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浅谈

2009-07-05 07:38崔永正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马克思

郭 果 崔永正

摘要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史观,使人们对社会的发展有了科学的认识,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本文从唯物史观的形成、意义、后人的争论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唯物史观市民社会具体的人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0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09-02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多的风风雨雨,其间有过辉煌,也有过挫折,甚至有过生与死的抉择。如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被严重的教条化和僵化,并被当作一个经典的模式在设社会主义阵营内随意套用和粘贴,198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时,似乎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推进了深渊,西方的一些思想家趁机叫嚷“马克思主义死了”,“社会主义失败了”。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科学性以及科学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而且还从每一次危机中把自身向前推进一步。始于1995年并于1998年达到高潮的西方国家关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盛况空前的国际大会,再次进行了确证。

那么马克思究竟有哪些重大理论发现呢?恩格斯发表于1883年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写于1880年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都明确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阿尔都塞称在科学史上存在三个新大陆,“在马克思前已有两个新大陆想科学知识打开大门:数学的大陆和物理的大陆。第一个是被希腊人泰勒斯打开的,第二个是被伽利略打开的。马克思开拓了通往科学知识的第三个大陆:历史学大陆。”再次强调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1842—1843年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对物质利益的关切和在《德法年鉴》时期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始,他们都使马克思的研究转向“市民社会”领域,而该领域的问题势必涉及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他在自己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中表述到:法的关系与国家的形式一样,在它们的产生根源上,是既不能从其自身获得解释,也不能从人类的精神发展过程中获得理解,‘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又把他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经济问题,引向市民社会,因为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就构成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所谓市民社会,在十八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以及黑格尔等人的眼里,指的是与当时封建制国家相对应(或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有明确表示。马克思沿用了这一说法,他认为,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各方面的存在(其中主要包括社会上层建筑诸形式),因此,对社会上层建筑诸形式的构成与变化之原因的探索就只能到市民社会中去进行。但是马克思又指出:“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这样,政治经济学就成为一门关于市民社会的“解剖学”“社会学”。正是在此意义上,恩格斯才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因此它以发达的资产阶级关系为前提。”所以马克思决定要从政治经济学方面来揭示资本主义特征。

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中断了他在德国创办的《新莱茵报》的生活,于1850年流亡到伦敦。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转入低潮之时,也正是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历史赐予资产阶级的“一个纯粹的喘息时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总结革命经验、创立和丰富革命理论,以迎接新的社会革命的准备时机。因此在随后的十年里,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以惊人的毅力和严谨的态度研究了大量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其他领域的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深入的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研究成果就是1858年8月—1859年1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它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已经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在《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经典性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起上并有一定的社会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使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是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因而《序言》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的变革,而且在哲学世界观上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变革中的主要理论价值在于:他首先实现了哲学从科学逻辑向历史逻辑的转变,从科学思维向历史思维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了以“人的逻辑”(历史逻辑)取代“物的逻辑”,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现实的道路。他仅仅自然界和人;但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们都不能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要实现从抽象的人向现实人的转变,“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行动中的人去研究”;“对抽象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恩格斯讲的就是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怎样超越费尔巴哈并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个人怎样的,决定于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的个人,都是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解正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得以形成的。

(一)历史作为具体人的历史

从维科到黑格尔的古典历史决定论都同样带有神秘化的特征。好像深刻的洞见与神秘化有着不解之缘。所以历史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往往是不可理解的体现为一种超越的力量。其结果是,历史在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理性的狡计”,“自然的意图”,这样的概念中得到最终的解释。这中解释解释似乎避免了主体与自然的分裂,但却导致了另一种分裂,即这种抽象的主体及其“创造”的历史与现实世界的分裂。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看来,历史的主题是现实的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等必须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样的历史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历史。与黑格尔一样,马克思的历史也是一种总体。不同的是在黑格尔那里,总体就是主体,总体的权威性必需靠一种绝对的主体来保障;而对马克思而言,历史的总体性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性,并且,构成这一总体性的乃是有限的主体,也就是现实的个人。正如科西克所说:“历史是人创造的,这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它的第二个前提同样重要,这就是创造的必然连续性。历史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们并非永远从起点开始。相反,人们承袭过去世代的道路和成果。”在这一意义上,历史的总体性和实践的总体性是同一件事情,总之黑格尔的主体性是一种绝对主体,是抽象的;而马克思的历史则包容了一种优先主体,因而是历史的、具体的。

(二) 历史观作为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历史之引入哲学并不仅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发现,它还意味着一种足以引起哲学发生“质变”的方法和原则。我们知道历史在近代就已经进入哲学的视野,但到马克思这里,历史不再成为被“歪曲”的历史,而成为真正的历史。或者说,只是在马克思这里,历史才真正作为一个原则被贯彻到底。所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本身就意味一种区别与以往哲学的范式。

古希腊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在现象背后思考统一的、永恒不变的存在,从而,一切流变的东西便普遍被认为是不真实的。然而,我们所说的历史在其最基本的意义上就代表着“变化”、“逝去”、“一次性”这样的意味,简言之就是时间的不可逆转性,这无疑与古希腊哲学所追求的“永恒”是相对应,所以,古希腊虽有发达的历史学,但在希腊哲学中我们却几乎找不到历史的观念。

在近代历史走近哲学则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具有宗教神学家和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思想中,已看到这一过程的开始,在赫尔德、康德等哲学家思想中,历史始终是一个领域,而不是一个原则,因此历史也就是理性的历史;是理性拥有历史或者说历史应该有理性来构造,而不是历史本身就构成理性根本性的内容。这种情况在黑格尔那里得到改变。历史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成为一种原则,我们不仅可以在《历史哲学》和《逻辑学》中看到“历史”。但其历史原则是不彻底的。他仅仅将历史作为一种综合的手段并将其囚禁在理性的体系中,正如恩格斯所说,黑格尔的哲学是保守的体系和革命的方法的混合体。

马克思贯彻历史原则实际上是要求理论始终要立足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也就是具体的生活世界。虽然说,具体的生活世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但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冲遭人,”所以我们可以说,生活世界不是一个永恒的实体,但对理论活动而言,他无疑是客观的。马克思说,以往的“历史总是遵照在他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产生活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将历史看做现实生活的历史,实质上就是将一种有限性的视角引入哲学的探讨。马克思拒绝一切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拒绝一切理论哲学的绝对视角,那么历史性、时间性和有限性就必然被视为与人以及他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之本质相关的东西。

三、评论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科学逻辑向历史逻辑的转变

科学逻辑问:“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只能得出抽象的人,而历史逻辑问:“人怎样去是?怎样去存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从而反映真实的生活世界。因此,刘福森认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和功能:1.它首先是一种历史科学具有科学的性质。2.它又是一种唯物主义。3.具有一般哲学世界观的性质和功能。

(二)有人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方法论,主要有唯物辩证法、结构分析法和整体过程分析法组成

在现代,无论象伊格尔顿那样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还是象德里达那样愤世嫉俗的解构者抑或象齐泽克那样荒诞不经的精神分析者,各式各样的“马克思主义”作家,甚至反全球化的自由者,都从各个角度以不同方式重新深入马克思主义内部。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