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亲本繁殖管理技术

2009-07-07 10:02齐宏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1期
关键词:亲本繁殖玉米

齐宏伟

摘要就生产中玉米亲本自交系纯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玉米亲本繁殖管理技术,以期为获得高质量的玉米自交系种子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亲本;繁殖;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3;S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042-01

目前我国已逐渐成为畜产品生产大国,国内市场对饲料玉米的需求大幅度上涨,并且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和淀粉加工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玉米的需求。预计2020年,国内对玉米的需求将达到2.2亿吨。因此,大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将是我国继续发展玉米生产的首要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优良玉米杂交种子对玉米增产贡献率为50%左右。近年来,杂交玉米亲本种子质量滑坡现象严重,因种子质量低劣使得杂种优势减弱或丧失,用种户与种子生产单位因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既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又影响种子生产单位的效益与信誉度。

要获得高产、高纯度、优势强的杂交种子,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是必须利用具有高纯度的亲本自交系。但目前生产中一些常用的骨干亲本由于繁殖年代多,各个单位选择方向不一,混杂和退化现象严重,致使同一亲本的长势长相、特征特性呈多样化的现象,以至于其配合力遭到破坏,造成不能按原有方式进行组合,最终削弱了杂种优势。对于一些自有品种的自交系,由于一些企业和育种人员急功近利,急于将一些尚未审定的新品种尽早推向市场,使一些亲本自交性状还没有稳定的品种过早应用于生产。出现亲本繁殖田和制种田生长参差不齐,产生严重分离,影响了杂交种子的质量。因此,做好玉米亲本繁殖工作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原原种繁殖

如果原原种是从育种家手中获得,应进行单粒播种,授粉前选择典型一致的植株进行严格套袋自交,收获时选取典型一致单穗进行混合脱粒保存;如果原原种不是本单位自有自交系而是常用的骨干亲本,则应该进行严格提纯复壮后再进行应用。

2制种农户选择

选择进步的、富于改革意识的、灵活的农户。选择制种农户时还应考虑:农户土地固有的性能和农户的灌溉能力、除害能力等;农户土地的位置是否处于隔离区内;农户是否有一定的繁种经验。

3播前准备

播前对种子进行严格挑选,挑出秕粒和虫眼粒。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进行晒种,时间以1h为宜,然后对种子进行包衣。

4隔离区的选择

必须严格选择隔离区,亲本繁殖必须在周围500m内没有其他异品种玉米。而且隔离区不但要在播种前严格测量检查,出苗后抽雄前也必须经常检查,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5繁殖地块选择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肥沃、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块进行玉米亲本繁殖。

6精细播种

亲本繁殖最好采用机器单粒播种,可确保播种深度一致和出苗整齐一致,使有限种子量播种更多面积,从而获得更好的产量。同时,亲本繁殖播种密度应在该自交系最适宜密度上增加20%为宜。

7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是决定自交系纯度的最关键因素,亲本繁殖人员一定要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但要去除高大的杂株,而且对矮小的劣株也要彻底砍除。亲本繁殖人员必须确保每块地都要走到,不留死角。

8适时扒皮晾晒

东北地区后期玉米降水困难,在9月中上旬应该适时进行扒皮晾晒工作,但扒皮一定扒到玉米果穗底部,以防止扒皮不彻底造成苞叶进水引起穗腐病。扒皮晾晒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玉米收获水分,而且种子色泽好,同时减轻收获时的劳动强度。

9及时收获与晾晒

自交系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以免种子受到冻害,确保种子活力最好。收获后要及时晾晒,自然晾晒要把果穗薄薄均匀铺开,定时用木锨(或其他木制器械)翻动,确保均匀;如果是机械烘干,温度以40℃为宜,果穗厚度以1.5m为宜。

10合理脱粒清选

种子晾晒到合适水分,及时脱粒清选,脱粒应该以挤压式脱粒机为好,这样对种子伤害最小。清选时应尽量对种子分级,因为成熟度一致的果穗相同部位的种子各方面性状基本是一致的,从而确保在以后繁制种过程中种子生长各阶段整齐一致。

11及时入库合理保管

脱粒后晾到标准水分及时入库,合理堆放,标识清楚,注意观察温度和水分,防虫防鼠。

12参考文献

[1] 周蕾,王书良.玉米亲本保纯繁殖技术[J].种子世界,1995(2):31.

[2] 李新军,郭光明,阎坤,等.地膜加小拱棚加代繁殖玉米亲本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4(S1):64-65.

[3] 雷晓兵,赵保献,梁晓伟,等.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3-54.

[4] 郭有海.玉米自交系保纯繁殖技术[J].种子科技,2002(1):55.

猜你喜欢
亲本繁殖玉米
收玉米啦!
多亲本群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020.7.6 莱肯生物)
我的玉米送给你
安徽省玉米隆平206高产制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