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南阳 情感铸就笔下春秋

2009-08-14 09:28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09年7期
关键词:南阳书法艺术书法

耿国彪

本期焦点人物小档案

米南阳,1946年出生于书法世家。在日本以一幅《精气神》荣获东邦画展最高荣誉奖,而后五次夺得国际书法金奖。2003年获中国书画印研究院书法艺术博士学位,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央书画院院士。2005年被世界杰出华人总会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贡献奖,被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授予“公益楷模”光荣称号。

米南阳书学严谨,大胆创新。追求清隽的格调,用笔、结体、章法力求多变,雄浑豪放、气韵生动、率真拙朴、酣畅淋漓,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时代感和艺术享受,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5年,在CCTV中秋晚会新闻发布会上,一幅颇具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书法邀请函引起各方关注。这是中央电视台向全球华人发出世界上受邀人数最多的邀请函,“华夏一家亲,中华民族同根同族同文化”的书法作品既说明了晚会的主题思想,也将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的情感融汇在一处。会上,主持人用朗诵邀请函的方式,向全球华人发出观看中秋晚会共度中秋佳节的诚挚邀请。与此同时,通过会场上的触摸屏显示,这封已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邀请人数最多的邀请函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递到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成为新闻发布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份邀请函的作者就是书法家米南阳。

潜心书法开阔心胸

在京城书法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启功的杆儿,溥杰的尖儿,舒同的圈儿,南阳的弯儿”。不管这种说法因何而起,但也足以说明米南阳的书法在京城的确是独树一帜。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三千多年的沧桑,总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表现出永葆青春的强大生命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汉字书法艺术孕育出我国古往今来各民族的无数书法家、篆刻艺术家,那些灿若群星的知名或不知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们,又为汉字书法艺术注入了自己难以估量的精力和心血,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汇成了我国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

米南阳为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的第27代世孙,得益于家教嫡传,自幼在共父的督导下习书练字,从不懈怠,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

在一个初冬的上午,记者来到闹中取静的友谊宾馆米南阳工作室。绿色浓荫中,一扇朱红的木门诉说着主人的幽静雅致。入得门来,记者见到米南阳的工作室不大,四壁挂满了政界、文化界、艺术界等当代名流和前辈同他的合影及题词、赠字,满室充溢着浓浓的墨香。

“我这个人不攒金钱攒朋友,朋友是我的财富。”米南阳谈起了与几位京剧大师的交往,说自己从大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京剧之外的东西。比如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曾就“字正腔圆”给米南阳说过戏。裘先生说,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将每个字的拼音完整地唱出来,少一个音节,“腔”都不“圆”。

米南阳不仅工诗文、长绘画、善治印,而且懂中医,是京剧票友,还会写相声、唱单弦。无论谈及哪个行当,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他对传统文化的痴迷源于自幼父亲的严格教育。其父从小就教育孩子,中医、书法、武术、京剧乃中国四大国粹,丢一不可,因而米家子弟还不认字就开始背医书,习武术,练书法,学京剧。这些传统文化虽门类不同,其精髓却有相通之处。比如,背医书时要一口气,需气提丹田,而此亦为写字要点;书法时握笔的要求,如同拉京胡时握弓,即所谓“握笔如握弓”。米南阳说:“父亲要求极严,甚至是苛刻的。哪一样没达到要求都不行,为此我没少挨板子。当时不理解,有时还怨恨他,但现在想起来,正是孩童时扎实的功底,使我后来受益匪浅。”

米南阳书学严谨、博闻强记、意气勤恳。在近五十年的时光中,他法古今圣手,采众长之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一位来拜访米南阳的朋友说:“米先生用笔重变化、追气韵;字静中有动、挺拔苍劲、潇洒自如;而论其书线条组合与结体造型之美莫不入时。对于用笔、结体、章法力求风姿多变,转意迭出,气韵生动,雄浑豪放,率真拙朴,酣畅潇洒。他的书法创作既有自由奔放的情态,又有震荡的笔墨情趣,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时代感和超然美妙的艺术享受,很多书法爱好者都为之叹服,称南阳先生的字会说话。”

博采众长秘练书技

古代先贤曰:“书,心画也”,道出了书法即书家表情达性的特质。在这块翰墨田园里,米南阳充分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语言和感人的艺术力量。

宋代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亦然。米南阳习书法数十载,始终将书法艺术与文化底蕴的交融作为创作的源泉。在他看来,文化底蕴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无处不在,书家要在掌握扎实的“字内功”之外,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否则无识便无法表达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在诗词、绘画、篆刻等方面都颇有造诣。

米南阳的创作室取名为“千石斋”、“鹤秋斋”。“千石斋”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制印多的意思,有时在书法创作中,一些闲章的用印多是根据所写内容而定,如果没有现成的,他就随手刻一方印,足见他对篆刻的精通。“千石斋”的另一层含义是隐喻着米南阳对两位书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和齐白石的敬仰。“鹤秋斋”的由来是因“鹤声秋更高”的缘故,鹤全身的羽毛由三种颜色组成,即鹤身上是白色的羽毛,其尾毛为黑色,头顶为红色,这与书法作品白纸、黑字、红印三色是协调的,可见他对艺术的见地颇具特色。

米南阳不仅学识广博,而且兴趣广泛,在当今的书画界,他的确是一位成功人士,而这成功背后又有多少个艰辛的日日夜夜。艺术家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纯熟的技术、深厚的阅历、深入的观察,即使“瞬作变相”,也合乎于天然,随心所欲创作却不逾艺术规律。米南阳认为:“无论饮食业也好,相声、京剧也罢,还是书画、篆刻艺术,这里面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一个人的追求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功。”

通过不断磨练,米南阳对艺术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也直接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上。1986年夏,米南阳为纪念世界和平年,写下一个“和”字,题跋是“满堂和气生嘉祥”。这大大的和字第一笔分明是一只真真切切、回首顾盼、活泼欲跃的和平鸽!为此,有人开出五十万港币的天价要买此字,而米南阳却婉言谢绝。他说:“这只鸽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可谓神意所到天然偶成,实在难得,是我几十年来少有的奇迹,很难用金钱去衡量,如果拿出去展览供大家欣赏可以,要是卖,我真舍不得。”1996年,中国书画精品拍卖会上,米南阳书写的一个“佛”字以六万元落槌,原来竞拍者发现,此佛之中更有一佛,如一尊观世音菩萨合十而拜,构思之巧,可谓神来之笔!

说到创新,米南阳的思路又跳到了戏曲上。他关注的不仅仅是表演上的一招一式,也不仅仅是某个剧目的成败,他更专注于戏曲的发展趋势。他说:“现在舞台上有一批‘关公战秦琼式的剧目,新是新了,却不再是戏

曲,成了一些不伦不类的‘异形。这些‘异形从短期来看,是有不错的舞台效果,也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然而,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却并非什么好事。对于异形,新观众出于好奇等原因,刚开始会有好感,然而时间一长,人们就会厌烦,于是这批本不稳定的观众群就散失了;而对于戏曲老观众来说,这些异形实在如鲠在喉、难以消受,这批观众的丧失也就在所难免了。”

艺术家的公益使命

几十年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使米南阳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在日本曾以一幅《精气神》荣获东邦书展最高奖,而后又五次获得国际书法金奖。米南阳的作品先后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佐藤荣作、中曾根康弘、羽田孜以及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美国总统布什等。他还经常为社会公益活动义务题字、捐赠书法作品,被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授予“公益楷模”称号。

米南阳对“公益楷模”的称号格外看重。他告诉记者:“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济危扶困、好善乐施同样是华夏大地传承千年的优秀品质。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有能力去面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中华民族浩荡五千年,从不缺少爱。这种人间真情至爱,是我们社会和谐的根本,有了她,再大的风雪,再大的灾难,都不会使人民失去信心。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就更加需要奉献自己的爱心。因为爱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前提,没有了爱,任何艺术作品都将失去生命力。”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米南阳就开始为灾区而焦虑,在为逝者默哀、为伤者祈祷、为平安者祝福的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米南阳这时成为最忙碌的一群人之一,他刚刚参加完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捐赠活动,就立即赶到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举办的“爱心援助,抗震救灾”公益大会,捐出自己的作品和款项。米南阳告诉记者,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那些天,人们心系灾民、情连灾区,不必号召,人们手手相牵、心心相印,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以一种守望相助的担当,传递着温暖,释放着坚强,凝聚着力量。那种中华一家亲的场面,感染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其实他自己也在这些活动中收获了很多。

在平时,米南阳不仅关注灾区捐赠,而且也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参与了很多有关青少年的社会公益活动。“神舟见证、爱心永恒”大型公益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在以“神舟六号”发射为契机,旨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营造全社会关注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中,米南阳与书画界著名艺术家欧阳中石、沈鹏、李铎、刘大为、黄永玉等多位名家联手创作了巨幅山水画“巨龙腾飞”。后来,这幅气势恢弘,象征着中华民族腾飞的画作跟随神舟六号到达了太空。

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都是生活本身,是千姿百态的生活创造了多彩的艺术。米南阳的书法功力在不断丰富的艺术和社会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和升华。他的书法作品在追求一种清隽风格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内柔外刚、刚柔相济、笔力雄浑、潇洒巧俏的书风。一位国家领导人曾给他题词“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艺术大师李可染称赞他“有金石之刚硬,有云烟之飘渺”。李政道博士赞誉他的字“笔意劲古,点画波发,纵横如意,神采动荡”。

在世界流行中文热的今天,书法艺术更是前景广阔,而继承与发展书法艺术,更需千百万书家不断求变、求新以及不懈追求与探索。米南阳有幸,成为了探索者之一,而他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书法艺术,无疑会在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绚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南阳书法艺术书法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南阳 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诗书画苑
拜祖谒圣品南阳古韵
书法等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图说书法(三十九)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