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前的情境材料处理

2009-07-16 03:05蒋超英
中学生物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遗传创设情境

蒋超英

文件编号:1003-7586(2009)11-0034-02

“情境教学”,不是什么新名词,也不是什么新方法。但是,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情境教学,不少教师会有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

新课程力图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交流与合作;情境教学正是这些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法。

进行情境教学当然需要创设情境。提及创设情境,很多人便会想到怎样设计才能让情境更“情景”;想到怎样花精力去挖掘,去创设;想到(特别在有人观摩时)怎样让情境展现得“精彩纷呈”……我的理解是:能够呈现一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是一段视频、一则故事、一篇材料、一道题目、一个实验、一幅漫画、一张投影、一件标本、一个问题、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标点符号、一次时间的分割……这些都可以是情境,问题在于怎样创设与呈现情境才能更有实效。

笔者平时经常参与校内外的听课与评课,一学期要听不少“公开课”。许多参与上课的教师选取的情境素材不错,教学环节也井然有序,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搞了不少活动,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听完这些课后总觉得颇有缺撼。于是,每每之后都会思考这么好的“境”为什么激不起应有的“情”?能否将这些上过的内容、用过的情境材料稍加处理后立即在同年级的某个平行班做教学中的“实验对照”呢?教学的情境到底该怎样创设与呈现才能恰到好处?尝试下来,结果却大相径庭!实验对比和反思后,笔者认为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与呈现上可以、也应该作些探究与改革。

1“锣鼓闹台”——给情境展示升点温

上课铃声响后,从时间上讲,学生应该随之进入学习状态,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不可能马上达到这种状态,如果教师此时马上就将情境匆匆呈现出来,则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如果展示的情境平庸乏味,更会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下面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产生期待、琢磨,从而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营造情境展示前的氛围,好比一场戏开场的前奏——“锣鼓闹台”,目的是给情境展示升个温。

笔者对必修2模块遗传与进化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实验对照”。

对照组:师生互动,复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相关问题,教师设问:“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在同时存在多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分开、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那么如果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投影展示情境:“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进入新课。)

实验组:上课铃响过,教师进行了相关的组织教学后,教室里依然有些“喧闹”。此时,教师说:“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有一次,大文豪肖伯纳收到了一个漂亮女演员给他的一封求爱信,表达年轻漂亮的自己不嫌肖伯纳年迈丑陋,因为他是个天才;而且说:‘如果我们俩结婚了,生下的孩子有你的头脑,有我的外表,那该有多好!,萧伯纳立即回信,只是将语句稍微地做了一点变动,便巧妙地回绝了她。你知道萧伯纳是怎么回的这封信吗?”(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学生也许会问“他们结婚了没有?”(学生大笑)“我们要关心的是,如果他们结合,结果到底会是怎样呢,为什么?”(学生笑,掌声)投影“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学生在急切的期盼中以高涨的热情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学内容没有变,教学对象没有变,教学情境没有变,仅仅是教学情境出示前多了那段“插曲”(也可以理解为在情境前增加了一个“情境”),竟然带来如此变化,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寥寥几句,就让学生的心理在瞬间内发生了急剧变化。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探究的心向都达到了最佳状态,而且“闹台的锣鼓”本身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灵活性、开放性、现实性等特点,这些信息象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激情顿时迸发出来。

2略施粉黛——给情境材料“化个妆”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同样的情境素材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却有可能收到迥然不同的效果。

在高三“人类遗传病”一节的复习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对照”。

对照组:教师概要复习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然后用投影展示情境:一幅血友病遗传图谱,还辅助幻灯片解释说明。情境特点:图文并茂,结合实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学生表现:状态一般;心理反应:“地球人都知道”。

实验组: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谁来拯救五岁小男孩》:画面定格——5岁的小男孩梁晨凝望窗外,渴望“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画面特写:梁晨因反复出血而萎缩的肌肉,淤青的小腿,严重变形的关节。镜头闪切:流血的嘴巴,带血的枕巾,青紫的背部、肚皮,疲惫的轮椅……画外音:“小梁晨患的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即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在小梁晨爸妈恋爱的时候,外公就神情凝重的告诫:‘结婚后要么不生孩子,要么生女孩!”镜头特写:声泪俱下的外公(与小梁晨类似的病症);画外音:“考虑到种种因素,小梁晨爸妈决定生孩子,但要进行产前诊断。第一胎诊断为带致病基因的男孩,他们含泪终止了妊娠;好不容易盼来了第二胎(也就是现在的小梁晨),诊断为‘男孩,正常概率为98%。可是……”“外公告诉我们,他自己有四兄妹,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很早就夭折了,直到很晚才知道是这个病及有关道理……”此时的学生:鸦雀无声,目不转睛,有的甚至潸然泪下;心理反应:心灵震撼,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激情进发;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呈现预设的一系列问题。

一堂课下来,“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伴x隐性连锁”、“血友病”、“隔代遗传”、“产前诊断及其正确率”等相关概念和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情境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课程的初衷——力图促进学习方式和学习意志的转变,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一定内容的情境总需要以一定的形式来展现,情境呈现形式的选择是否灵活恰当,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兴趣、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效果,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教师在情境呈现形式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如知识的难易程度、

难点与重点的解决、教学目标的要求等),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点、理解分析能力、认知水平与认知结构等特点。

3欲擒故纵—一给情境呈现加道“槛”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作为理科性质的生物学,却有着文科的特点,这主要是针对要记忆的东西(概念、理论、原理)太多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模棱两可、混淆是非。于是、为了防止学生“走弯路”,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会提早向学生来个“友情提醒”——呈现“错误情境”,就像为了防止学步的孩子摔跤便牵着其手走路一样。

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也有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笔者认为错误是正确之母!教师不能因为怕学生犯错误而取消其犯错误的机会和过程。在经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思维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遭遇错误、发现问题,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即使偶尔提出不恰当甚至荒唐或更错误的问题,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是其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这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力量。这些都符合新课程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在讲授关键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字词时,教师可以在口头表达(加重语气)或板书时故意设置(本来是学生常犯、易犯的)错误,让(部分)学生在听课或观察中突然发现,并加以纠正,使学生在“顿悟”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这种教学过程本身,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很有益的。如把线粒体写成细粒体;把胡萝卜素写成胡萝卜素;极体写成极核;“质壁分离”的概念中,把与细胞壁分离的原生质层说成是细胞质或原生质;把原生质体说成原生质层等。让学生在“学步中遭遇摔跤”,可以让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从而避免在以后错误。

这种欲擒故纵的处理,在学生的入门之前加了一道“槛”,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实际上是故意制造矛盾冲突。用另一种方式创设错误情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样操作,不但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极大提高,还使课堂的思维力度大大加强,学生能力的提高不言而喻。

同样的教学内容,使用同样的情境素材,不同的是对教学资源的研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由此得到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遗传创设情境
非遗传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