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电影节执意冒犯中国

2009-07-16 18:54
环球时报 2009-07-16
关键词:比娅恐怖事件墨尔本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陈小丫 本报记者 刘 扬

在中澳关系因力拓在华员工被捕一事而出现紧张之际,澳大利亚方面又传来令中国人气愤的消息:澳大利亚最大的电影节不顾中方的反对,执意准备播放一部关于“世维会”头目热比娅的纪录片。对此,有中国专家表示,虽然这种敌视中国的态度不能代表澳大利亚政府,但不排除官方和民间联合起来“唱黑白脸”的因素。面对西方的频频挑衅,中国官方和民间也应该用“组合拳”反击。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5日报道,下月的墨尔本国际电影节除了准备放映有关热比娅的纪录片,还打算邀请热比娅前往墨尔本参加这部名为《爱的十个条件》的纪录片首映仪式。对此,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工作人员向电影节组织者提出异议,并表明中国政府在对待“疆独”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然而,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仅无视热比娅分裂中国、策划暴力恐怖事件的行为,反而指责中方是在干涉电影节。该电影节负责人理查德·摩尔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称,他接到过中国驻墨尔本领事馆一名工作人员的电话,但是当中国领事官员向他列举热比娅的分裂行为和策划、煽动暴力恐怖事件的罪行时,他非常不耐烦,“我听她讲了几分钟,就把电话按掉了,基本上我决定要做的事情,谁也不能改变”。

《环球时报》记者15日采访了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一名官员表示,热比娅领导的“世维会”一直从事分裂中国和策划暴力恐怖事件的活动。中方无意干扰电影节的正常运作,但必须向墨尔本国际电影节阐述中国对待“疆独”势力的一贯立场。该官员还表示,有充分证据证实热比娅多次策划煽动分裂中国的恐怖活动,包括刚刚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因此,邀请热比娅参加电影节,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

面对中方的反对以及一系列确凿的证据,摩尔还是打着电影节追求独立创意的旗号,不仅执意要让这部纪录片在电影节上首映,还准备邀请热比娅在首映式上发言。不过,他对媒体承认,这部电影确实存在一些“偏见”。据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杰夫·丹尼尔斯介绍,《爱的十个条件》记录了热比娅与她的丈夫及11名子女的生活经历,讲述了她是如何从一名成功的商人转变为政治犯,再成为“流亡领袖”的经历。“纪录片的角度非常特别,这个角度与热比娅非常贴近。”丹尼尔斯宣称。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不仅正值乌鲁木齐“7·5”事件刚刚过后,而且是中澳关系因力拓“间谍门”事件而“紧绷”的敏感时刻。澳大利亚媒体在热炒“间谍门”事件的同时,也没忘把这事拿来添油加醋一番。澳大利亚电视7台报道称,中澳关系面临的麻烦,不仅只是力拓员工胡士泰被捕一事,这部拍摄几年的纪录片恰好又要在这个敏感时期在澳大利亚首映,“让人为中澳关系捏了一把汗”。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国际问题专家余万里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澳大利亚电影节支持热比娅就和西方支持达赖是一样的。由于西方对中国人权问题的长期偏见,哪怕是罪犯,只要反对中国政府就会很容易被树立成人权斗士的形象。余万里说,这不能代表澳大利亚政府的声音,但这说明在西方社会长期存在敌视中国的力量。中国应该有更多来自民间、非官方的声音和外交手段。如果西方政府和民间是在组合起来唱黑白脸,而我们只有政府一条腿走路,光靠官方努力去应对来自西方民间的不友好声音,效果不会太好,也将陷入被动。目前,来自中国民间抵制西方反华势力的做法还是零散的,今后应该互相配合,更加制度化。▲

猜你喜欢
比娅恐怖事件墨尔本
“鸟人”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特定人士”挡住热比娅入台
电视报道中暴恐事件的叙事范式探析
看见[组诗]
例谈新闻媒体在恐怖事件中的定位与管制
新疆官员反驳“女疆独”谣言
热比娅想拉美国谴责中国
热比娅境内亲属给热比娅的信“我们也想过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