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市场基础

2009-07-29 07:11
经济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业板创新型上市

姚  刚

最近,中国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创业板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促进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并已经初见成效,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创业板的启动,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源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高科技的自主创新型企业流动,从而加快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需要。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额的50%以上,提供的出口占60%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国家一直在积极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但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突出。创业板直接服务于中小创新型企业的直接融资需要,可以拓宽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使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及其他信贷、担保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资金进一步汇集和投入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支持体系将逐步形成,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善。创业板撬动的民间投资,将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力量。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国家正在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中小企业为我国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关键在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初期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很大,稳定这类企业并促进其发展,将有力地保障社会就业。据统计,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员工人数平均只有1300人不到,上市后二至三年,其平均员工人数就增加到5400人,增长近1.6倍。推出创业板市场,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出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提升投资信心,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创业和创新的行列,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就业。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案,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统一监管下的场外市场等构成。中小企业板设立五年来,对于中小企业的培育、规范、引导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板的发行上市标准与主板相同,还有大量高成长、创新型的创业企业不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创业板适应了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适应了广大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是推进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资本市场服务范围、完善市场功能、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从2000年起,我国资本市场就已经开始了建设创业板市场的尝试和探讨。在此期间,社会各界一度对我国是否具备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基础存在争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自从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各方条件已经成熟。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法制环境不断完善。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取消了股票发行条件中有关经营业绩等财务指标的硬性规定,放宽了股权激励、无形资产出资折股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都为针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设计宽松、灵活的创业板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条件。

其次,我国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性矛盾,基于全流通的股票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已经初步形成;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强化信息披露、规范公司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措施,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成效,证券公司经营行为规范程度明显提高,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有效务实了行业基础。

第三,社会各界对启动创业板逐步达成共识。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反复强调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设立创业板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支持自主创新等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作用,社会各界已形成广泛共识。同时,随着创业板发行上市等制度、规则的陆续出台以及宣传工作的逐渐深入,投资者对创业板的特点和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创业板的顺利启动和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四,我国发展创业板市场所需的上市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广大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创业板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上市资源。根据2 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324.9万家企业,其中2004年净利润达到500万元以上,且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6000余家。从高科技企业的情况来看,截至200 6年末,我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圊区内共有近46000家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1 0000家。根据2008年3月底的数据,29家国家级高新区内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且有上市意愿的企业有966家,各省提供的非高新区内创业板拟上市企业有360家,全国各主要券商为创业板储备的上市资源也达数百家以上。

第五,中小板的探索与实践为成功建设创业板积累了经验。中小企业板设立近五年来,监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工作,总结了许多适应中小型上市公司特点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锻炼了一批对中小型公司市场运作具备相当经验的专业人员,为创业板市场的成功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六,与创业板建设相关的其他基础性条件也日益完善。一是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逐步引导市场形成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二是创投行业在经历了低潮后开始进入活跃期,《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发布,使创投行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对成长初期企业的投资规模明显上升;三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进入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作为创业板孵化器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开始形成。

创业板市场的启动,因应时势,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和广大中小企业的现实要求。同时,由于创业板市场具有区别主板市场的风险特征,为了确保创业板市场的成功推出,我们在设计创业板制度时,坚持了“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境外市场经验”的原则。一方面借鉴境外市场经验教训,吸引成长型创业企业充分利用创业板市场;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国内诚信法制建设环境、市场约束机制的现状,结合主板特别是中小板市场的一些成熟监管实践,设计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行上市监管制度。我们相信,建立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上市资源充沛的牢固基础之上,结合了海外市场和中小板的成功经验,中国创业板市场必将为整个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希望,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创业板创新型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5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