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的态度看课议课

2009-07-23 08:42柴振江
甘肃教育 2009年13期
关键词:议课态度评价

柴振江

〔关键词〕 看课;议课;态度;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2.0〔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7(A)—0017—01

一、在思考中看课,在看课中思考

看课有三个层次:一是看。就是指教师来到了教室,这种看课活动是被动的,缺乏思想的,只是为看课而看课。二是看见。指教师看到了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些现象,但缺乏自我反思,没有围绕教育现象深入思考,没有产生联想和对话,没有将自我、授课者、教育现象、教育理论相联系,是一种缺乏学习和研究的看课活动,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成长。三是看到。这是一种学习性、反思性、研究性看课活动。指教师在看课实践中,把课堂中反映出的一些现象与自我相联系,与教育理论相联系,进行反思、对话、研究,在研究中看课,在看课中研究,促进专业成长。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注重教师看课活动的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学会做听课笔记,指导教师在看课活动中不但记现象,而且要学会做点记、记偶感、记疑问、记感受,用赏识、学习、研究的眼光对待每一堂公开课。运用示范引路、检查指导和模式设定的形式,促进研究性看课意识、方法的形成。在具体看课活动中,指导教师不但要观察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还要细心观察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设计、指导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教学效果等教学细节。

二、用赏识、研究的态度评价和研究课例

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授课者和看课者共同提高,它带有教学研究的性质。它不是单纯为促进授课者专业成长而开展的活动。公开课为我们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可供研究的例子,提供了研究的资源。但过去我们的议课活动思维狭隘,把议课活动看作评价授课者授课水平的一种手段,评议缺乏理论支持,评课的目的在于找缺点,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议课活动中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研究性、欣赏性、学习性议课活动,开展参与合作式、问题探讨式、专题讨论式议课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1.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哪些?你从这堂课受到了什么启发?2.这堂课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的地方有哪些?3.假如你上这堂课或处理某个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你会怎样做?

三、树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评价观

1. 以学生发展为本,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现代课堂教学评价较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更广、更微观、更具操作性。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质疑、主动学习。它主要分为三大块: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教学基本功评价。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又分为参与状态评价,交往状态评价,思维状态评价,情感状态评价。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但注重教,更重要的是营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表演表现、民主平等的氛围。将过去我们不常关注的学习习惯养成、个体差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激活、三维目标的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纳入主要考察行列,由过去只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学习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 注重教师角色转换,体现教学活动的开放性。现代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严格界限,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师道尊严,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材”观,变教教材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显性、隐性、再生性教育资源的运用。要求课堂是一个民主、平等、赏识、和谐、交流的学习空间,不再是气氛沉闷、形式呆板的讲授场。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服务者、研究者,教学氛围的创设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要求教学活动不再是教,更重要的是学与创造。要求教学活动打破时空、学科的严格界限,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科实践活动相结合,各类学科实践、学习活动相结合。

3. 要关注教学细节,关注学习过程。教师对问题的提出方式、教学活动的不同设计,以及某一教育行为,甚至是某一句话,都可能对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在看课活动中,更要关注这些细节。看教师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到了学生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品质的培养;问题提出方式、活动方式、某一教学行为是否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求知的欲望,并对学习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及时发现、捕捉充满教育大智慧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赏识中提高自己,促进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议课态度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四心”让议课更精彩
态度决定一切
议课形式种种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