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2009-08-13 09:47徐婷婷
江苏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学校

徐婷婷

1891年10月18日,皖南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新生命诞生。在他出世以前,家中已夭折了两个女儿。父亲为使孩子不受尘世劫难,为他取一个乳名:“和尚”。这似乎是一个谶语,陶先生的一生,正是如苦行僧般的一生——化缘,普度,求自己的心。

陶先生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时,他在墙上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1914年,他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准备赴美留学。留学是为了上哥伦比亚大学,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但因囊中羞涩只得转入可申请奖学金的伊利诺大学攻市政专业,他只用一年时间修完学位所需的课程,获得政治学文科硕士学位,同年九月,人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在那里师从孟禄、杜威。他虽受西方文化深厚影响,但绝不欧化自己。他说:“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1917年,完成学业后,他拒绝了美国方面的挽留,毅然回国,在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院代理教务主任。在辛亥革命那年,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醉心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名“陶知行”,这个名字一直沿用20多年,在后来的实践中又悟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更名“陶行知”。

1919年起,陶行知初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并主张“教授法”改为“教学法”。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委员会,推行平民教育,编辑《平民千字课》,编辑出版《平民周刊》,推行中国乡村教育改造。1927年,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学。晓庄原叫“小庄”,是个小荒村,“晓庄”取意为“在劳力上劳心”、“日出而作”,又寓意学校的创办意义——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如日出破晓。陶行知在开学典礼上诙谐地说:“我们没有教室,没有礼堂,但是我们的学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空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这所学校比我们今天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更为前卫,理念更为先进,不但毫无应试的痕迹,甚至不发文凭。学校礼堂被命名为“犁宫”,并题对日:“与马牛羊犬豕做朋友。向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图书馆叫“书呆子莫来馆”,招生广告上明确地提出:“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招生考试还要加试开荒等体力劳动。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由于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灵柩运回南京劳山脚下,晓庄的土地上,与家人埋在一起。他也将一直凝视自己钟爱的这块土地。

在晓庄公葬陶行知典礼上,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发表讲话,这段评价对于先生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不同意把陶先生比作孔子,陶先生禀然有儒家风度,但陶先生却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做统治阶级的奴仆。陶先生是为人民服务,他是人民的先生。我也不同意把陶先生和墨子混为一谈。墨子是泛爱的,泛爱就是人人都爱,不管他是好人或是坏人。而陶先生爱人也憎人,同时也教人憎人。我也不同意以宗教家来比拟陶先生。陶先生就教于教会学校,他的思想、做人,具有宗教家博爱的精神,但是,陶先生却不叫人民忍受、等待。相反的,他要人民反抗,站起来,那么正确地来衡量陶先生的尺度是什么呢?他有儒家的风度,墨家的慈爱,基督耶稣的精神,法家的严肃。他是自古以来哲人的全体。”(原载1946年12月4日《新华日报》)

儒家之风

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人世的,要积极地干预社会生活。儒家的‘用不同于西方的‘实用,而是通过内在人格提升来发挥作用,这就是内圣外王思想,即通过人格的道德修炼达到治世济用之目的”(缪葵慈、莫先武《论陶行知的天才教育观》)。除了“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先生更是从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重庆育才学校”,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先生曾立下宏愿,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先生说:“我本来是中国的一个农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把我向贵族的方向转移……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一样,向那中国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先生为的是民众,为的是国家。所以他才会辞去薪水不菲的职务,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帽,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乡村晓庄。

他亲自设计了晓庄的校旗,寓意深刻:旗的中心是一个圆圈,里面有个“活”字,代表所要培养的生活力;圆圈外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代表教学做三合一:三角形上边有一个“心”字,放在当中,表示关心农民甘苦之意;左边有一支笔,右边是一把锄头;三角形外接一个大圆圈放射光芒,好比是太阳光;四面有一百个金色星星布满,代表一百万个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使个个乡村都得到光明,合起来造成全中国的伟大光明。看到那一面满是星星的旗子,着实让人心中一震,这是怎样的一种决心与信心?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他曾写信给友人解释说:“从定义上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种立足于乡村的生活教育理论,早已包含了现在所提倡的终身教育的理念。用陶先生的话来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因此,晓庄师范的学生,一方面要参加学术演讲与专题讨论;另一方面要下田干活,甚至必须与农民交朋友,田间就是教育,民间就是大课堂。而所谓社会即学校,是强调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一方面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另一方面让教育回归社会,回归生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与古之仲尼相比,先生更向往平民,更愿兼济天下,这番气魄恐怕连孔子也自叹不如。

墨家之爱

墨家讲求天下“兼爱”,先生更是“爱满天下”。

1939年12月31日,陶行知与吴树琴在重庆结婚,他在结婚证书上题了一首诗:“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

也欢喜。欢喜我遇到了你,你也遇到了我。当时是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也有了一个你,从今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脾气,也要规劝勉励。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为着大我忘却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再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也就是在他们结婚的同年,陶行知先生办了一所专门招收难童和孤儿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就是陶行知眼中的爱人,这就是陶行知眼中的教育。

“四块糖果”的故事流传很广,它同样体现了先生对教育对儿童的爱。

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敬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良行为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喊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先生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尊重同样见于他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他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法家之严

法家崇尚从实际出发,制定法律,配以君王的权力与威势,统治臣民。法家的思想必须用生命来践行,是血的祭奠。

先生一再更名一事可见先生对于实践,对于“行”的看重。而先生坎坷的一生更是表达了他严肃的生命态度和执着的信念。

1927年4月,在《晓庄学校之使命——给晓庄师范全体同志的信》中,先生写下这段话:“上海杀机四伏,倘使外国炮火把我顺便轰死了,这封信就算是我的遗嘱。倘诸事办理就绪,仍得生还,必当穿草鞋与诸君共同耕种。并从事增进农民之生产力与自卫力,以为全世界农民解放之准备。”

1946年4月,陶行知在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走。不久,国民党特务暗杀了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陶行知得知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在听说国民党特务已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在给育才学校教职员的信中提出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却没想到,先生不是被暗杀,而是累倒了。

面对生死,先生有着严肃的心。而对于自己的孩子,先生仍本着这样的心。

先生的二儿子陶晓光没有正规学历,22岁时经人介绍去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求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请他寄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来。证明刚刚寄到,先生的急电也到了,严厉阻止用这张证明,并要晓光立即将证明寄回。接着,又是一封快信,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

先生身上有法家的影子,然法家不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安天下,对于“道德”的问题更是不屑。而先生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救中国。对于道德品质更是看重。他用一生证明着无愧“万世师表”的美称。

基督之救赎

先生从小深受宗教影响,虽没有入教,但其追求的却在某种程度上与教义不谋而合: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众生皆可普度。先生最鲜明的宗教特征就是“救赎”。救赎天下的平民,救赎天下。只要看看先生的家庭,便知道何为“大我”“小我”,何为救赎了。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文渼看见了,恰家里急用,问“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先生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文渼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但最令人揪心的莫过于他这位善解人意的胞妹文漠的英年早逝。

文渼本在城里过着惬意舒适的生活。但兄长一直通过书信或言传身教鼓励她投身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终于,在兄长的循循善诱下,要为中国做一番事业的雄心被激起,她成为当时第一个下乡的女学生,并自此在条件恶劣的乡村扎了根。从此,文渼不仅是陶先生的妹妹,更是和先生并肩作战的同事。先生在《文渼指导之遗志》中指出“她曾创设了晓庄农暇妇女工读处。她主张农村妇女教育应以生利活动为中心”。也许正因为全身心投入乡村,加上照顾家中老母、哥哥的妻子和四个儿子,生活的重担、事业的重担压垮了她的身体,积劳成疾的文漠于1929年6月6日在南京晓庄师范病逝。年仅34岁。

为了救赎,先生舍弃了名利,舍弃了天伦,甚至舍弃了自己。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为了赎原罪,而先生不是为了救赎的救赎,在如今看来是如此珍贵!

无疑,先生的一生是追逐梦想的一生,佛家云“不忘初心”,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如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了苦孩,甘为骆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耳熟能详,引用先生的话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真正懂先生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读懂先生,最好的方式是读先生的文章,读先生曾生活过的一切。

想读先生,必须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晓庄。那里有先生的犁宫,现已被改建为纪念馆,还有先生的墓——在翠绿的劳山上,在这个喧嚣的都市里,先生有一块可以宁静与安息的地方。但是,我想爱满天下的先生也需要我们给他驱散一些孤寂。

想读懂先生,还要读先生的文章。先生的文章简单

明了,甚至是朴素。先生的大爱在其文章里淋漓尽致。就是现在看来,先生几十年前发表的文章还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谓真知灼见。

对于职业观念,他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中指出“吾国当兹民生穷蹙之际,国人已以衣食为口头禅,兴学者又从而助长其焰,吾深惧国人自私之念,将一发难厌矣。”

在《教学合一》中,他说“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关于教育的信条,他在《我们的信条》中,宣言“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先生还写过一篇小说《古庙敲钟录》,讲述了一个村庄通过生活教育来使村民学知识、明事理、强身体并团结起来对抗外来侵略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先生的乡村教育理想和其生活教育理论,被认为是“以艺术形象展现生活教育模式的一本小说”(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全集》)。这也可说是先生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发表之时正值国难当头,先生为古庙学校作了一幅简笔画:“静默如地下的种子。自由如空中的鸽子。猛勇如斗虎的狮子。”以此向国人敲起警钟,呼吁实施国难教育。

先生的好文章太多,因为先生用他的生命在践行着他的文字。

谈到读先生的文章,不得不提到先生的诗。初读先生的诗,觉得水平不过尔尔。没有华丽的辞藻,勉强押韵,又过于直白,与传统要求的“文质兼美”有些不符。不过,多读了几首,再回头看看,发现先生当是大道至简。把简单的事写复杂很多人都可以,可把复杂的道理写简单,却很少有人做到。能让平民阅读的诗词也许才是真正的好诗词。

先生的诗都很有针对性,也充满童趣。例如1924年,推行平民教育时,写小诗《每事问》来激励人们: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晓庄创立之后,写下《自立歌》与师生共勉: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无论诗、文,或是教育,或是救国救亡,先生的一生不是寥寥几笔就可以说得清。简言之,先生不完美,甚至可以说,他是个平凡的人,但他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因而成为真善美的化身。他实践了“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的豪言。

若人人能不忘初心,给自己一片可以耕耘的心田,也不枉先生在这世上寂寞了这么久。

猜你喜欢
陶行知生活学校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生活感悟
学校推介
无厘头生活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