在做习题时,要教会学生使用计数器,特别是现在流行的TI图形计算器,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画图,不仅提高学生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探究函数y = 2x-7的解法,先用TI图形计算画出y = 2x-7的图形,发现x=3.5是方程的根,x > 3.5(或x < 3.5)点的集合是不等式2x–7 > 0(或2x–7 < 0)的解集。

总之,高中数学难度和知识都上升了一个级别,学生对它的学习相对困难,加上高中数学处于误区中,更加重了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我们只有从扫除误区中着手,进行“扎好马步”、“练好内功”、“闯江湖”三步曲教学,定能拨开云雾见明月,给高中数学教学一个明朗的天。

参考文献:

[1]谢家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微.中学理科:综合,2008,(7).

[2]施建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7).

[3]谢尚志林光来.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8,(11).

猜你喜欢
误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