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俚曲今唱探微

2009-07-10 09:03彭丹雄
音乐探索 2009年2期
关键词:传承

彭丹雄

摘要:蒲松龄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民间流行的明清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方言俚语填词讲唱故事,运用曲牌联套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体。现今的蒲松龄俚曲只有10支曲调尚存,因此,如何将这一古老的说唱艺术传承下去,是文章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蒲松龄俚曲;说唱艺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2-0023-03

2005年10月,蒲松龄俚曲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松龄俚曲,或曰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民间流行的明清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方言俚语填词讲唱故事,运用曲牌联套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体。蒲松龄俚曲是明清俗曲之集大成者,蒲松龄留下了15部俚曲,采用了50个曲牌,还规范了许多俗曲的词格。但由于采取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蒲松龄俚曲没有乐谱或者音响资料流传下来,而且由于受到社会的发展、变迁的影响,50首曲牌现今“存活于世”的只有10支曲调。近年来,通过多位学者地极力抢救,尤其是采用实地采录老艺人和承传者演唱俚曲的方式,这10支俚曲曲调被重新进行分析整理,并以简谱或者五线谱的方式呈现于世人面前。

一、民间音乐、艺术瑰宝

蒲松龄俚曲采用了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说唱艺术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曾用这种体裁创作过《成相篇》。采用这样的艺术形式,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作品的社会效果,这是让广大群众都能接受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蒲松龄俚曲主要使用“倚声填词”的方式,从填词方面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创作性地发展了明清俗曲反映社会生活的容量,提高了明清俗曲的艺术品位;打破了以往只知用南北曲作剧的陈套而改用俗曲,于戏剧的创作上另辟蹊径,这是当时一般人所不敢想不能为的;运用小曲联套讲唱长篇故事,在蒲松龄之前早已有之,蒲松龄俚曲便是对小曲联套这种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发展。此外,蒲松龄俚曲继承了元杂剧、传奇中自由运用宫调的传统,遵循自由运用的原则——蒲松龄俚曲不讲求宫调,每一曲唱之后,一般都有白话间插,就使得每一曲牌的独立性增强,两个曲牌间即使不同宫,换调不但来得及,也较为自然。蒲松龄俚曲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历代讲唱文学、俗文学的优秀传统,集多种文体于一身,但又别具一格,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并且达到了他人难以逾越的峰巅。这样优秀的民间音乐,我们不但有责任将其再次唱响,更有责任将其世代传唱下去。

二、通俗易懂、贴近百姓

通俗性是蒲松龄俚曲最显著的特点,它不仅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更有生动的民间语言、浓厚的乡土气息,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正可谓是通俗文艺创作的典范之作。蒲松龄俚曲的说唱内容大部分是农家百姓日常生活,也是当时人们所关心的家庭生活热点问题,所以它为平民百姓所关心、所理解。

蒲松龄俚曲全部运用白话及当地的淄川方言口语讲唱故事,语言取自街谈巷议,明白易解;此外还广采俚俗民谚、歇后语,形成了一种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风格,真正成为为农民百姓而写作的文艺作品。

300年来农村百姓仍然在田间种地劳作,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生活方式、语言特点有所变化,但其中的生活内容、方言特点,尤其是家庭问题的方方面面共性仍然很多,所以蒲松龄俚曲所固有的生活化的内容、所采用的大众化的说唱语言;300年后也同样容易引起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农村百姓们的共鸣,所以古曲今唱便仍然拥有它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土壤。

三、立足基层、鞭挞现实

蒲松龄从自己的阅历出发,经过了几十年的观察与体验,以其一生的遭遇为代价,看透了封建社会的五脏六腑。正如陈玉琛先生在《聊斋俚曲》一书中所说,促成蒲松龄写作俚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的低下,是形成他为平民百姓创作思想的前提与基础,但正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才是促成他创作俚曲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立足基层、为人民大众服务,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贯的文艺主张,唱响蒲松龄俚曲便是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蒲松龄俚曲大多成于蒲松龄暮年,由于蒲松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不断加深,其思想认识不断发展结晶,对《聊斋志异》原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因而较之原小说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都有所提高。在俚曲中,蒲松龄把犀利的笔触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以现实题材为主,直抒胸臆。蒲松龄虽然是被官场所排斥和为统治阶级所不容的人,但他仍同历代的儒雅志士一样,不忘以匡济天下为己任。蒲松龄俚曲讲唱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是揭露贪官恶吏的种种罪行,抨击封建礼制的腐朽与黑暗,惩恶劝善、鞭笞或嘲笑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他希望通过俚曲的传播进一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在反腐倡廉的今天,这样的作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四、音乐本体研究

蒲松龄俚曲自1936年路大荒先生整理刊布以来,先后有阿英、周贻白、陈玉琛、刘晓静等发表文章、专著予以研究,尤其在《蒲松龄研究》杂志上出现了不少的相关文章,可以说得上是硕果颇丰了。但这些研究大多重在文学、语言学、史学层面,真正完全涉及音乐本体研究的还相当缺乏。

从音乐的角度看,作为需要“听”的音乐艺术,对蒲松龄俚曲的研究只有文字就远远不够了,只有“词”而没有“曲”的俚曲就像折了翅的鸟儿难以飞翔。尽管恢复全部15部俚曲的原貌目前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应尽全力将有可能恢复原貌的俚曲搬上舞台,让广大群众耳闻目见这活生生的说唱艺术。

(一)演唱形式多样化

既要恢复原貌,首先就需要演唱。俚曲的典型演唱方式是独唱,但由于洋洋大观的15部蒲松龄俚曲现今“存活于世”的只有10支曲调,没有一部完整的俚曲曲谱,因而将其作为一首首独立的民间歌曲来单独演唱,不但是未尝不可,而且也是十分自然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可大力发挥其他演唱形式的作用,如齐唱、重唱、小合唱、表演唱、大合唱,甚或音乐剧,以此进一步丰富俚曲的表现力。

以《磨难曲》第十二回“闻唱思家”开始曲牌【玉娥郎】为例。【玉娥郎】本是一支抒情性曲牌,蒲松龄用它恰当而深刻的表现了男主人公离家思乡的情感。古朴凝重的旋律由一人悠悠唱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原作采用男声独唱的形式,很好的表现了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如果将【玉娥郎】作为独立音乐作品进行演唱,其悠长的旋律、12个月的歌词由一人单独唱来,难免产生单调感,因此便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演唱形式来增加对比、丰富音色,避免单调。比如在保持男声独唱的前提下,穿插运用背景性质的女声齐唱,形成男女声的音色对比、独唱与齐唱的音色与音量对比、前台与背景的远近对比;或者可以采用闭口哼鸣的女声合唱作为背景,同时穿插运用男声齐唱,这样都会大大丰富这首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二)乐队伴奏通俗化

15部蒲松龄俚曲只有歌词流传下来,没有曲谱,更谈不上乐队的伴奏形式了,以往的许多研究对此都只字未提。要想完美地再现俚曲的音乐表现,没有乐队的伴奏是不合适的。经调查,在淄川区举办的四届聊斋俚曲大奖赛上,为了所谓的保持传统特色,俚曲的伴奏大都采用临时拼凑的民乐队,没有正式的乐队总谱,乐队配置不全、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起到乐队伴奏应有的丰富歌曲唱腔、增强乐曲表现力的作用。

蒲松龄俚曲的特色就是通俗易懂,所以伴奏乐队是否也可以考虑以通俗化?20年前,理查德·克莱德曼将钢琴与电声乐队完美结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5年前,雅尼在雅典卫城将电声乐队与交响乐队完美结合,迅速风靡全球;还有,现今几乎所有电影音乐都是电声乐队或者电脑音乐的天下。所以,笔者认为,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将民乐队与电声乐队结合,或者与电脑音乐结合应该会产生积极的艺术效果。再结合地方的音乐特色,建立能够完美衬托俚曲艺术风格的相对固定、有特色的乐队配置。比如,表现火烧曹营的《快曲》,就可以采用快速热烈的电声效果,甚至重金属的摇滚效果。

电声乐队在音响效果上还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年轻人的喜爱。正如戏曲大家尚长荣所说:“戏曲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戏曲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未来。”蒲松龄俚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

既然蒲松龄在写作俚曲时以通俗为目的,也没有规定特色的乐队,所以今天我们也以俚曲写作目的为标准,建立通俗化的乐队伴奏。取悦于大众百姓,也是合乎蒲老之本意的。

(三)创作俚曲整体化

如果蒲松龄俚曲今唱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流传下来的那10首曲调,那未免太过狭隘了。当然,若想搜集全部俚曲曲谱,哪怕只一部完整的俚曲曲谱,也无异于大海捞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尽管如此,若想真正将蒲松龄俚曲发扬光大,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想方设法将其完成。

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千方百计的搜集第一手资料,这也是当前研究者们正在做的,尽管还远远不够。第二条路,就是续写完成!如同高鄂续写《红楼梦》,没有他的贡献,这部传世之作就又是一部残缺的名著;同时,世人也不会因为《红楼梦》由他人续写、而不是由曹雪芹独立完成,而对它的评价有所降低。因此,在深入挖掘那10首现存曲调的基础上,结合对明清俗曲的深入研究,尝试补全15部蒲松龄俚曲,便是功不可没的尖端艺术科研工程。

这方面的研究,陈玉琛先生走在了前面。在他出版的《聊斋俚曲》中,便有数首由他本人编曲配歌的俚曲作品。如《姑妇曲》第一段“孝子出妻”中的曲牌【倒扳桨】,便是由陈先生在江苏民歌【倒扳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正如他本人所说,“编曲”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的一条求生之路,是使曲牌死而复生的必由之路。这种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加工,就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如果将“整体化”换个角度理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聊斋俚曲便是自蒲松龄开始发展至今300年,那么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仅有发起者自己的15部俚曲,因此续写新曲就成为发展壮大蒲松龄俚曲的必由之路。

历史上,明、清时期是民间俗曲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其数量浩如烟海,且风靡整个社会,影响极为深远。其实,回顾一下蒲松龄俚曲的创作过程就不难发现,蒲松龄就是以明清俗曲为主要声腔,并将众多曲牌连缀成套演唱故事的。蒲松龄在搜集民俗俚曲及学习其他戏曲声腔运用于俚曲演唱方面,是他人所难以比拟的。他熟谙这些俗曲及用南北曲作剧的套路,善于从中兼收并蓄、广采博纳多种艺术形式之长,创作性的将其融于一体。他在编创俚曲时为了适应方言特点,其曲调就已经有了变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如同京剧的发展,其剧目是先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传统剧目,然后再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由此京剧一步步走向发展壮大,蒲松龄俚曲同样需要融百家之长,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曲目。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已有先行者,如地方社区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聊斋俚曲《为孙女干杯》、《青梅》、《求骂》登上了中国淄博陶瓷博览会地方戏曲展演的舞台。

(四)俚曲改编器乐化

在演唱之外,将这10首流传下来的曲调作为原始素材,采用器乐化或者多声部织体的改编手法,将其演化成为多种多样的器乐独奏曲,或者器乐合奏曲。比如二胡独奏、笛子独奏、钢琴独奏,或者民乐合奏、小提琴协奏等等。大胆设想、努力开拓,将蒲松龄俚曲音乐引入中国民间器乐的广阔天地,也是将其发扬光大的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郭爽

参考文献:

[1]袁世硕. 蒲松龄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永祥. 蒲松龄传[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3]刘晓静. 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Probing into and Analyzing Pu Songlings Pop Songs

Peng Danxiong

Abstract:

Pu Songlings pop songs ,which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art, taking popular melody as Qupai and singing stories in vernacular or Zichuan dialects. At present, there are only ten Pu Songlings pop songs existing , so how to pass it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ill be an issue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Key words:

Pu Songlings pop songs; ballad-singing;inheritance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