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为贵”看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

2009-07-08 02:44李红敏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7期
关键词:和为贵小人人际

张 申 李红敏

摘要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那么在孔子看来,“和为贵”何以维系?“和而不同”何以可能?人际间如何把握“和为贵”才能“和谐”呢?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又为当下的我们求得“共赢”的共同发展给出了怎样的启示?本文将对此做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和为贵和而不同人际和谐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74-01

中国是一个尚“和”的民族。儒家思想无疑是“和”这一民族气质在文化方面诠释的经典。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

那么在孔子看来,“和为贵”何以维系?“和而不同”何以可能呢?人际间如何把握“和为贵”才能“和谐”?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又为当下的我们求得“共赢”的共同发展给出了怎样的启示呢?

一、孔子“和为贵”思想的缘起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在孔子看来,社会各等级的秩序要以礼制治之,而行礼的标准则应是以和谐为贵。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要以和谐马首是瞻,或牵强附和而不受礼的约束。换言之,在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不能被打破的底线之上,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一定要以和为贵。孔子这个观点的提出是有着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的。奴隶社会时期,社会各阶层之间是有着很严肃的区分和对立的,泾渭分明的界限不容有丝毫逾矩。上一阶层的人以其礼仪节文彰显其身份与地位的显赫对下扬威耀武;下一阶层的人则心怀畏惧地对上惟命是从。但时至春秋,这样的社会关系已渐现裂痕,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已非鲜事。于是,孔子开始推行“和为贵”说,旨在缓和当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矛盾,淡化各方之间的对立本质,使之前稳固的社会秩序不致于迅速分崩离析。

孔子强调要以和为本,又要兼顾以礼为器,相辅相成,不可偏颇更不可去一而行。可见,孔子倡行的“和”并非盲目的亡羊补牢,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时之识。

二、“和而不同”何以可能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和而不同”思想,实际上首先阐述的是一种文化观。其旨在说明君子作为文化的主体承载者可以接受存在差异性的多元文化的共存,并能以一种平和而宽容的心态接纳社会百象与学术纷争的同时,游走于多元文化之间,既有吸收和传承,又有发展和创新,以达到一种文化兼包并蓄的“和谐”状态。孔子作为文化圣人,他对“和而不同”的理解和实践还是始归于学术领域的见解与践行,而后推衍至人际关系以及王道国治的。

“和而不同”体现在人际关系之间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就是“和”与“同”原则性表现在二者身上的迥异。原则性与差异是否能统一于认知主体一身,是“和”是否成立的前提和基础。换言之,唯有善于统一、协调各种不同意见的分歧,才能形成新意见的趋同,而后终达共识,而决非人云亦云一味附和,这样的人才是君子;而只会一味盲从的小人则往往没有自己的见解。

一言以蔽之“和而不同”并非没有矛盾和斗争,“不同”是绝对的,“和”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是在广泛占有“不同”即差异的基础上全面的认识矛盾,分析、理解、综合、归纳以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样性与差异性中去寻求和谐统一。“和而不同”在这里是具有实用主义的特色与辨证思维的合理性的。

三、“人际和谐”的尺度

《论语》中的和谐观念,我们可以吸取的当首推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这就必然要发生人际交往。孔子“和为贵”思想落实在人际交往中较比文化治学与兴国安邦方面来说更具普遍性和实际意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孔子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他把奴隶包括在内的一切人均视为“人”,强调人本位。从这个基点出发,孔子认为“小人”即一般下层民众也是人,也有独立的人格,也应受到尊重,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孔子要求一切人相互尊重、爱护,并把对家族的亲情关系扩展到全社会范围,把全天下的人都视为自己的亲人,要求大家如亲人一样友好相处。

四、孔子“人际和谐”思想在当下的反映

中国今天选择和谐发展之路,从过去将利益矛盾引向利益对立、冲突,转变为将矛盾引向缓和与化解,倡导求同存异,主张双赢共存。这种转变所透现的和与合的精神,可以说是对“和为贵”的人际和谐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今天,中国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有其特定的时代内容,不过,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今天我们追求和谐发展,亦可从传统“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许多有益的营养。

当下中国的和谐发展,其中的一个要义就是追求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各种因素的平衡与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平衡各种矛盾。这种辩证发展观,与传统“和”的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有其相似与一致性,也可以说是在新的时代对传统“和为贵”的人际和谐思想的扬弃与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于构建诚信友爱,构建基于“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彼此关爱、彼此友善的人际亲情与友情。显然,在这一方面传统的“和为贵”的人际和谐思想所包容的仁爱精神,很值得我们思考与汲取。

猜你喜欢
和为贵小人人际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搞好人际『弱』关系
指印小人来了
和为贵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好好先生
礼之用,和为贵
木勺小人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