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班”中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2009-06-19 05:53宋卫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 2009年9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宋卫菊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中心在教改班中推行导师制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教改班本科生导师制

一、导师制实施的背景

2007年秋季,南京工程学院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迎来了第一批45名单招本科生,这批学生来自全省职高、技校、中专的相关专业,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中心此时刚与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如三菱、西门子、GE发那科、博世力士乐……)建立了一批校企共建实验项目,为了使实验室得到有效利用,使学生得到最有利的培养,中心领导为此进行大胆革新,无论是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还是对学生的管理都彻底改变传统模式,在学生中推行导师制。借鉴了兄弟院校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出发,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为核心的“本科生导师制”,这种导师制既不同于研究生导师,也有别于目前一些高校所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做法。

二、“教改班”中推行导师制的特点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几百年来,牛津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七成多毕业于牛津大学。随后仿效该制度的美国大学更是大大受益,与此同时,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我国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有多种,如按学习时段划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等。我中心实施的导师制,与普通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区别在如下几点:

1.在选择导师时不拘一格

每一个教职工都可以担任导师,对导师的要求除思想品德有要求外没有学术上的特殊要求(这不同于研究生导师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的确,每个教职工都会有自己的长处,有着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学生的学习也是多方面的,只要他愿意将自己的长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笔财富,并不是只有会搞科研、有学历、有职称的才是人才,才配做导师。

2.师生的关系是亲人

导师必须将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教育和帮助,除了解决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学业指导中的如选课、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等,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正确处理学习、社会活动及娱乐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制定适合个人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高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课题研究、阅读专业书籍、撰写专业论文等方面问题外,学生所有遇到的思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导师都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导师也可以支配学生做些与学习关系不大的事,如:试卷成绩的复查,实验设备的检查、维修等,一方面通过辅助导师工作,学生理解导师工作的不易,学到一些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导师从中也得到实惠,这种双方互帮互助的关系。尽管导师几乎没有报酬,但师生都乐此不疲。

3.导师的任期不固定

原则上师生每周见面一次,一年一轮换。但导师间不是界限分明的,在了解学生的一些需求后,导师可以凭借同事间的关系和了解,由导师出面将自己的学生介绍给其他老师,获得必要的帮助,这样,每个学生大学四年可以有四位以上对他学业等方面有深远影响的导师。学生接触的导师越多,对导师的素质和能力会有比较,使导师有压力,从而产生动力,促进导师主动学习,提高充实自己,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学生对自己想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怎么发展,该向谁去学习、寻求帮助也越了解,有利于因材施教的真正实施,使一部分学生较早地参加到导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培养了科研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建立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了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精英教育。例如,有的导师长期在“三菱”的相关实验室搞研究,他必然对“三菱”公司的产品比较熟悉,对目前企业“三菱”设备的使用情况、市场定位比较了解;有的老师对GE发那科的产品更熟悉些,在经过全面了解后,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的实验室,参加相关企业组织的设计大赛,四年学业完成时,他们可以不用培训就到相关企业上岗,企业节省了成本又招到合格的员工,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真是皆大欢喜。2008年有几个学生因为参加全国“三菱”自动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提前被企业预定,无疑给就业前景忧心不已的在校生打了一支强心针。

三、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导师制实施过程存在个别导师不关心、不了解学生,对自己的导师工作热情不高,导师指导学生水平和质量不高,不能从学生那里接受新观念、新的灵感和挑战;一些学生也不能主动地利用导师制提供的新的学习指导方式,从中吸取些经验,少走弯路。另外,当前处于教改试点阶段,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导师资源还不稀缺,但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需要配备导师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资源的缺乏成为必然。这其实是许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的共性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探讨

针对这些问题,中心领导及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对导师采取两级评价制度:一是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四项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导师以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二是学生评价。让学生对导师进行客观评价。学生对导师最有发言权。对师生两级评价好的导师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而表现不好的导师取消其导师资格,年终分配时也有所体现。

导师在指导学生时注意留心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发展他们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初级导师,减轻导师的辅导压力,也进一步提炼了这些学生,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

五、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本科生导师制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师生间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为一种制度,尚在构建之中,尚未成熟,导师工作是一种良心活,需要每一位导师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和从事这项工作。

在当前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更需要注重实效,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了在小范围内推行这种制度,可以实现教学相长,成效比较明显,学生和导师反映良好。

参考文献

[1]赵敏.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看我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3)

[2]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导师的猫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