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09-07-30 05:55
炎黄世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碑林同志文章

本期《炎黄世界》继续贯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奋斗”的办刊宗旨,刊物以纪实报道与人物报道为主线,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内容多元而侧重文化、关注时代又关心民生,对读者实行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方针,全心全意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本期首篇文章是关于吴南生同志与中国史卷式的书法碑林的报道。吴南生同志是广东省老一辈革命家中硕果仅存的极少数领导人之一。1942年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遭受破坏,广东党组织面临的形势十分危急,他临危受命,肩负重担,保护方方等领导同志,并把他们安全送往延安,最后自己也到了延安。建国后,他一直在广东工作,担任过省委宣传部长、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等领导职务。改革开放后,他勇立潮头,自告奋勇,提出广东先走一步,负责创建深圳等三个经济特区,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杀出一条血路。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政之余,一直倾情翰墨,酷爱书画,留意收藏。他高瞻远瞩,考虑到书法艺术的永久流传,以他为总策划,在粤东潮州建立起一座建筑壮观恢宏、碑文收集完整、碑刻十分精细的史卷式书法碑林。这一座碑林有六大特色,为中国其他碑林所不及,是吴南生同志费尽心血、经之营之,着意筹划以来,耗费二十年宝贵光阴,为中国文化事业做出的又一划时代的奉献。这篇报道是本刊副总编辑、资深新闻老人张宝锵同志的力作。我们郑重地向广大读者推荐这篇闪耀着吴南生同志思想光芒,反映了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以及体现作者本人凝练朴实写作风格的上乘作品。

本期《炎黄世界》的“华人世界”栏,还刊登了来自美国的三篇作品。一篇是本刊驻美国特约记者麦子先生写的《美国华人航运巨子赵锡成和他的女儿们》,这是麦子先生亲访赵锡成一家人的精心之作;报道的许多事实和细节,为大陆读者过去闻所未闻;文中所附的全部照片,也是赵锡成先生从美国特意寄给本刊使用的。我们十分感谢赵锡成先生热爱祖国并教育6个女儿个个茁壮成长(包括教育长女赵小兰成为华人第一位内阁部长)的动人事迹,我们也十分感谢赵先生亲寄照片给本刊的格外关照。其他两篇也都是留美华人作家写的。

本期“沉思录”一栏发了4篇文章,都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之作。近知本刊“沉思录”的文章在网上被广泛转载,希望这4篇文章也能被网络选中。

在本刊所刊的其他文章,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副社长王颖写的《洪学智将军夫人张文传奇》,方小宁写的《夏衍一份不该淹没的谏言》,朱伟杰写的《“朱云卿:黄洋界保卫战”奇迹的创造者》、《鄂伦春族第一位女博士的生活和梦想》,鲁大铮写的《马思聪回来了》,作家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石湾所写《“青春之歌”难产始末》,祈海宁、杨新华两先生写的《走进金陵长干寺千年地宫——兼谈南京将建成中国南方佛教中心》,夏木等的《陈菊与苏庆黎》,陈元所写《“最亲是娘”一歌感动千万听众》等文章,都是本刊从众多来稿中反复比较、再三挑选出来的好稿。我们向这些惠赐好稿作者致以谢意。

猜你喜欢
碑林同志文章
The Changes of Chinese Painting Too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西安碑林
游青田东方碑林
开封行吟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