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音在丁善德钢琴作品中的引申使用

2009-07-10 09:03
音乐探索 2009年2期

黄 珩

摘要:持续音是重要的和声技法之一。丁善德先生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对持续音作了引申使用。本文主要是对引申使用的持续音组、持续音层、持续和弦进行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持续音 ;持续音组;持续音层;持续和弦

中图分类号:J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2-0041-03

持续音是很重要的一种和声技法。丁善德先生在其钢琴作品中将持续音和民族和声进行了结合,他并不是像传统的持续音的定义那样,单纯的使用,而是将持续音引申为了持续音组、持续音层、持续和弦来使用,从而对持续音的使用进行了创新,现在分别论述如下。

一、持续音组

持续音组是将几个音构成一种具有特性音调的音组,持续地使用。持续音组用的最为突出的是《第一新疆舞曲》(作品6)。

《第一新疆舞曲》(作品6)创作于1950年。独特的调式色彩、巧妙的变化音、强烈的不协和音、妙趣横生的复合节奏和浓艳的新疆色彩,展示了一幅动人的西北边陲的生活图画,诗意盎然,令人神往。这首钢琴曲取材于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大坂城的姑娘》,是一首#f小调的民歌,作者对该旋律进行了提炼、压缩、加工,改写成了下列两个4小节的e小调的旋律,分别作为钢琴曲呈示部分A、B的主题(例1a为A的主题,例1b为B的主题):

例1a

此曲是一个复三部曲式的结构(见下表),A、B两个主题在呈示部和再现部使用,其中间部分C、D的主题是根据乐曲对比的需要写成的。

这首乐曲一开始便使用了持续音组的手法。

前奏部分(下例)的左手以固定的6个音为一组(主音E、属音B、属音的下方换音#A的组合)不断反复,形成3/4拍的持续音组。右手也有一个持续音组,即开始的5个音(主音e、属音b、自然音阶的七音d、属音的下方倚音#A的组合)。右手的这个音组在前奏中不是严格反复的。

例2

前奏部分右手的持续音组,随后成为了A、A1、A2 这3个部分左手的持续音组,而且进行是严格的(形成5/8拍的持续音组进行)。总体形成右手4/4拍旋律和左手5/8拍伴奏的交错节拍(见下例)。

例3

A3(例4)的伴奏部分变了,但是仍然用了持续音组的办法:前两小节是下行的3个音(主和弦3个音,但属音加了下方小二度音,乐谱中有圈的地方),后两小节是上行的3个音(e小调的导音、属音加下方小二度音、音阶的Ⅲ级音,乐谱中有圈的地方),形成3/8拍的持续音组进行,和旋律也构成交错节拍。但第2小节三、四拍用了纯四和增四叠置的和弦,这是增强和弦色彩性的用法,音响上很有对比的效果;同时,这里的低音bE又是后两小节低音#D的同音异名的音,这就使后两小节低音#D的出现很自然。

例4

乐曲呈示部的B部分也用了持续音组的手法,主要在B1部分。

B1部分(例5)旋律下方是增三和弦,由b、g、be3个音组成,形成3/8拍的持续音组,也和旋律构成4/4拍和3/8拍的交错节拍:

例5

值得注意的是B3结束时,本来就是一个空五度的主和弦,但是在低音声部的主音下方又加了一个小二度,使这里很不协和,使乐曲有向前发展的趋势。

再现部分的A、A1、A2、A3和呈示部分完全一样,但是再现部分的B和B1右手部分作了装饰性的变奏,左手部分基本上保持原样。B2的右手旋律加上八度,左手是十六分音符的伴奏。整个乐曲持续音组的手法是主要的。

通过上述的分析发现,持续音组有以下几个特点:

1、持续音组可能是主音和属音加外音构成,如例2下方的持续音组,它就是由主音、属音加属音下方助音构成的。持续音组也可能是主音、自然音级的音,再加外音构成,如例3下方的持续音组,它除了主音、属音、属音下方助音外,还加了一个自然Ⅶ级音d。持续音组还可能是主音加非自然音级的音构成,如例5下方的增三和弦持续音组。总的说来,持续音组一般都有主音。

2、持续音组常常构成和主旋律不同的节拍,如以上的例子,旋律都是4/4拍,但持续音组有6/8拍、5/8拍、3/8拍等。这样,便形成交错节拍,使乐曲很有动力,而且因为常常有各种不协和音不期而遇的碰撞,使和声丰富多彩。

3、由于持续音组常常包含各种不同的音,整个持续音组已经具有“和弦”的性质,在使用持续音组的部分,除了旋律以外,一般不再加其它和弦,最多在空隙部分加单音。

二、持续音层

持续音层是将某几个音组成类似伴奏音型的音群,放置于作品的中间使声部持续进行,它出现的同时一般还会有低音同时出现,这和持续音组的单独出现是最本质的区别。

比如前面所讲的《第一新疆舞曲》主要是持续音组的使用手法,但在其B3部分也使用了持续音层的技法。在低音部,伴随低音出现有下方半音助音的属持续音就是持续音层。

例6

丁善德先生《序曲三首》(作品3,创作于1948年)的第三首,也用了持续音层的手法。乐曲开始部分(见下例),右手是旋律,左手是伴奏。

例7

这个伴奏可分为3个层次:中间是由bg、bb(中间部分将这两个音还原)两个音构成的持续音层,上方(每拍的高点)一个旋律线条和下方(每拍的低点)一个旋律线条,又构成了两组持续音层的进行,在这两组持续音层的进行中,每个旋律线条自身的进行大多是小二度(又偶尔是大二度),上下方的半音线条彼此间构成大、小二度或七度的关系。

应该说这三个持续音层是贯穿了整首乐曲,在音乐的开始部分,这3个持续音层是在低音部分的伴奏中出现的;当音乐发展到中间部分时,这3个持续音层关系又换到了高音部的伴奏中继续出现,最后音乐到结束部分,这3个伴奏音层又重新回到低音部的伴奏中,持续出现,直到音乐完结。

将单音旋律和伴奏部分的3个持续音层运用在这首乐曲中就有了一种很难用语言能表达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得整首乐曲情绪连绵不断,高度统一。

三、持续和弦

持续和弦是在作品的某部分或在整个作品中将某和弦持续地使用,为求得对比,有时在使用持续和弦的过程中插入其它因素。

丁善德先生在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作品9)的《扑蝴蝶》这段音乐中就用了这种手法。

下例是乐曲的前8小节,是一个4+4的乐段。右手的e小三和弦就是持续和弦。在持续的过程中,左手演奏其它的音,而这个和弦一直不变。但是,为了求得两个乐句彼此的呼应,每句末尾都插入了其它因素(乐谱上方有括弧的地方)。前4小节为第一乐句,终止在b音的三四和弦上。后4小节为第二乐句,终止在a小三和弦上。用得极多的持续和弦——e小三和弦,与最后的结束和弦a小三和弦是属主关系,在和声功能上有很大的倾向性。

例8

《序曲三首》的第一首是根据绥远民歌《小路》(见下例)的旋律进行创作的。这首民歌比较凄凉,而且有惆怅之感。

持续和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低音声部,应该说这首作品的低音就是只由持续和弦构成,非常有特点。在和声上,除了第1、3小节用了调式的主和弦a小三和弦外,第7小节末到第8小节用了E音上的四五和弦外,全曲就只是一个在#F音上构成的带倚音的减三和弦(用的第一转位,低音为a),这个和弦就是持续和弦。使用这个和弦,大大加深了凄凉和惆怅的情绪。不过,这个持续和弦在使用中如上所述,有时加进了其它和弦。这个持续和弦就成为了整首作品的基调,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例9

持续音组、持续音层、持续和弦,都是持续音的引申使用,但其使用原则仍然是“持续”二字,只不过持续的不是单音而是音组、音层、和弦而已。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丁善德的作品,运用的不仅仅是西方的作曲技法,而是在自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将作曲技法有了更好地运用和发展。从而可以看出丁善德的钢琴曲,无论是在民族风格、音乐形象、作曲技巧、钢琴演奏技巧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将中国钢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也为现在中国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和技巧。

责任编辑:马林

参考文献:

[1]伍润华. 丁善德创作中复调形式与复调思维的运用[J].音乐探索, 2005(2) .

[2]王伟. 丁善德钢琴作品的和声语言[J]. 黄钟,2000(3) .

[3]王伟. 丁善德钢琴音乐探索与创新的轨迹[J]. 音乐研究, 2000(3) .

[4]桑桐. 简论丁善德音乐作品的性格特征[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1(3) .

[5]钱明慧. 浅析丁善德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5).

[6]王伟. 丁善德钢琴作品的调思维研究[J]. 音乐艺术,2001(1).

The Extend Appliance of Pedal Point in Ding Shandes Piano Music

Huang Heng

Abstract:

The appliance of pedal poi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armonic skills, and Ding Shande, who made an extend appliance to pedal point in his piano music.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make a summary and analysis on sustaining notes, sustaining layers and sustaining chords, which are used in extend way.

Key words:

pedal point; sustaining notes; sustaining layers; sustaining ch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