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09-07-16 03:05
中学生物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高中生生命

施 嫒

文件编号:1003-7586(2009)10-0023-03

摘要对全国五个省市304名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现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女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高中生对拒绝毒品、尊重残疾人、保护森林和不能捕杀野生动物等方面的认知水平较高,对关爱月经出血期的女性、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不能伤害动物和尊重死者生前捐献器官的意愿等方面的认识水平较低。

关键词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当今,生物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足可用“科学爆炸”来形容。伴随着生物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人类正在并且将要解决疾病、流产、生育、死亡濒死、有缺陷的新生儿、器官移植、基因工程及环境等问题,这就使我们面临着许多伦理道德问题。生命伦理学是研究产生于生物学实践领域(包括医学、护理、兽医在内的其它卫生保健职业)中伦理学问题的学科。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伦理道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国家的命运、人类的生存。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中学生物课程中增加了不少生命伦理道德内容,有些地区还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目前只发现对安徽省中学生和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现状做过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还不足以整体把握我国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的基本现状,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的基本现状开展一些调查和研究。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全国五个省市(陕西、重庆、海南、辽宁、河南)的高中学生,全国共发放问卷328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问卷回收率为92.68%。所有学生均为随机抽取,其中男生有154人,占51.68%;女生有144人,占48.32%。高一学生有90人,占29.61%;高二学生有114人,占37.50%;高三学生有100人,占32.89%。

2.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自编的《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调查问卷》,共30个题目。每一题目的陈述都符合生命伦理道德的认知,每题的选项按照了解程度不同从高到低依次分为5个等级:A非常清楚;B比较清楚;C不确定;D不清楚;E完全不知道。并且分别赋值5、4、3、2、1。问卷内容包括关爱生命、爱护动物、保护生物资源、绿色消费、保护环境、合理使用抗生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拒绝毒品、关爱女性、性别诊断、人工授精、捐献器官、无偿献血、克隆、基因检测、临终关怀等方面。问卷经一位生物学专家和一位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审阅,他们一致认为内容全面,覆盖面广,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α=0.886。

3讨论与结论

3.1不同年级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现状

被调查的高中生共有304人,认知平均分为4.43。其中,高一学生有90人,认知平均分为4.49;高二学生有114人,认知平均分为4,42;高三学生有100人,认知平均分为437。高一、高二及高三个年级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平均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一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得分高于总体平均分。接近于“非常清楚”;高二、高三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得分低于总体平均分,属于“比较清楚”(图1)。

结果表明:高中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

其可能的原因有:(1)各个省市的高中实施新课程。的时间不一致,海南省、辽宁省、陕西省、河南省实施新课程的时间分别是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而重庆市目前仍在使用老教材。对比后发现,新教材中体现生命伦理道德的内容较老教材中多。(2)‘高二、高三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尤其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因此,高二、高三学生更注重考试知识的积累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忽略了一些生命伦理道德问题。(3)文理分班之后,高三文科班不学习生物,而生命伦理道德内容则主要体现在生物学中。(4)学生的认知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3.2不同性别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识现献

被调查的高中生中有男生154人,平均分为4.37;女生144人,平均分为4.50。男生与女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平均分高低悬殊较大。不同性别高中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得分的T检验显示,男生与女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表1)。

比较发现:女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

这可能与两性心理发展水平有关,由于生理、心理的差异,使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同步。中学男、女生心理素质部分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耐挫能力、社会能力两个维度及适应、人际沟通、责任感、进取心等因素上比男生良好,男生在意志方面比女生强。从整体水平而言,女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比男生高,所以女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比男生高。

3.3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的优势

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并不均衡,对有些生命伦理道德问题认知较全面,而对有些生命伦理道德问题的认知水平较低。其中生命伦理道德认知发展较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百年个方面(表2)。

拒绝毒品,人人有责。—旦吸食毒品,就会成瘾,一旦成瘾极难戒除。有270人对此非常清楚,比例为88.82%;25人比较清楚,占8.22%,两项合计高达97.04%;不确定的只有7人,占2.30%;仅有2人不清楚;没有人完全不知道。

关心、爱护、尊重残疾人。对此,有265人非常清楚,占87.17%;32人比较清楚,占10.53%,两项合计为总人数的97.70%。不确定和完全不知道的共有7人,占2.30%。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此,有265人非常清楚,占87.17%;27人比较清楚,占8.89%;不确定、不知道、完全不知道的共有12人,比例为3.95%。

不能捕杀野生动物。对此,有259人非常清楚,比例为85.20%;36人比较清楚,比例为11.84%;不确定、不清楚和完全不知道的都是屈指可数。

禽畜肉经检疫合格才能出售。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禽畜肉必须经检疫合格才能在市场上出售。对此有239人非常清楚,占78.62%;53人比较清楚,占17.43%;10人不确定,占3.33%;不清楚和完全不知道的只各有1人。

尊重有遗传缺陷的人。对此,有242人非常清楚,占79.61%;有42人比较清楚,占13.82%;有5.26%的人不确定。

3.4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的不足

高中生在关爱月经出血期的女性、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关爱动物、克隆人实验、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

贴标签等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爱月经出血期的女性。女子月经出血期一般历时3~5天,期间要避免淋雨、用冷水洗澡、洗脚;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关心其他因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或劳动的女性。虽有一半以上的高中生对此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但是还有29人对此不确定,占9.54%,39人不清楚,占12.83%,22人完全不知道,占7.24%,三项合计为总人数的29.61%。

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方面:第一,没有医生处方,不自行购买;第二、不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处方;第三,根据医生的处方按时服药,直到疗程结束,不随便停药。对此不确定的有43人,占14.14%;不清楚的有36人,占11.84%;完全不知道的有7人,占2.30%。

不能伤害动物或引起动物不适。在中小学的科学课堂或生活中,用动物做实验时,不能伤害动物或引起动物疼痛、不适。有63人对此不确定,占20.72%;27人不清楚,占8.88%;7人完全不知道,占2.30%。

尊重死者生前捐献器官的意愿。—个人生前表示愿意捐献器官,而他(她)死后家属不允许医生摘取器官是不合理的。对此,有52人不确定,占17.11%;28人不清楚和完全不知道,占9.54%。

克隆人实验是不道德的。对此,有17.11%的人不确定;659%的人不清楚,2.63%的人完全不知道。

出售转基因食品需贴标签。对此不确定、不清楚、完全不知道的各有39人、26人、5人,各占12.83%、8.55%、1.64%。

以上这六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推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匮乏与之相关的知识,而克隆人实验及转基因食品是当今生物科技的热门话题、也是比较复杂的生物问题,学生虽普遍都听说过,但是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思考。

4启示与建议

4.1学校管理层要意识到进行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迫切性,并及时组织师资力量展开

我国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的发展并不均衡,有的方面发展得较快,有的方面发展得较慢。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开展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不仅顺应生物学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一方面,针对高中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的不足及时组织学校师生、相关专家共同探讨,研究贴近生活切实可行的伦理道德教育方案等理论性课题;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比如开展一些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文艺会、运动会、讨论会等。

4.2教材编写者要进一步完善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

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正式把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写入了高中“新课标”中,这就给教材编写者提供—些依据。从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的薄弱内容来看,教材编写者应该加强“关爱月经出血期的女性”、“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关爱动物”、“克隆人实验”、“尊重死者生前捐献器官的意愿”、“出售的转基食品必须贴标签”等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例如可利用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选做实验和探究活动等形式在教材中出现。从年级而言,高中生的生命伦理道德认知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教材编写者在编写不同年级教材时要注意生命伦理道德内容在不同年级教材中的分配。

4.3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有的放矢地对高中生进行生命伦理道德教育

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发展不均衡,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生命伦理道德教育时应有的放矢:从内容讲,要加强薄弱内容的教育;从性别讲,应注重男生的生命伦理道德修养提高;从年级讲,要注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充分挖掘教材中隐藏的生命伦理道德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因材施教。言传不如身教,特别是有关伦理道德的教育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应用自己高洁的道德修养导引学生,同时要善于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将生命伦理观贯穿渗透于教授知识的全过程。

4.4将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纳入高中生德育内容与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现代教育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技能和知识评价体系,但一直以来,对学生道德修养缺乏—个量化评价标准。虽然在素质教育提出后,提高了相关生命伦理道德修养要求,但是鲜见将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纳入高中生德育内容与评价体系。学校有必要将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纳入高中生德育内容与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5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伦理道德是通过具体的道德行为表现的,道德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要加强社会教育的推展,社会教育机构应该利用电影、广播、电视、美术、音乐、戏剧等活动,宣扬道德专题演讲;学校应该积极推动校园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各种体育、艺术、学术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为培养高中生正确的生命伦理道德观提供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高中生生命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