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教,润物无声

2009-06-16 05:29陈荷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思想素质德育渗透英语教学

陈荷芬

【摘 要】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文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性质和实施建议,着重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和拓展德育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并在语言教学中实施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渗透 英语教学 思想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呼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涌现。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现代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私、易怒、冷漠、任性等不良性格。要培养性格健全、思想健康的人,仅凭政治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使学生对德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二、理论

《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课本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三、渗透德育的途径

1.利用教师自身的个人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性养成

教师在教学中的模范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英语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彰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中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1)教师的教态要自然、得体。教师的表情应让学生感到既可亲又可敬,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简洁明了、逻辑性强、速度适中,不快不慢,富有激情。尽量把你的课堂控制在45分钟之内,切忌拖堂。

(3)教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能激起学生更高涨的学习激情。教师要通过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促使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2.利用好英语课堂这个主战场,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寓德与教

(1)通过导入进行德育渗透。导入一般都贴近生活、贴近事实,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是进行德育最好的环节和途径。

(2)词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如在讲panda一词时,提问“Do you like pandas?”“Why do you like pandas?”学生回答“Because they are very smart and they are only from China.”

让学生了解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在英语句型教学中渗透德育。句型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好时机。如在学习了情态动词must do及 mustnt do句型后,我就先创设一个情景:You are students,what must you do in the classroom/at school? What mustnt you do in the classroom/at school?然后,让学生制定出The rules for classroom/ school,再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制定出各种公共规则。

(4)课堂教学中,利用联系、比较、引申等外延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如讲到物品、服装时,采用“guess how much is it?”让学生报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价位,比比哪个猜得准。

(5)在情景创设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课堂上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在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6)在英语学法指导上,也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突出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利用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进行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活动中,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优化,所以开展课外活动,营造英语德育教育环境是德育渗透的必要补充。如:

(1)教室张贴英语格言、警句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No pains,no gains. Never give up. Never too old to learn.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等,鼓励学生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

(2)组织学生英语书法、演讲比赛、歌曲比赛、日记荐评、办英语小报、英语角活动等。这些活动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使学生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3)每逢节日,如TeachersDay, Fathers/Mothers Day,Christmas Day,New Years Day等节日时,让学生亲手制作卡片并写上Happy TeachersDay! I love you,dad and mom!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祝福之类的话语,赠送给亲朋好友、老师、父母,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4)布置家庭作业时对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学生在课后行动起来,学生可以去公园捡垃圾,以行动志愿者为主线,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关心他人、胸怀集体。

(5)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英语录象,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很有必要学习一些西方礼节,但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通过电影、录像给学生传授一些西方礼仪,有助于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世界各国人们增进交流,友好相处。

(6)可以设置假期英语社会实践项目,观察、调查家乡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当作假期的作业,然后用My hometown used to be…以及But now it is…进行鲜明的对比,鼓励学生投身社会,亲身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鼓舞他们努力学习,将来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四、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一个根据新教材的总体内容、教学步骤将外来优秀文化、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我们应当努力挖掘英语课堂教学中丰富的德育资源,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恰当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鲁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徐霞.项性定:新课标初中英语研究性教学实例.宁波出版社,2004.

[4]吕型伟.德育:21世纪教育的灵魂.2001.

猜你喜欢
思想素质德育渗透英语教学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如何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思想素质培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