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深思的数学专业

2009-08-19 03:12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数学系营业员外资企业

数学系应该说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为什么数学系被蒙上那么多的阴影,而令其不能朝着正常的轨道前进呢?到底数学有什么用呢?中学乃至大学学的那些数学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呢?

专业名称频繁变更

因为数学专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专业,但凡综合院校就一定会有这个专业。一开始许多学校直接叫数学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觉着叫数学系跟不上时代了,于是改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系,最近几年又更名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名称变更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剔了肉还是那几根骨头。如果说改名叫数学与应用数学,还情有可原,因为数学的确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生物科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等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数学的影子。例如让许多人沉迷的彩票就涉及了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然而后来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却是很不得人心。

上世纪末的时候,由于基础的数学知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所以数学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不被看好。部分学校为了招揽生员,就把数学与应用数学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际上就是披上了信息的外衣。当然,为了掩人耳目,数学专业也增加了部分计算机的内容。

数学无用论

究其本质,数学系应该说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为什么数学系被蒙上那么多的阴影,而令其不能朝着正常的轨道前进呢?到底数学有什么用呢?中学乃至大学里所学的那些数学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呢?

如果做一个调查,看看人们对这些问题是怎么看的,大部分人一定会简单地认为数学就是用来算账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一直被人误解的缘故。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多少地方会用到数学,谁都不敢给个准确的答案。看似什么地方都用到了数学,偏偏可用到的都是些皮毛,甚至连从来不知数学为何物的人都明白怎样去处理,那些满腹经纶的数学专业大学生自然就显得一无是处了。

绝非危言耸听,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即认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是用不到的,学数学的人是不会被重用的。这就导致了数学专业成为一个越来越冷门的专业,使得数学专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关专业发展前景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高三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会从多方面、多角度衡量所选专业在未来的就业前景。因为对他们来说,选择一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远比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实际。就目前来说,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糟糕的,远比金融、计算机等等专业逊色,甚至比同属于基础专业的物理、化学专业更令人担忧。

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就不用说了。只要是与计算机沾上点边的,都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而金融财务类专业,诸如会计、财务分析、市场、外贸、MBA等等,都是炙手可热的行业,随着外资企业进驻中国,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片光明。在一些大型的招聘会上,计算机、金融财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几乎达到了90%,其余的机械、化工能够占到5%左右,再就是一些技术人员需求,几乎不会有要求数学专业人才的企业。因为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满脑子除了微积分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技能了,而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是能够立刻投入工作的新人,他们绝不愿意花上大成本去培养新员工,所以数学专业毕业生就更没有用武之地了。

揭开无用论的面纱

为什么数学专业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从根本上来说,社会对数学专业存在严重的偏见。人们总是将数学和研究放在一起,认为学数学的人将来的出路就是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而从事其他职业则显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中间状态也造成了数学专业在求职就业时成了一个被冷落的专业。放眼当今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都会要求求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数学系的毕业生,不论是应届还是往届的,其实际工作经验肯定不如其他从事专业工作的人群,所以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处处碰壁也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数学专业是民族企业和进驻中国的外资企业激烈竞争下的牺牲品。外资企业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而强调理论的数学专业一向是被冷眼看待的。民族企业为了与外资企业相抗衡,自然不甘示弱,也不会轻易向数学专业“开闸放水”。

数学专业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答案是否定的。相反,数学专业在天文、地理、计算机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一些发达国家,数学专业是炙手可热的专业,就业比例远远超过其他专业。例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以培养数学人才而闻名于世,每年培养的数学人才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外的众多企业也把数学专业出身的人才作为招聘的首选,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进驻国内以后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了呢?其根本原因还是与国内人士的认识有关,他们操纵着外资企业在国内的运作,致使数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无门。可以说,外资企业在国内的运作已经成了一种畸形,是一种病态的进步。虽然在短时间内对国内经济和企业本身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长远角度来讲,它已经带来很多隐患。

说到外资企业,不妨谈一谈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懂得经营之道的人士都知道,一个企业吸引顾客的无非有两项:优质的产品或周到的服务。这在国外的企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顾客就是上帝”在国外绝非一句空话。而当这些企业进入中国这块土地后,尽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比国内的许多同行要优秀许多,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诟病。

很多年前听过这样一个例子:在某个国家,一位顾客看上了一架钢琴,而且价格出奇的低,她便有心买下。事实上,由于营业员的粗心,将价格少写了一个零。营业员一时之间不知所措,只好向总经理请示。总经理在了解情况之后,满脸笑容地对顾客说:“恭喜您,您非常幸运地以一个极其优惠的价格买下了本店最好的一架钢琴。”这样的事例在国外已是屡见不鲜,可见国外的企业非常注重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然而在国内的外资企业中,如果遇上了这种情况,好一点的结果是营业员会向你表示歉意,向你说明标价弄错了,差一点的情况就是营业员会用一种非常恶劣的语气说:“怎么可能?这架钢琴得好几十万呢?几万块钱就想买?真是好笑。”然后不理不睬。大多数人应该听说过,中国的农民到城里逛商场的时候经常遭到白眼和冷遇,问价格的时候,营业员根本就不正眼看待,嘴里还带着不屑的口气。

尽管外资企业有着优秀的传统和服务理念,但到了中国以后,在思维和意识还不曾达到某种高度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下,优秀的东西被遗弃了,取而代之的还是中国人自己的一贯作风。

所以也可以说,本来外资企业非常看重数学专业的人才,结果在不看重数学人才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下,就开始排斥数学人才。

数学专业优势明显

究竟数学专业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

数学人才所具备的,正是这个社会所存在的最基本的素质和品质(冷静、敏锐、严谨、务实)。有人会认为在这个节奏明快的世界里,需要的是创造精神,需要的是理性。许多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由于企业家勇于进取的精神和“胆大妄为”的性格。这并不错,然而缺少的是对真理不倦的追求。

一个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并日渐壮大,不仅要有奋进的企业家,更要有一个冷静分析的团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离不开风险预算,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前瞻性和对风险的估计,就会面临着失败的威胁。

丰田公司进军北美市场之所以能够成功,相信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毫无预见性的,而是在仔细调查了数年之后作出的果断决定。在最关键的时刻,丰田还派了一名观察人员在美国的一个平民家庭住了约半年之久,对美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最后才得出了可以进军北美市场的结论。这就是丰田的成功之处——调查研究。

数学人才具备的善于研究分析的特质,正适应了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如果企业还在以各种理由挤兑数学职责,最终可能是对企业不负责,对自己的职责不负责。

猜你喜欢
数学系营业员外资企业
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丘成桐
密码是多少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论Gross曲线的二次扭
Constructing DHCP Using Electronic Archetypes
外资企业在生产环节对环境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2001~2012年面板数据的视角