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王东升:危机下更要有“产业大国心态”

2009-07-01 03:27李强强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14期
关键词:代线京东方企业

李强强

时间: 2009年4月14日

地点: 京东方董事长办公室

人物: 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东升

《中国计算机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 刘保华

肥水河畔一场沥沥春雨,给初春的合肥带来一片生机。而今,中国电视机和显示器行业的“缺屏之痛”,将不再成为产业的难言之隐。

酝酿三年之后,京东方6代线终于拉开序幕。4月13日也将成为我国TFT面板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作为中国的战略性产业,面板行业行将告别过去的跟随者身份,进入另一个让人更加兴奋的世界。

以电子管和半导体起家的京东方终于在TFT时代站稳脚跟。6代线还将使国内电视机厂商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对配套产业、装备产业的拉动作用更是无法小觑。流传甚广的“中国企业最多只能做5代线”的说法不攻自破。就在一年前,掌握着多项核心技术的日韩TFT企业对京东方6代线的评价还是“不可能”。

“替代危机”的产业警示

刘保华:曾经有几年,中国国产家电产业很辉煌,但其实早在那时已经埋下了隐患。在我们努力发展CRT技术的时候,全球的LCD技术已经在起步了,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过了几年以后,我们发现我们只能做一下组装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中。于是国产彩电企业的利润率被一再压低,彩电产业哀鸿遍野。这时我们才发现,上马我们自己的LCD势在必行,国家大力扶持LCD产业。但就是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发展的过程总是磕磕绊绊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王东升:首先来看一下中国光电显示产业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开始大规模生产布朗管,而那时CRT技术已经问世70多年,彩色布朗管也已经出现20余年,国外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1985年到1995年的10年间,国家扶持彩电国产化,彩电的核心部件从依靠进口到全部由国内提供,成本不断降低。在这中间的前几年,进口家电虽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但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产品牌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到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彩电大国。这与核心部件国产化有非常大的关系。

事实上早在1987年前后,国际上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平板显示器了。并且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对PDP、TFT和LCOS等技术进行了市场试验,证明TFT是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于是全球范围内三星、LG、夏普、索尼、松下等跨国巨头竞相进入TFT领域。

当初,至少我们这一代人,对工业化的本质理解是不透彻的。工业化的本质在于技术进步,这种进步最终将引发“替代危机”——这种替代有的是量的变化,有的是质的飞跃。而从CRT到TFT是一次质的飞跃。

当我国企业正在持续强化基于CRT技术的产业能力时,基于半导体技术的LCD已经开始替代CRT。这种变化开始是逐渐地,后来越来越快,我们无形中又落后了——原来的CRT产业链突然面临被全面替代的危机。中国电视机、显示器厂商顿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比如,国外液晶显示屏厂商大都有自己的品牌整机,一旦缺屏的时候,他们首先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有富余,才会卖给别人。关键部件供应不稳定,导致了我国同行的尴尬。

多年的发展,使得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仍不是制造强国。作为制造强国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并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没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必然会导致其在现有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了。企业要保持运维不中断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当初,CRT产业的发展促使了许多大企业的形成。当CRT遭遇“替代危机”时,一部分企业看不见了,一部分企业则化解了危机,走了出来。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多年来,京东方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坚持自主创新的决心从未动摇。

“方便面文化”和“呼唤产业基金”

刘保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京东方财务报表出现亏损。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龙头,京东方怎样思考自己的亏损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怎样理解京东方的亏损?

王东升:TFT-LCD产业是一个技术与资本双密集型产业,周期波动明显,加上金融危机影响,京东方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确实与国际同行一样出现亏损。坦率地说,我们压力很大!但我们有信心,随着市场变暖和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强,我们一定会有好的财务业绩表现。实际上,在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并没有削弱,反而有所提升。我们正在利用此时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提升技术实力和管理力。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能否平稳度过这一时期,关键要看中国在一些技术和资本双密集型的战略性产业中能否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这一过程是很艰难的,但这一关是一定要过的。TFT-LCD产业不仅需要政府,还需要社会各界朋友,特别是投资界朋友,一起来努力。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投资界的朋友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资本市场的政策对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当然,中国投资界流行的“方便面文化”仍然存在,短期没有收到实效就会很着急。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可以理解;而要培育中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使其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急需呼唤中国产业基金的诞生。这类基金不是短期行为,将着眼于10至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与国家“培育大公司”的战略相呼应。

坚持自主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不少国际大公司的成长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IBM从做打孔机到PC的历程中亏损了很长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出现一年内亏损数10亿美元的情况;三星搞半导体和TFT-LCD初期,也经历了多年的亏损危机;日韩的一些TFT-LCD企业在初期也经历了连续多年亏损的困境,但他们有政策和产业基金的支持,有社会各界的鼓励,当然也有自身的坚持,最后撑住了,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

有意思的是,这些企业越是在亏损的时候,社会上给他们的资本支持力度越大。当然,这其中政府政策和产业基金起了关键性作用。在日韩等国,产业基金的收益比股票基金收益要好,因为从市场角度看,企业亏损的时候,它的股价是很低的,这时候股票基金不进去。而产业基金在进去之后,被长期持有,市场好时逐渐才退出,总体收益更好。

京东方北京5代线虽然发生亏损,但投产4年,我们利用折旧费和年度利润已归还了近60%的银行贷款,向国家缴纳税金约18亿元,并且带动上游配套企业缴纳税金约8亿元。在自主创新方面,目前仅通过5代线我们新增的专利就达1000多项。随着结构调整等相应措施的落实,北京5代线一定可以实现稳定盈利。

刘保华:在2008年的上半年,你提出要保守、谨慎地面对当前形势。我们确实也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的许多TFT生产企业纷纷把筹备中的项目和在建项目延期建设,甚至无限期地推迟了,但京东方却先后在成都、合肥和北京都有项目上马或者筹备。你对近两年内TFT产业的判断是什么?

王东升:判断产业趋势,我们不能只看3个月、6个月,要看3年、5年,甚至更长。在金融危机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竞争伙伴会紧锣密鼓地扩张,而这个时候我们在人力、财力和精力上是无法与对手竞争的。

我们的整体思考是进可攻、退可守,当形势不允许京东方上马高世代线时,我们可以退守4.5代线和5代线,围绕这两条生产线开发相关的应用产品——手机屏幕、移动设备等。由此,京东方就会变成一个显示领域内具有相对优势的专而强公司,这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做好6代及更高世代以上生产线的建设准备。根据市场形势,我们时刻准备着。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开始加快建设更高世代线的步伐。恰巧在这个时候,国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高世代线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假如说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是3年,那么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后,京东方6代线等新生产线正好量产,这将为我们赶超竞争对手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京东方有望从TFT行业全球第八位,大大向前跃升。

企业应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标志

刘保华:目前我国的TFT产业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尚且无法与全球性的公司进行竞争,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京东方的整体布局正在一步一步地完善,这对推进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的意义很大。在你的规划中,京东方的发展思路和节奏是什么?

王东升:在CRT时代,我们发展的主要模式是与国外伙伴合资,我们学人家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在CRT向TFT过渡的时代,我们意识到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于是开始尝试自主创新。这个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难的,上广电走的是合资的路子,而我们采取了并购的方式,我们认为并购能把核心技术留住。我们通过并购之后实施了扎根战略,成为行业内的跟随者。现在,我们正处于“追赶者”阶段,正在实施“钢剑”战略。

作为行业的追赶者,我们能力还很有限,在行业内暂居全球第八。6代线和更高世代线建成之后,我们会更上一个台阶。京东方的目标是通过15~20年持续不断的创新,成为显示领域全球领先企业。

我们正在努力奋斗,立志使京东方能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标志。这样的企业有一个成长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需要一个意志坚定的团队。我们坚信,只要信念不变,冲过去,就能成功。

刘保华:4月13日,京东方6代线在合肥正式剪彩开工,投资规模达175亿元。京东方是否感受到来自资本层面的压力?对6代线项目的预期怎样?

王东升:京东方6代线项目的筹资,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这是一条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双赢之路。前段时间,中国证监会批准了京东方非公开定向增发,募集120亿元的申请,主要用于京东方合肥6代线。除此之外,流动资金的银团贷款也已基本落实。

京东方发展多年来,一直得到各级政府、投资者、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各界朋友的信任、鼓励和支持,给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信念,使我们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

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各级政府和各界朋友的厚望,将按照“五同时、五确保”的原则和目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6代线项目,确保按计划成功投产、成功运营、早日盈利。

我们一定会坚持“诚信、规范、透明、负责”基本经营原则,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以良好业绩报答投资者。

记者手记

1分钟读懂6代线

1 6代线的拿手好戏是切割37英寸的电视机用液晶屏,输出18英寸以上的电脑液晶显示屏也是它的重要任务。低世代线只适合切割小尺寸屏幕。

2 合肥骆岗机场目前投资2.2亿元,计划扩建再投资8000万元;6代线直接投资175亿元,拉动上下游配套投资600亿元。6代线的投资规模相当于55个扩建后的合肥机场。

3 32英寸和37英寸的显示屏占国内需求的40%以上。液晶屏占到电视机总成本的60%~70%。而此前,大多数电视液晶屏幕均依靠进口,这部分成本由长虹、康佳、海信等企业直接支付给韩国三星、LG等。

4 这将是安徽省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剪彩仪式的规格至高亦是安徽首次。量产后,6代线的原材料采购额,比目前京东方4.5代线和5代线的总和还要高。这将使京东方获得更大的产业链话语权。

5 TFT-LED是国家战略产业,京东方则是这一产业中的佼佼者,且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仅5代线已经有1000多个专利技术,确保了中国在下一轮显示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猜你喜欢
代线京东方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华星光电与京东方的区别
2016年前中国大陆10条AMOLED生产线将量产
“智猪”京东方?
中国面板产能过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