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与《瞭望》周刊

2009-07-28 08:00陈大斌
百年潮 2009年6期
关键词:穆青海外版纪事

陈大斌

《瞭望》周刊是穆青亲手主持创办的,他领导了周刊的创办及初期逐步发展的全过程。从瞭望周刊社成立,十几年中他一直兼任着瞭望周刊社社长。1992年,他72岁时从新华社社长岗位上离休,但仍然继续担任瞭望周刊社社长。我在《瞭望》工作17年,尤其是从1988年3月起担任周刊的总编辑之后的十来年间,在穆青直接领导下工作,与他在工作上的关系更趋密切,有更多机会向他请教,聆听他的教诲,收益甚多。同时,对他的思想、品格也有更深入的观察。

创办《瞭望》月利,设计《中南海纪事》专栏

创办《瞭望》周刊及其他一系列报刊,是穆青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出任新华社社长后,带领全社上下实行全面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的一个环节。其实,创办《瞭望》等系列报刊本身就是一项改革,是新华社事业的一个新开拓。

《瞭望》创刊时是月刊,1981年4月出版了月刊第1期。月刊初创是很艰难的。穆青从新华社总社国内部等部门找来几位有志者,因陋就简开始工作。人手紧张,直到正式出刊一年后,编辑部只有8个人,还有从分社借调来的几位。他们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几间拥挤不堪的办公室里开始筹备出版《瞭望》月刊。穆青亲自主持开会商讨月刊的编辑方针及编辑、出版流程,参与确定刊物的主要栏目及重点稿件的设计组织,有些重要稿件是他出面组织来的。试刊出版时,他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发刊词:《时代的声音,历史的记录——写在(瞭望)创刊的时候》。

试刊出版之后,他注意听取新华社内外各方面的意见。一个多月之后,3月20日、21日,穆青用两天时间,召开一次《瞭望》编辑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除瞭望编辑部编辑人员外,还邀请了总社国内部、国际部、新闻研究所、摄影部领导及采编人员,并从北京、上海、安徽、四川、吉林、甘肃等国内分社请来在第一线采访的记者,共20余人与会。他与大家一起,先对这一期试刊进行全面评论、分析,全面总结实战经验,找出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期刊物为例,就这份刊物的性质、任务、特点、发展方向、编辑工作以及如何发挥新华社的整体优势,办好刊物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对办好刊物的许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原来比较模糊的认识清晰了,比较笼统的设想具体了。全社上下对《瞭望》的性质、办刊方针形成共识,这就是:《瞭望》在月刊阶段应当办成一个新型的社会型综合刊物,在内容上要国内外并重,以政治性、思想性、新闻性为主,兼顾知识性。

穆青提出这样的要求:《瞭望》的出版应当成为新闻改革的一个契机,在报道内容、报道方式上要有所突破。为此,他与许多同志商谈、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3月下旬,穆青在新华社党组会上提出,在即将正式出版的《瞭望》月刊上,开辟一个《中南海纪事》的专栏,重点报道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重大决策的形成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提出事先由他和副社长冯健等几位同志共同拟定这个专栏的头几篇文章的选题。这个提议得到社党组的支持,会议批准了他提出的创办《中南海纪事》专栏的设想和最初几篇报道的选题计划。

3月25日,穆青把在新创办的《瞭望》月刊上开辟《中南海纪事》专栏的计划,还有这个专栏准备刊发的第一篇稿件《中南海的春天》(冯健、曾建徽采写),一并呈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第二天,即3月26日。邓小平就在这份报告上批示“可以”,胡耀邦、陈云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也都表示赞成新华社的这一计划。陈云等同志还动手在《中南海的春天》这篇稿子上改了若干处,最后由胡耀邦定稿。

4月20日,《瞭望》月刊第1期正式出版,向全国发行,《中南海纪事》专栏与全国读者见面。新出版的《瞭望》在全国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瞩目,特别是《中南海纪事》专栏的开辟,及所刊《中南海的春天》一文,更是引起强烈反响。在《瞭望》出版的同时,新华社电讯向全国播发了这篇稿件,全国31家中央和省报刊载了此文。境外的通讯社和多种媒体也都非常重视此文。西方几家大通讯社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报道了中国一家新出版的刊物刊出了这么一篇引人注目的报道。敏感的香港新闻界反响强烈,《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明报》、《天天日报》、《香港时报》等都突出报道了此事,摘发了此文内容。其中《大公报》的评论颇具代表性,这家报纸在一篇题为《北京三本权威刊物》的评论中写道,4月中旬,北京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南海中共中央书记处动态的文章,使新创办的《瞭望》杂志给人以一鸣惊人的感觉。

多年之后,有次我陪穆青来到河南辉县,在与当地干部的闲谈中说到《瞭望》创刊时的《中南海纪事》专栏及头几篇文章。我问穆青:当年《中南海纪事》的文章出来后,产生那么强烈的反响,你们事先在设计这个栏目、组织这些报道时,想得到吗?穆青沉思一会儿说,没有完全料到。不过,我们对开办这个专栏,作这方面的报道,是很有信心的。穆青还说,这是时代、形势的迫切需要。当时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时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但也还没有彻底摆脱“左”的思想束缚,改革开放都有很大阻力。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更加关心党中央、国务院的动态,看中央领导如何制定政策推动改革,如何部署现代化建设,使国家走向强盛,人民走向富裕。从另一方面来讲,党和国家领导层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重大举措,也应当让全国人民了解,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增加透明度。只有让全国人民真正了解、理解中央的决策,才可能真正贯彻执行。我们的这些报道,可以说就是要在党中央与人民群众中间架起一座沟通思想、信息的桥梁。过去多年来新闻报道很少涉及这些领域,中南海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的这些报道,在新闻报道上也是一个突破。要说新闻改革,这也是一项改革吧!

《瞭望》的《中南海纪事》专栏不仅在广大读者、国内外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引起中央领导人重视。邓小平、陈云、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人都很重视《中南海纪事》,他们亲自动手修改报道文稿,给了许多关怀和指示。陈云审阅、修改过这个专栏的几篇文章,有的还加了注释。胡耀邦则给了《瞭望》和这个专栏更多的关怀和多次指示。从《瞭望》月刊到周刊创刊初期的那几年间,他多次外出考察,有几次他都对随行记者说,这次活动的报道只发《瞭望》,新华社电讯不要发了。他还把有些老同志的调查报告等文章介绍给《瞭望》刊登。《中南海纪事》能够顺利面世并坚持了几年时间,发了不少有分量的稿件,在社会上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与当时中央领导的支持、关怀是分不开的。

《中南海纪事》专栏开辟后,发出一系列重要报道,很快成为一个引起广泛重视的“名牌”专栏,《瞭望》月刊也因此而更加引人注目。不少外国通讯社和境外媒体都称《瞭望》是中国的一家权威刊

物,有的说它是中南海的刊物。国内读者也普遍认为《瞭望》的报道传达了中央的声音,是权威的、可信的。可以说,《中南海纪事》使《瞭望》如虎添翼,很快在新闻界和读者中站稳脚跟,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为它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中南海纪事》专栏的开辟及发表一系列引起广泛强烈反响的报道,其意义和影响也远远超过《瞭望》本身,它是整个新闻事业,特别是中央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是新闻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成果。《瞭望》的《中南海纪事》专栏在这方面的带动作用不可低估。而《瞭望》《中南海纪事》专栏的开辟,穆青起到了关键作用。

实现《瞭望》发展的“三级跳”

《瞭望》月刊出版后,在新闻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但穆青没有在掌声中陶醉。月刊刚刚站稳脚跟,他又向社党组提出建立筹备小组,立即着手做把《瞭望》月刊转为周刊的筹备工作。

在1981年3月,《瞭望》月刊试刊出版后的那次会议上,穆青就第一次明确提出,作为新华社办的刊物,《瞭望》应加强时事、新闻性,它的出路是逐步办成时事性较强的新闻周刊。新华社党组做出相应决定后,穆青主持成立了有新华社领导和各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瞭望周刊筹备小组。

1982年3月18日,穆青主持召开瞭望周刊筹备小组第一次会议。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认为新华社党组适时把《瞭望》月刊改为周刊的决定是正确的,全社上下国内外分社都要全力支持,尽快出刊,力争1983年1月正式出版周刊。

穆青还确定了周刊的性质和编辑方针,即:它是一本政治性、时事性、知识性相结合的综合性新闻周刊。它应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要对国内外重要动向作出准确、迅速的报道,同时要对国内外形势作出权威性分析,作出权威的、可信赖的报道。会议还认为,《瞭望》周刊也应遵循新闻周刊的运行规律,办出周刊特色,形成周刊的优势。要按照国际上新闻周刊“集一周于一日”的办法办刊,既对一周来的大事做出简单扼要的报道,又要对当前重大问题做出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

在穆青的主持下,从全社范围内抽调业务人员支援《瞭望》。新华社各部门的业务人员直接调入,分社人员则先行借调。短短一个月内,调集了包括国内、参编等部门的副主任,国内国际等部门的一批编辑组长、业务骨干在内的20余人,其中有国内报道业务人员,也有通晓外语的国际报道采编人员和摄影、美术编辑等。同时,社党组决定成立新华社直接领导的瞭望编辑部,任命新华社副总编辑穆广仁兼任总编辑。编辑部的任务一是继续出版月刊,二是开始筹备出版周刊。

1983年,周刊筹备工作加快了步伐。6月21日,新华社党组决定加强领导,成立瞭望周刊社,穆青兼任社长,新华社副社长、总编辑冯健兼任《瞭望》周刊总编辑,同时还建立了包括社党组成员、一些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瞭望周刊编委会。社党组要求《瞭望》周刊在保证月刊继续出版的同时,加紧筹备,在当年9月出版周刊试刊。

穆青在周刊社成立大会上说,《瞭望》月刊的成功,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真正的高潮还在后头。我们要再接再厉,迈出更重要的第二步,创办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大型新闻周刊!

8月4日,穆青主持召开《瞭望》周刊的编委会会议,听取编辑部关于周刊筹备工作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的汇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还研究确定了周刊的总体设计、业务体制、主要栏目及将在9月出版的周刊试刊的重要选题计划。

8月底,试刊正式开始运行。为了完全“仿真”,我们决定在9月一个月内每周出—本,共出四期试刊。编辑部成立两个小组,第一组负责一、三两期,第二组负责二、四两期,每期全部工作流程排成一个“雷打不动”的日程表。按规定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于9月5日、12日、19日、26日按时完成四期试刊的出版任务。

同时,我们在试刊发行时附上一张《读者意见表》,向广大读者征求意见、建议。4期试刊出齐后,我们马上进行实战总结,并整理读者反馈来的意见。

10月28日,穆青主持召开瞭望周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编辑部的试刊情况汇报,肯定可行的经验,同时研究解决试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为了动员新华社全社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办好周刊,10月31日至11月8日,穆青主持召开了一次专门研究新闻周刊为主题的新华社国内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瞭望》周刊1984年1月正式出版。新华社党组要求全社上下动员起来,大力支持《瞭望》,把给《瞭望》周刊供稿列入新华社各部门及各分社的工作日程。会议还就《瞭望》周刊的编辑方针、刊物特色、主要栏目设置及供稿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通报给新华社各部门及国内外分社。1984年1月2日,《瞭望》周刊第1期正式出版。

周刊正式出版后,穆青马上又带领大家继续前进,要尽快出版《瞭望》周刊海外版。在新华社党组研究《瞭望》海外版问题的会议上,穆青说,《瞭望》从创刊以来,编辑部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瞭望》事业的发展好比“三级跳”,从月刊到周刊是一次跳跃,现在要出版海外版,是第二次跳跃。出海外版是新华社的宣传多了一个层次、一个阵地。对海外版,穆青提出新的要求,他说,海外版内容文风都要有别于国内版,文风要更尖锐、泼辣,思想观点更鲜明,报道更有权威性,真正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了办好海外版,他要求新华社各个部门在报道稿件上,在对外报道的采编人力上,大力支持海外版。

在穆青的直接领导下,瞭望周刊编辑部像一部动力强劲的机器高速运转。在周刊正式出版的当年,就出版了周刊海外版。这年9月3日,《瞭望》周刊海外版(开始时称北美版)在美国纽约创刊。邓颖超为创刊号写了“发刊词”,指出《瞭望》海外版是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是传播友谊的桥梁,是增强团结的纽带。

1986年1月,《瞭望》周刊在香港设立驻港办事处,海外版由纽约迁至香港出版,向全球各地发行。

海外版迁港后,在国内版的基础上,对报道内容进行较大调整,用繁体汉字排印,栏目、报道选题及文风、编排也都更适合海外华人及其他读者的要求,在港澳台地区、北美、南亚、欧洲等地区华人华侨中产生广泛影响。每一期《瞭望》周刊海外版出版时,香港几家电视台都有《瞭望》的重要报道被播发或评述。香港观众说,《瞭望》每周都在香港“出镜”。几家有影响的报纸也几乎期期都转载或播发《瞭望》的重要文章。《瞭望》海外版很快成为我国对外宣传报刊中的佼佼者,在海外的知名度、权威性、影响力不断提高。

但是,汉字繁体字本的海外版还是有局限性的。虽然经过多种媒体的转载,它的报道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但它的主要读者还局限于汉语圈内。穆青说,新华社党组给《瞭望》周刊确定的目

标是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形成系列刊物,办成有中国特色的、有高度权威的世界性新闻周刊。它的读者绝不可局限在讲汉语的人群中。于是,穆青又抽调人员,开始着手《瞭望》英文版的筹备工作。

周刊国内版创刊当年,1984年秋天,穆青带领《瞭望》开始了“第三次跳跃”。这一年10月20日(即周刊国内版正式出版十个月,海外版在纽约出版后一个月),穆青主持新华社社党组会议,决定调集英语采编人员,筹备出版《瞭望》周刊英文版。1985年春天,筹备人员组成考察组赴美国考察《时代》等新闻周刊的工作流程。1985年9月16日,《瞭望》周刊英文版试刊第1期出版是:CHI-NA'S NEWS WEEK OUTLOOK。

从1985年到1986年间,英文版先后出版4期试刊。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瞭望》周刊英文版和海外版先后停刊,但它们在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瞭望》要多关注、报道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

提起《瞭望》周刊,不少人总以为《瞭望》的关注点是中央、高层。其实,穆青还经常提醒我们,《瞭望》应该更多地关注、报道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

《瞭望》周刊从1989年第4_4期开始,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中国人心态录》,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个栏目是怎样诞生的呢?

这也是穆青亲手设计出来的。1989年11月的一天,穆青把我和瞭望编辑部其他负责人叫到他的办公室。他说,近来读了一本书,深受启发,有些想法想对你们说说,有些事我们《瞭望》也可以干。

穆青在提出开办《中国人心态录》专栏建议时讲了一通话。他的那次谈话十分精彩,也非常重要,对记者作风、文风的许多观点值得重视,其意义远远超过《瞭望》开办一个新栏目的范围。所以,我在这里便多引述一些穆青这次讲话的内容,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穆青说:“我们的新闻报道应该更加接近实际生活,记者的思想感情应该更贴近群众。前几天,我翻阅了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书名叫《大分裂》。我边读边想,觉得我们的编辑记者应该多采撷一些能够引人入胜的实录性新闻。”

“我们一贯提倡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我们新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呼声。但是,翻开我们的新华社新闻稿和社办报刊,真正来自基层、来自群众,反映他们的心声的稿件还是太少。应当发动我们的记者深入到群众中去,访问工人、农民、基层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战士,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用实录性文体将它朴素地再现出来,使我们的报道能够反映各个阶层的声音,使读者透过我们的报道能够了解社会上各种人的心态,了解人们在想些什么,希望些什么?《瞭望》可以考虑开办一个新栏目,每期登一两篇这种文章。积累起来,我们就能够从中听到时代的声音,看到社会的动向。”“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站出来讲话;还有一些青年记者喜欢把花花哨哨的形容词和故弄玄虚的新名词写进新闻报道中。采写实录性新闻,这一套就不灵验了。老百姓嘴里没有那么多一套套的概念和一堆堆的数目字。他们对生活的感受都是具体的,他们有自己的语言。60年代,我曾采访过王铁人,他的语言很有个性。像他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我就不相信油都生在外国,都在外国人脚下。这是记者怎么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来的。你去找几个农村的老太太聊聊,她们的语言一定比记者的生动、自然、实在。现在,如果哪位记者去采访大庆的老工人,请他们讲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经历,或是讲讲大庆30年来最大的变化,然后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那一定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要不,你去采访采访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工人,请他们谈谈看到满街跑的都是外国轿车的时候,他们有什么感受,那一定也会是一篇发自内心的声情并茂的文章。采写实录性新闻,会对那些‘旧八股、‘新八股产生强烈的冲击,会对枯燥无味和华而不实的文风产生强烈的冲击。”

接着,穆青从文风讲到记者的作风,讲到调查研究,显然,他想以改变记者采访作风来促进改进新闻报道。他对提倡“实录性”新闻寄予厚望。他说:“这些年,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方面是有成绩的。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调查研究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或者说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提倡深入基层,他也去了基层,但去的仅仅是基层‘衙门;你提倡调查研究,他也进行了调查,但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各级干部,研究的主要是他们提供的材料。有的记者即使到了县里,住的也是县委县政府的招待所,一群干部围着团团转。听到的情况也大多千篇一律。有时,记者跑上十几个县,都是这么一套。结果,辛辛苦苦到了基层一趟,还是没和多少普通群众见面,还是没有了解到老百姓的意见和看法,无法反映他们的要求和愿望。”

他还批评一些记者:“在任何场合都喜欢暴露自己的记者身份,还没有说话就先拿出了笔记本。其实,与老百姓一见面就亮出记者证,拿出笔记本,效果往往不好。封建社会有些官员还会微服私访呢,何况我们记者?你就往地头场边一坐,与人闲聊,从眼前身边的事聊起,像拉家常一样,就能了解到不少情况。人家也不问你是干什么的。学会与各行各业的人拉家常,这不单单是采访艺术、采访技巧问题,至少,你还得对他们有些感情,会用他们的语言说话。”

最后,他对开辟这个栏目提了一些具体建议。他说:“实录性新闻的题材应当是十分广阔的。选择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也可以是某一界、某一方面的知名人物;可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社会现象,请他们谈自己的看法、意见、见解、建议等,也可以请他们谈自己的某一段经历或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情。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呼声,并不都是尖锐的批评性意见,更不等于牢骚。”

穆青的谈话开阔了我的眼界。过去,他也曾多次向我们说过,《瞭望》的《中南海纪事》,读者反响很好,但还是要“多搞一些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报道,少报一些领导机关的一般活动,更不要报道那些套话、老话。我不是说部长、省长们的讲话都不报,而应当选那些真有新意的活动和讲话来报,无新意的不发。不要以为读者欢迎这些,其实不然。《瞭望》的读者中上层人士居多,很多文件、会议发言、工作指示等,他们早就看过了,精神都知道了,再给他们看这些会受欢迎吗?还是多给他们一些来自基层、来自人民群众实践第一线的报道,告诉他们发生在基层,发生在群众中的新鲜事,告诉他们群众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盼望些什么。了解这些情况他们是会有兴趣的,也有利于他们的工作,有利于决策”。

穆青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更应当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关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报道决不能只讲工作,不触及社会生活,不触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刊物更多关心报道群众的生活,更广泛地联系群众,才能有更多的读者。你们要多下去调查研究,使自己的目光、视野、触角更宽广一些”。

由此,穆青进一步提出《瞭望》报道手段要更多一些,使用多种文体,多种报道形式,不能只搞大通讯、长文章。那样不仅信息量小,刊物也呆板,没有生气了。杂文、漫画、特写、问答、对话等等都可以使用。总之,报道内容、写作形式都要多一些,不要千篇一律,干干巴巴,而应当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百花齐放,这样读者才会喜闻乐见。

穆青为《瞭望》周刊的成长和发展想的做的很多,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穆青对《瞭望》周刊的许多谈话、建议,不仅对《瞭望》周刊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新华社和整个新闻事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既往,《瞭望》周刊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令人难忘。我有幸参加这一创业过程,也是很值得自豪的。穆青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堪称典范。他对《瞭望》周刊的一次次谈话,一个个建议,一项项决策,是他留给《瞭望》周刊的,也是留给新华社,甚至可以说是留给中国新闻界的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

(责任编辑谢文雄)

猜你喜欢
穆青海外版纪事
新举措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No.2 企业微信海外版改名为WeCom
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办好“海味党报”——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
正月纪事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裘山山散文被《散文》(海外版)转载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